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安徽工程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哪个物流管理专业好(物流管理专业安师大和安工程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4 21:11:17 解决时间:2022-12-16 09:57

满意答案

安徽工程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哪个物流管理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安徽工程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各排行榜,物流管理专业的分数线,物流管理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安徽工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安徽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物流管理2021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0376633
物流管理(3900元/年)2020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2871918
物流管理2019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0370513
2018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1566153
2017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9362377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安徽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物流管理为我国紧缺专业之一。本专业系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是我院受用人单位和报考学生欢迎的专业之一。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第三方物流公司和一般工商企业从事物流管理和其它管理工作。

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实践”的培养理念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具备系统扎实的经济、管理、法律等知识,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物流运作管理、物流系统设计和供应链管理的能力,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运筹学、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与库存控制、仓储管理、物流系统规划、国际贸易与实务、配送与运输规划、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物流综合实验等。

本专业标准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能够在工商企业、物流企业从事物流管理和其它管理工作,以及进入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安徽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0
文科592
四川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8
文科563
广西工商管理类(在花津校区办学,包含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03
江西工商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2
文科585
上海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专业)(在花津校区)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95
辽宁工商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6
历史类577
天津工商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花津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79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安徽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物流管理(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安徽省专业评估“A类”等级)
专业介绍: 物流管理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新商科专业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能力、善创新”为培养理念,结合学校工科背景和学院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够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物流经营、管理、决策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物流类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 供应链管理、运营管理、运输管理、仓储与库存管理、采购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国际物流、智能制造与生产物流、物联网与智能物流、大数据供应链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类物流企业、交通企业、大中型制造企业物流部门、商贸流通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各级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等从事物流管理学科研究与教学、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运作管理等中高层管理工作。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平均升硕率达到20%。
安徽工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安徽物流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03
上海物流管理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32
安徽师范大学
125
软科(综合)
120
校友会(综合)
156
武书连
1531
US排名
学校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单位,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在九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近30万名。

学校现有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等18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附中、附小和附幼。

学校学科涵盖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门类,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6个,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2个,安徽省重点学科18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3个。现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本科专业88个。

学校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安徽省重点智库1个,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6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安徽省工程实验室3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线下课程3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双语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2570人(不含“三附”),其中专任教师1793人,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1000余人。拥有“长江”1人、国家“杰青”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优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9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1人,安徽“特支计划”3人、安徽“百人”8人、安徽“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3人和讲席教授4人、青年皖江学者7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0人和后备人选75人,共有在职的省级以上人才称号(荣誉)教师450多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8个,省级教学名师29人,省级教坛新秀41人。各类在籍学生50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7400余人、研究生6900余人、留学生290余人、成人教育生16000余人。

校园占地总面积202.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7.0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4亿元。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纸质图书303.17万册,电子图书251万种,电子期刊6.89万种,数字资源101种,古籍文献19万余册,古籍善本700余种,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不配不补全本。学校办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高校辅导员学刊》《学语文》《安徽师大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报纸。

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60多个国家(地区)的长短期进修和学历教育留学生5000余人次,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韩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并与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在乌克兰扎波罗热国立大学设立了孔子课堂。拥有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1个,校际联合培养项目12个。

学校拥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全国智慧教学示范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培训基地、全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安徽省特种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文化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足球D级教练员培训考试基地、国家级大学生理科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等社会服务平台。

奋进新时代,勇担新使命。学校正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秉承“特色、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2352”发展计划,忠诚尽职、奋勇争先,知重负重、实干苦干,奋力朝着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加速迈进,努力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安徽师大的智慧和力量。


奖学金设置

(一)政府设立的奖助学金

1.国家奖学金

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学校于每年的9—10月份评定,名额不定,每人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

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学校于每年的9—10月份评定,名额不定,每人5000元。

3.国家助学金

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学校于每年的9—10月份评定,名额不定;分3个档次,分别为2000元、3000元、4000元。

(二)学校设立的奖学金

1.优秀新生奖学金

学校于每年的9—10月份在大一新生中评选,名额不定。

特等奖:每人20000元;

一等奖:每人15000元;

二等奖:每人10000元;

三等奖:每人5000元。

评选条件:

特等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高考文、理科前10名。

一等奖:高考成绩名列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高考文、理科前30名者;或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二等奖:高考成绩名列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高考文、理科前50名者;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获得者,或省(直辖市、自治区)赛区一等奖获得者。

三等奖:高考成绩名列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高考文、理科前100名者;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三等奖获得者,或省(直辖市、自治区)赛区二等奖获得者。

2.优秀学生奖学金

优秀学生奖学金从学生入学的第二学年开始评定,学校于每年的9—10月份评选,第四学年的评选在3月份进行。

一等奖学金,每人1600元,按学生数的5%评选;

二等奖学金,每人1200元,按学生数的10%评选;

三等奖学金,每人800元,按学生数的10%评选。

(三)社会团体或个人设立的奖助学金(部分)

1. 朱敬文奖学金

设立者  香港朱敬文教育基金会

奖助范围  品学兼优的在校大学生

奖助金额 特别奖学金5000元/年·人、奖学金2000元/年·人,共计274人,59.9万元

2. 荣芝奖学金

设立者  香港荣芝基金会

奖助范围  品学兼优的在校大学生

奖助金额  特别奖学金5000元/年·人、奖学金2000元/年·人, 共计100人,23万元

3.叶圣陶奖学金

设立者  苏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

奖助范围  全日制在读师范类二至四年级本科生
奖助金额  3000元/年·人,19人,5.7万元。

4. 晨光奖助学金

设立者  晨光基金会

奖助范围  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奖助金额  3000元/年·人,50人,15万元

5. 华民慈善基金会大学生就业扶助项目

设立者  北京华民慈善基金会

奖助范围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年级学生

奖助金额  3000元/年·人,100人,30万元

6. 精锐奖学金

设立者  上海精锐国际教育集团

奖助范围  英语、数学、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专业品学兼优学生

奖助金额  特等奖5000元/年·人,奖学金2000元/年·人,共60人,15万元

7.杨燕制药助学金

设立者  芜湖杨燕制药有限公司

奖助范围  家庭经济特殊困难的全日制在读本科生

奖助金额  2500元/年·人,40人,10万元

8.校教育基金会宝文基金新生专项助学金

设立者  王大明先生

奖助范围  2017级家庭经济困难新生

奖助金额 800元/年·人,200人,16万元

9.校教育基金会“迎客松”助学金

设立者  芜湖卷烟厂

奖助范围  家庭经济特殊困难的芜湖、宣城、池州、黄山籍全日制在读本科生

奖助金额  2000元/年·人,46人,9.2万元

还有34项尚未列出的社会奖助学金资助项目,请关注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网站(链接:http://xsc1.ahnu.edu.cn/5024/view/174163?refresh)。



安徽工程大学
255
软科(综合)
287
校友会(综合)
334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建设高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学校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获批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2016年获批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2019年获批安徽省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7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8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3000余人,在校研究生17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20余人。学校聘请一批包括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领军人才,9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人才项目和教学名师(团队)称号,逐步建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依托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工科专业在安徽省高校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培养方面,有60余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4个,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59门;近三年新增国家级“新工科”“新农科”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近90项。研究生培养方面,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省级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和省级专业学位案例库、教学案例推广中心。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三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0余项;省科学技术奖23项,省社会科学奖4项,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1项,获发明专利449件,2020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与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有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皖江高端装备制造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设计艺术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24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学校分析与测试中心具有省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的服务面向,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及校友产学研合作,服务支撑“三地一区”建设,深入推动区域融合、校企融合、产教融合。与芜湖市共建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全力打造“国际化、工程化、企业化、多元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孵化基地;共建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并获批安徽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与地方共建宣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意产业研究院、增材制造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与海螺集团、安徽叉车集团、奇瑞控股集团、古井集团、中国通服安徽公司、百度公司等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深度合作。承担安徽省、芜湖市决策咨询项目30余项。与美、英、法、德、意、韩、日、泰、乌克兰、马来西亚等国和台湾地区的3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活动。

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与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和“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育人理念,以“雨耕勤作 赤铸精工”为大学精神和“尚德敏学 唯实惟新”为校训,坚持走以提升质量、打造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以工为主、支撑产业、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省级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和省级“双基”建设示范高校,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2020年度获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激励奖。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学校被誉为“培养工程师、设计师、企业家和创业者的摇篮”。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创新驱动、开放办学、特色发展”战略,努力向着“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奋进。


通讯地址
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
收费项目

学费标准:按省价格主管部门相关文件规定标准执行。


  中专 2022-12-16 09:57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新能源汽车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新能源汽车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能源汽车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能源汽车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新能源汽车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

  • 中专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制造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

  • 中专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金融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金融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金融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安徽师范大学金融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工程

  • 中专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环境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安徽师范大学环境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环境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环境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环境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环境工程

  • 中专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安徽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联网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联网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安徽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软件工程

  • 中专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安徽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

  • 中专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通信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安徽师范大学通信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通信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通信工程

  • 中专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安徽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物流管理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