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服装与服饰设计(校企合作) | 2019 | 理科 | 专科批 | 校企合作 | 242 | 222246 |
文科 | 431 | 106683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2018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39 | 208117 |
文科 | 388 | 109757 | ||||
2017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6 | 98516 |
专业代码:650108
专业名称:服装与服饰设计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系统的教学与服饰设计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了解国际、国内服装与服饰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具备信息处理、综合研究、时尚把握和制作能力,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制版与推板、生产管理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服装行业或企业设计部门,在时装与服饰设计、 服装工艺与制版岗位群,从事时装设计与开发、服装买手、服饰品设计、制板、样衣制作、生产管理等工作。
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较好的认知、想象能力和批判精神;
3.具备服装市场信息捕捉、趋势分析、服装设计、服装配色与图案设计、制版与推板的技术、样衣制作、产品实现能力;
4.具备提出问题及系统解决专业复杂问题的方法或提案的能力;
5.熟悉服装工艺流程,服装生产、管理、经营等知识;
6.了解服装款式、色彩、面料、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与设计理论。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设计方法(理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成衣工艺制作、服装立体裁剪、服装生产与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服装设计、制版及缝制工艺等实训。
在服装和纺织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服装设计定制工(中级)、服装设计师、服装制作工(三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展示与礼仪、民族服装与服饰、民族织绣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服装与服饰设计
服装教研室下设有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中韩合作)三个专业,能够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服装工业化生产、设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服装造型设计能力,能在在服装行业,服装企业应用所学的服装相关知识从事服装设计与开发、服装辅料设计、服装配件设计、服装陈列、服装销售、服装制板、推板、生产、管理、经营、服装生产工艺设计、服装打板、服装推板、服装生产工艺单编写、样衣制作、服装生产管理等工作。该教研室曾带领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服装设计赛项获得全国一等奖、服装设计及服装工艺赛项获得全国二等奖、三等奖及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若干,同时在各类服装设计大赛中获得佳绩。
本专业开设了《服装材料应用》、《服装纸样设计》、《立体裁剪》、《服装生产管理》、《服装理单跟单》、《服装设计》、《photoshopcoreldraw》、《成衣工艺与制作》、《服装材料学》、《服装展示设计》、《服饰配套》、《立体裁剪》、《服装CAD》、 《服装概论》、等课程。校内实训条件完善,并与企业建立良好校企合作关系,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极大地保证了教学实践环节的进行。
师资力量
本教研室现拥有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并且熟练成熟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本专业教研组现有13名专业教师,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其中有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6名,初级职称4名,形成了老中青比例合理的专业教师梯队。具有相关领域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人数6人。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马鞍山市师范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公办普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以优秀等次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5年、2016年相继获准立项建设“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教育部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20年3月以A档等次通过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中期检查。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对接地方产业,服务地方发展”的理念,着眼于“地方性、技能型、特色化”,实施“一体两翼”(高职教育与教师教育两翼并行发展)、“同城错位”(与马鞍山其他职业院校错位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明显,“全员育人、特色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完备,“集群发展、特色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基本形成,“全程实施、多样成才”的创新创业与就业教育特色彰显。经过60余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业已成为地方和行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全日制在校生总数10845人,设有6个教学系部和12个行政教辅机构。开设专业47个,师范类专业9个、非师范(高职)类专业38个,分属11个大类(18个小类),其中省级特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占地面积18.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586.88万元,纸质图书46.26万册,电子图书4200GB。建有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的校内实验实训室109个,其中央财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实训中心3个,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62个。
现有教职工311人,专任教师28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6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01人,中级职称教师12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218人,安徽省“双师型”教师139人。学校现有国家和省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专业带头人13人,省级教坛新秀15人,省级名师(大师)工作室2个。
学校持续加强产教融合,深化校地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和校产合作,推行“工学一体化、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成立软件与互联网学院、旅游学院、食品学院,持续探索政府指导、行业引领、企业参与的理事会办学模式。与马鞍山市下辖的三县三区签订了人才培养战略协议,与市信息技术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食品产业等8个产业行业形成“产教对接”关系。面向马鞍山市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和紧缺岗位产业(软件与服务外包业、休闲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城市社区服务业、物流商贸服务业、食品加工产业等)发展需要,分别集群建设教师教育、计算机与软件、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社区服务与管理、公共文化事业管理、经济管理等7个面向现代服务业的专业群和1个面向现代加工制造业的食品加工专业群;按照“专业集群、资源共享、调控灵活、集约发展”的思路,打造公共课程、教学团队、实习实训与实验等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启动了马鞍山市同城职业院校之间专业群的跨校建设。
学校荣膺全国先进师范学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第五至第十一届文明单位、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高校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安徽省首批创新创业学院、安徽省AA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安徽省旅游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五年来,学校为安徽省输送毕业生9000余人,其中为马鞍山本地输送毕业生3500余人,主要服务于马鞍山市文化教育行业、现代服务行业、软件技术行业、食品加工行业,学生对口就业率达到72.16%,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5%,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学校矢志“两个建设”“美好师专”奋斗目标,深入推进内涵建设,着力突破瓶颈性、关键性问题,对标达标、补齐短板,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影响力,培养更多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早日建成一所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第三产业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咨询电话:0555-8215015、18955530440
学校官方咨询QQ群:280952043
学校网址:https://www.massz.edu.cn/
招生网网址:https://zs.massz.edu.cn/
学校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湖西中路85号(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
可从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乘20路公共汽车到星马公司站下向东100米即到学校西大门;也可从火车站乘3路、6路公共汽车到矿院站下转乘129路公共汽车到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站下。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中共安徽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1981年成立的安徽省直机关业余大学和1988年更名的安徽省直职工大学,2003年转设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是“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专升本学生联合培养试点单位,安徽省“高职发展标杆校”和“技能大赛标杆校”,首批“安徽省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单位,安徽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立项试点单位,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华东地区首个“微软创新学校”,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国家旅游局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安徽省直机关文明单位、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合肥市双拥合格单位,获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学校秉承“厚学、笃行、奋进、创新”的校训,遵循“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立足安徽、服务城市”的办学理念。学校设有轨道交通学院、健康养老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城市建设学院、财务金融学院、商贸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7个二级学院和思政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2个教学部。学校紧紧围绕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加大专业调整力度。目前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学前教育、老年服务与管理、护理等42个招生专业,涵盖工、商、文、教、艺、医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00余人,学生12000余人。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563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近亿元。
学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高水平人才为目标,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教、学、做、管、育”一体化,切实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实践锻炼,着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围绕地方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瞄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标准,完善专业动态调整和专业预警机制,重点建设凸显办学定位的轨道交通、健康养老和学前教育三个专业群。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紧贴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美好生活需求,与省内外100多家知名企业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400余个,与江苏淮安现代有轨电车有限公司、德邦物流公司、九久夕阳红老年城等几十家企业深度合作。
学校始终坚持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近五年,开展了各类等职业技能鉴定15000余人,先后承办了省级、市厅级技能大赛14次,是省师资中心国培、省培教育基地,省人社厅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成立有乐城服务社、老年健康研究所,推动社区和老龄事业的发展。
近三年,学校共获得10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00余个职业技能大赛奖项,其中国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2项,省赛一等奖31项、二等奖82项,连续三年获得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组金奖和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12~13年度人均500元/每月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在安徽省理科排名第1。安徽省开设理科服装与服饰设计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录取分数为安徽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42,最低位次是222246、安徽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1,最低位次是106683。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录取分数线1.2019年服装与服饰设计录取分数线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