已解决问题

2023西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专业,西安工程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哪些专业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0-15 10:24:29 解决时间:2022-10-09 12:18

满意答案

2023年西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有:应用统计、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工商管理、会计、美术、艺术设计、广播电视等专业。
一、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专业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方向院系学习形式人数
025200应用统计不区分研究方向理学院非全日制1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非全日制6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非全日制6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非全日制6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非全日制6
035101法律(非法学)不区分研究方向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非全日制1
035102法律(法学)不区分研究方向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非全日制1
045300汉语国际教育不区分研究方向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非全日制1
055100翻译英语笔译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非全日制1
055100翻译英语口译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非全日制1
055200新闻与传播不区分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学院非全日制1
085400电子信息智能视觉检测与工业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学院非全日制1
085400电子信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学院非全日制1
085400电子信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控制技术电子信息学院非全日制1
085400电子信息智能信息处理与电子系统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学院非全日制1
085400电子信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学院非全日制1
085400电子信息云计算与边缘计算计算机科学学院非全日制1
085400电子信息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学院非全日制1
085400电子信息虚拟现实与图像处理计算机科学学院非全日制1
085400电子信息GPU图形图像计算技术计算机科学学院非全日制1
085500机械先进制造技术机电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085500机械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085500机械新型纺织机械机电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085500机械制造系统设计与优化机电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085500机械设计创新理论和方法研究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非全日制1
085500机械产品设计与人机关系研究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非全日制1
085500机械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非全日制1
085500机械不区分研究方向材料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085600材料与化工新型纺织加工与应用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085600材料与化工纺织材料与制品的加工及应用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085600材料与化工新型功能化整理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085600材料与化工服装信息化工程与技术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非全日制1
085600材料与化工服装工程与内衣人体工效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非全日制1
085600材料与化工化学工艺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085600材料与化工应用化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085600材料与化工生物化工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085600材料与化工不区分研究方向材料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085701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085701环境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085701环境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085801电气工程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电子信息学院非全日制1
085801电气工程先进电能变换技术与电能质量治理电子信息学院非全日制1
085801电气工程现代电力系统分析与保护控制电子信息学院非全日制1
085801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子信息学院非全日制1
085901土木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085905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不区分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085906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不区分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非全日制1
125100工商管理不区分研究方向管理学院非全日制41
125300会计不区分研究方向管理学院非全日制15
135107美术油画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非全日制1
135107美术综合材料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非全日制1
135107美术插画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非全日制1
135108艺术设计服饰与形象设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非全日制10
135108艺术设计产品设计与研发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非全日制10
135108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设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非全日制10
135108艺术设计环境空间设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非全日制10
135108艺术设计服装科学与艺术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非全日制10
135105广播电视不区分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学院非全日制1
二、西安工程大学
251
软科(综合)
268
校友会(综合)
322
武书连

西安工程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基础雄厚、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等学校,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学校现有金花、临潼两个校区,占地约108万平方米,设有15个教学单位。现有实验室13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四主体一联合”校企合作共建新型研发平台4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省部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9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省级科技团队6个,教育部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创新创业基地1个。学校历经10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现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高校、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高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300余人,本科生17000余人。

学校于1928年开始培养本科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学士授权单位,1984年第二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21年学校获批博士授予单位和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2个。陕西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3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1个,省级一流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19个,省级精品课程及资源共享课程3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学校办有面向全国发行的学术期刊《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和《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00余人,博士、硕士生导师650人。拥有以姚穆院士、院士工作室首席科学家等国家级专家学者领衔,省级专家学者、团队为核心的一批优秀师资力量。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院士工作室首席科学家5人,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10余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省特聘专家、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专家学者百余人。

近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05项;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36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出版教材790余部,获得省部级优秀教材37部;承担国家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项目13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3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01项,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2648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中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19所海外高校开展双学位联合培养。近年来,选送赴国外交流或参加双学位联合培养学生500多名;教师出国进修、交流400多人次,邀请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访问900多人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项,承担国际科研合作项目30余项,主办或承办“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交流,举办“国际青年导演交流会”“中巴经济走廊文化大篷车西安段”活动,成立“陕西省教育统计数据研究中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等。

学校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秉承“实业报国,负重奋进”的办学传统,践行“厚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和“崇真尚美、经纬天下”的大学精神。近年来,先后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绿色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连续多年获“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生参加科技文化活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720余项。

不忘初心担使命,只争朝夕再出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发展以及纺织行业转型等重大机遇,深化综合改革,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企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实力,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发展新篇章,继续朝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迈步奋进。

  中专 2022-10-09 12:18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23年西安哪些大学有电气工程在职研究生,西安电气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

    1楼

    西安研究生开设电气工程专业的学校有: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2023西安研究生电气工程专业的大学专业代码名称学校学习形式考试方式085801电气工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西安科技大学非全日制统考085801电

  • 中专学校

    2023年西安哪些大学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在职研究生,西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

    2楼

    西安研究生开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的学校有:西安石油大学。2023西安研究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的大学专业代码名称学校学习形式考试方式085706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西安石油大学非全日制统考085706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非常规油气

  • 中专学校

    2023年西安哪些大学有环境工程在职研究生,西安环境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

    3楼

    西安研究生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学校有:西安石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2023西安研究生环境工程专业的大学专业代码名称学校学习形式考试方式085701环境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及资源化)西安工程大学非全日制统考085701环境工程

  • 中专学校

    2023年西安哪些大学有安全工程在职研究生,西安安全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

    4楼

    西安研究生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学校有:西安石油大学。2023西安研究生安全工程专业的大学专业代码名称学校学习形式考试方式085702安全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西安石油大学非全日制统考安全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西安石油大学非全日制统考电子工程学院专

  • 中专学校

    2023年西安哪些大学有材料工程在职研究生,西安材料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

    5楼

    西安研究生开设材料工程专业的学校有:西安石油大学。2023西安研究生材料工程专业的大学专业代码名称学校学习形式考试方式085601材料工程(先进材料计算与设计)西安石油大学非全日制统考085601材料工程(材料表面工程)西安石油大学非全日制

  • 中专学校

    2023年西安哪些大学有机械工程在职研究生,西安机械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

    6楼

    西安研究生开设机械工程专业的学校有: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2023西安研究生机械工程专业的大学专业代码名称学校学习形式考试方式085501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西北工业大学非全日制统考085501机械工程(不分

  • 中专学校

    2023年西安哪些大学有机器人工程在职研究生,西安机器人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

    7楼

    西安研究生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学校有:西北工业大学。2023西安研究生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大学专业代码名称学校学习形式考试方式085510机器人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西北工业大学非全日制统考机器人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西北工业大学非全日制统考机电学

  • 中专学校

    2023年西安哪些大学有航天工程在职研究生,西安航天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

    8楼

    西安研究生开设航天工程专业的学校有:西北工业大学。2023西安研究生航天工程专业的大学专业代码名称学校学习形式考试方式085504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西北工业大学非全日制统考085504航天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西北工业大学非全日制单

  • 中专学校

    2023年西安哪些大学有航空工程在职研究生,西安航空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

    9楼

    西安研究生开设航空工程专业的学校有:西北工业大学。2023西安研究生航空工程专业的大学专业代码名称学校学习形式考试方式085503航空工程(飞机设计工程)西北工业大学非全日制单考085503航空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西北工业大学非全日制统考

  • 中专学校

    2023西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专业,西安工程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哪些专业

    10楼

    2023年西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有:应用统计、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人工环境工程(含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