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工程力学 |
|---|---|---|
| 2021 | 685(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概率统计)、数学与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计算)、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 | -- |
| 2020 | 690(数学类) | -- |
| 年份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工程力学 |
|---|---|---|
| 2019 | 680(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概率统计)、数学与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计算)、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
| 2018 | 686(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概率统计)、数学与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计算)、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
学科:
门类: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力学基础理论、结构分析及程序设计能力、大型工程软件应用与开发能力和实验技能,又有一定工程结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程技能训练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软件工程、弹塑性力学、振动力学、有限元、结构分析与仿真、流体力学、振动测试与分析、结构可靠性理论、程序设计基础与Visual C++、工程仿真CAE、结构优化设计、结构分析软件设计、结构热力学及数值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地下工程结构、工程结构力学仿真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企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程结构分析、工程软件开发、应用及设计等工作,可以面向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工及运载工具、核工程、航空航天等各种工程结构的强度设计、结构优化设计及安全性评估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运筹控制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 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 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方法、程序设计和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受到数学和信息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良好教 育,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科学研究、教学、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工程计算 中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或运筹控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 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或运筹控制中的某些实 际问题;
4.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或运筹控制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 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及创新的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值计算、信息科学、运筹与控制、计 算机软件与应用。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物理学、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程序 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值分析、数据分析、数学建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30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空间解析几何(96学时)、 常微分方程(96学时)、概率统计(96学时)、实变函数(96学时)、普通物理(144学时)、大学计 算机基础(64学时)、C语言与程序设计(9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96学时)、复变函数(96学 时)、数学模型(64学时)、数值分析I(64学时)、数值分析Ⅱ(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64学 时)、微分方程数值解法(64学时)、泛函分析(64学时)、信息论基础(64学时)。
示例二:大学物理(130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46学时)、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78学 时)、数学分析(240学时)、高等代数(1 36学时)、空间解析几何(46学时)、复变函数(46学 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90学时)、常微分方程(46学时)、实变函数(46学时)、数学物理方 程(46学时)、泛函分析(46学时)、数值逼近(60学时)、数值代数(60学时)、微分方程数值解 (60学时)。
示例三:大学物理(9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64学时)、数学分析(288学时)、高等代数 (144学时)、解析几何(48学时)、复变函数(64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64学时)、常微分方 程(5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48学时)、泛函分析(64学时)、数值分析(80学时)、数据结构与算 法(80学时)、数据库原理与技术(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数学建模(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并行)程序设计与实现。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0702 物理学类

北京交通大学工程力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铁路信息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力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铁路信息技术)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铁路信息技术)就业前景,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铁路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程力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地理信息科学和工程力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地理信息科学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地理信息科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和理论与应用力学就业前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和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地理信息科学和理论与应用

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理论与应用力学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理论与应用力学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理论与应用力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理论与应用力学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理论与应

北京大学工程力学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力学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力学和电子信息科学与

北京大学工程力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力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力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二个

北京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理论与应用力学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

北京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程力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