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类型 | 年份 | 总分 | 英语 | 政治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
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2 | 39 | 47 | 91 | 63 |
教育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1 | 64 | 68 | 96 | 123 |
中国语言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7 | 56 | 68 | 118 | 10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47 | 55 | 58 | 68 |
中国史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7 | 61 | 47 | 214 | 0 |
学科教学(地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4 | 68 | 67 | 83 | 110 |
法律(非法学)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36 | 57 | 67 | 85 | 92 |
体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23 | 40 | 62 | 190 | 0 |
学科教学(历史)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1 | 63 | 62 | 79 | 105 |
学科教学(化学)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4 | 71 | 68 | 94 | 101 |
现代教育技术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1 | 65 | 65 | 93 | 107 |
应用统计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0 | 59 | 54 | 80 | 108 |
地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6 | 44 | 61 | 66 | 78 |
旅游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171 | 59 | 0 | 100 | 0 |
小学教育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1 | 62 | 67 | 93 | 90 |
生态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3 | 52 | 56 | 62 | 91 |
工商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4 | 59 | 69 | 88 | 125 |
翻译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7 | 64 | 64 | 111 | 98 |
会计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19 | 66 | 0 | 129 | 0 |
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8 | 64 | 65 | 96 | 97 |
心理健康教育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7 | 67 | 67 | 94 | 119 |
学科教学(思政)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2 | 51 | 64 | 85 | 99 |
学科教学(英语)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84 | 73 | 68 | 90 | 110 |
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3 | 41 | 54 | 81 | 60 |
统计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0 | 46 | 60 | 60 | 102 |
外国语言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9 | 66 | 66 | 102 | 116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0 | 52 | 72 | 109 | 94 |
社会工作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35 | 61 | 65 | 85 | 85 |
学科教学(语文)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71 | 65 | 65 | 89 | 111 |
理论经济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82 | 73 | 72 | 100 | 121 |
新闻传播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0 | 64 | 65 | 114 | 118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2 | 62 | 63 | 115 | 102 |
艺术设计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6 | 40 | 57 | 121 | 110 |
工商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170 | 45 | 0 | 91 | 0 |
美术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5 | 42 | 54 | 108 | 104 |
林业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64 | 33 | 53 | 79 | 63 |
戏剧与影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1 | 51 | 73 | 109 | 111 |
公共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5 | 58 | 70 | 106 | 107 |
学科教学(生物)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1 | 71 | 67 | 93 | 97 |
体育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06 | 37 | 50 | 170 | 0 |
学科教学(物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2 | 63 | 65 | 80 | 114 |
音乐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1 | 46 | 53 | 100 | 10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7 | 73 | 73 | 77 | 94 |
新闻与传播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7 | 61 | 66 | 97 | 106 |
音乐与舞蹈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8 | 43 | 59 | 110 | 117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8 | 38 | 60 | 68 | 74 |
学科教学(数学)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8 | 63 | 62 | 83 | 105 |
世界史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4 | 63 | 47 | 217 | 0 |
哲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1 | 46 | 64 | 92 | 108 |
美术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80 | 49 | 63 | 123 | 123 |
金融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0 | 65 | 60 | 105 | 103 |
广播电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1 | 58 | 60 | 112 | 92 |
生物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0 | 40 | 54 | 66 | 79 |
汉语国际教育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4 | 56 | 62 | 109 | 108 |
物联网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7 | 47 | 56 | 58 | 98 |
学前教育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52 | 60 | 65 | 93 | 95 |
物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5 | 39 | 58 | 67 | 67 |
教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2 | 74 | 69 | 198 | 0 |
电子信息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3 | 43 | 52 | 64 | 73 |
法律(法学)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39 | 68 | 75 | 90 | 96 |
心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2 | 54 | 60 | 213 | 0 |
政治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3 | 49 | 60 | 87 | 114 |
社会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6 | 49 | 67 | 107 | 102 |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单位,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在九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近30万名。
学校现有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等18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附中、附小和附幼。
学校学科涵盖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门类,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6个,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2个,安徽省重点学科18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3个。现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本科专业88个。
学校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安徽省重点智库1个,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6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安徽省工程实验室3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线下课程3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双语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2570人(不含“三附”),其中专任教师1793人,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1000余人。拥有“长江”1人、国家“杰青”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优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9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1人,安徽“特支计划”3人、安徽“百人”8人、安徽“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3人和讲席教授4人、青年皖江学者7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0人和后备人选75人,共有在职的省级以上人才称号(荣誉)教师450多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8个,省级教学名师29人,省级教坛新秀41人。各类在籍学生50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7400余人、研究生6900余人、留学生290余人、成人教育生16000余人。
校园占地总面积202.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7.0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4亿元。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纸质图书303.17万册,电子图书251万种,电子期刊6.89万种,数字资源101种,古籍文献19万余册,古籍善本700余种,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不配不补全本。学校办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高校辅导员学刊》《学语文》《安徽师大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报纸。
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60多个国家(地区)的长短期进修和学历教育留学生5000余人次,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韩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并与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在乌克兰扎波罗热国立大学设立了孔子课堂。拥有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1个,校际联合培养项目12个。
学校拥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全国智慧教学示范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培训基地、全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安徽省特种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文化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足球D级教练员培训考试基地、国家级大学生理科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等社会服务平台。
奋进新时代,勇担新使命。学校正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秉承“特色、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2352”发展计划,忠诚尽职、奋勇争先,知重负重、实干苦干,奋力朝着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加速迈进,努力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安徽师大的智慧和力量。
1、推免硕士生(含研究生支教团)招生专业:除课程与教学论(生物、数学2个方向)、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统计学、应用统计、电子信息(计信学院)等7个专业外的所有全日制专业,详情见《安徽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硕师计划招生专业: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生物)、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历史)、学科教学(地理)、学科教学(音乐)、学科教学(体育)、学科教学(美术)、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等14个全日制专业。
3、直博生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6个专业,详情可参考《安徽师范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1、应届生(1)学生证(高校教务部门颁发,完整注册)。(2)《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打印件(来源地址:http://www..cn/xlcx/bgcx.jsp)。
三、复试办法1、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包括调剂生),差额比例控制在160%以内,复试过程全程录像。复试包括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专业笔试及综合面试三部分。2、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运用外语知识与技能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从其听力理解的正确性、发音的准确性、表达的流利程度,以及语言组织的得体性等几个方面评价考生的听说能力。3、专业笔试和综合面试着重考察考生对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复试总成绩为100分,其中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10分,专业笔试30分,综合面试60分。5、成绩计算
六、相关要求1、考生须凭《身份证》(有效期内)、毕业证(学生证)原件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按规定时间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报到并参加复试。2、考生应诚信复试,自觉服从复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复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复试场所的秩序。3、对于拟录取的二志愿考生,需当场进行调剂系统的“待录取”确认;如不确认,视为放弃录取资格,并填写放弃录取承诺书。
5、其他需提供能证明具有报考资格的材料,如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需带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4.复试成绩复试总成绩为100分,其中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占10%,专业笔试占40%,综合面试占50%。
五、3月21日至3月23日考生到芜湖市中医院新院区(会展中心对面)门诊5楼体检中心进行体检。7:00-9:30抽血(要求空腹),其他项目时间可延长至12:00。联系电话:5960502。考生于3月23日中午12:00前将体检表交至花津校区文学院行政办公楼五楼研究生办公室。
5对通过复试并同意接收的考生我校将发送待录取通知考生收到待录取通知后须在相关学院规定的时间内确认逾期视为放弃6对拟接收的考生将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公示10个工作日7如申请人提供虚假的信息和材料一经查实即按照有关规定取消申请人免试录取资格或学籍答案来源于2022年安徽师范大学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和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章程
4已接受复试通知的考生按规定的复试日程和要求参加复试复试日程和要求请关注我校相关学院网站5对通过复试并同意接收的考生我校将发送待录取通知考生收到待录取通知后须在相关学院规定的时间内确认逾期视为放弃6对拟接收的考生将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公示10个工作日7如申请人提供虚假的信息和材料一经查实即按照有关规定取消申请人免试录取资格或学籍答案来源于2022年安徽师范大学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和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章程
安徽师范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会计(219)、学科教学(地理)(354)、学科教学(物理)(352)、应用统计(360)、小学教育(351)、教育(351)、工商管理(170)、学科教学(历史)(351)、法律(非法学
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73)、心理学(352)、学科教学(思政)(352)、地理学(296)、林业(264)、化学工程与技术(317)、学科教学(生物)(351)、戏剧与影视学(361)、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