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三类) | 255 | 122 |
| 高职排名 | 587 | 74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93 | 119791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77 | 54657 | 2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02 | 114395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58 | 66062 | 2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0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78 | 248412 | 150 | |
| 2020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37 | 157907 | 15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62 | 219966 | 15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40 | 93965 | 150 |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65年6月的国家级重点中专保山卫生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云南省唯一一所中医药学科特色鲜明、中西医专业协调发展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通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4年通过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评估,2016年通过特色评估,2017年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和直属附属医院保山市中医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大理州中医医院的教学基地评估,护理专业在云南省高校护理高职教育专业评估中获五星A级并排名第一。为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临床类别、中医类别考试基地、云南省特色骨干高等职业院校、云南省州市沿边高职院校基础能力项目首批建设单位、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云南省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云南省实践育人创新创业中心首批单位、云南省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职业院校管理15强示范建设单位、省级校园创业平台、省级文明学校及省级平安校园。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注重实践能力,贴近职业岗位,面向基层,辐射周边,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办学特色。建校以来,为云南培养了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才3万余人,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全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针灸推拿 | 专科(高职) | 三年 | 中医药类 |
就业推荐:
1、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可通过国家政策性考试升入高校本科、专科学习,近年来我校专科毕业生报考“专升本”的升学率逐年上升,2014年升学率达44.56%,在省同类院校中颇具影响力。
2、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根据所学专业、特长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实行自主择业与择优推荐到有关单位就业。我校历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部分专业就业率达100%,只要学生愿意,学校负责推荐保证就业。随着国家农村社区合作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医药类大专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前景,毕业生供不应求。
3、学校为了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学生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每年毕业季都会为毕业生筹备“供需见面洽谈会”。我校2015年供需见面洽谈会共邀请72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1800多个岗位给大专毕业生选择,提供岗位数与我校毕业生数的比率约为1.5:1。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是201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四川省自贡卫生学校基础上建立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主要实施专科层次的高等医药卫生类职业教育。学院前身是1918年加拿大基督教会创办的仁济护士学校,至今已有近百年办学历史。学院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以康复命名的高职院校,也是唯一拥有两所三甲附属医院的高职院校。学院设有普通高职、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普通中职、成人大专和本科办学层次,现开设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助产、医疗美容技术7个专业,在校学生8000余人。学院秉承“大仁求学,大医济人”的校训,建校90多年来,共向社会输送了3万余名优秀的卫生技术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