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上海商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成都体育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 | 2021 | 综合 | -/462(本科批) | /() |
旅游管理 | 2020 | 综合 | -/469(本科批) | /() |
旅游管理 | 2019 | 综合 | 479/469(本科批) | /() |
旅游管理 | 2018 | 综合 | -/475(本科批) | /() |
旅游管理 | 2017 | 综合 | 497/478(本科批)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上海商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成都体育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旅游管理 | 2021 | 理科 | 516/516(本科二批) | 498/491(本科二批) |
旅游管理 | 2021 | 文科 | 540/540(本科二批) | 525/524(本科二批) |
旅游管理 | 2020 | 文科 | 532/528(本科二批) | 512/509(本科二批) |
旅游管理 | 2019 | 理科 | -/548(本科二批) | -/515(本科二批) |
旅游管理 | 2019 | 文科 | -/545(本科二批) | -/520(本科二批) |
旅游管理 | 2018 | 理科 | -/552(本科二批) | -/509(本科二批) |
旅游管理 | 2018 | 文科 | -/558(本科二批) | -/534(本科二批) |
旅游管理 | 2017 | 理科 | -/519(本科二批) | -/484(本科二批) |
旅游管理 | 2017 | 文科 | -/541(本科二批) | -/509(本科二批)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上海 | 旅游管理(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2 |
新疆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7 |
文科 | 461 | ||||
贵州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15 |
文科 | 547 | ||||
四川 | 旅游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奉浦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6 |
文科 | 540 | ||||
海南 | 旅游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3 |
江西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2 |
文科 | 581 | ||||
福建 | 旅游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2 |
历史类 | 551 | ||||
江苏 | 旅游管理(在奉浦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5 |
历史类 | 538 | ||||
内蒙古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3 |
文科 | 479 | ||||
河北 | 旅游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5 |
历史类 | 555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四川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1 |
文科 | 524 | ||||
陕西 | 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8 |
云南 | 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539 |
贵州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4 |
文科 | 531 | ||||
重庆 | 旅游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6 |
历史类 | 519 | ||||
广西 | 旅游管理(4440元/年)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7 |
福建 | 旅游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0 |
历史类 | 510 |
上海商学院是一所商科特色鲜明的公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央税务学校华东分校。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学初心,坚持“以商立校、应用为本”办学理念,秉承“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校训精神,全力打造“应用型、创新性、国际化”办学特色,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商科人才。202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层次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类型、多层次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奉浦、徐汇、国权路三个校区和福州路一个办学点,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学校现有40个内设机构,其中党政管理部门、党群组织23个教学及教学辅助部门和其他直属部门16个,学术机构1个。截至目前,学校教职工共计783人,其中在编人员641人,非编人员共计142人。2021年招生本科专业30个。工商管理、酒店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4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4个专业为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税收学等9个专业为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工商管理、酒店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4个专业通过ACBSP国际认证。实现教育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项目建设全覆盖。获批首批上海市级重点产业学院立项。
学校持续深化学科建设内涵,与上海财经大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加快推进学科特区建设,重点打造以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商科学科体系。现有旅游管理、国际商务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为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工商管理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培育计划。近五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0余项,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等省部级科研奖10余项。
学校聚焦国家地方战略需求和行业重大需求,深化与上海市商务委全面战略合作,高质量开展商业(商务)应用研究与咨询服务。拥有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库、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等市级科研基地与平台。近五年,80余项决策咨询成果获省部级领导批示。学校建有的商务部商务官员研修基地累计培训来自100多个国家(地区)的4400余位商务官员。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着力提升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引进优质商科教育资源,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联合申报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上海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于2021年5月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取得实质性突破。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90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商科教育联盟,组建国际高端智库联盟,建立中东欧海外教育基地。
学校注重传统商业文化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建有中国商业文化展示馆、海派商业文化研究院,出品《上海商业百年》《零售百年》《贸易百年》等商业专题片,承办《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三季)上海赛区面试选拔活动。学校先后获团中央“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优秀组织奖”“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指导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按照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立的战略发展目标,实施“两步走”战略安排,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特色办学,在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商科大学的征程上爬坡奋进、勇毅前行。(数据截至2022年3月)
学费标准
普通本科专业: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5000元(沪价行〔2000〕第120号)
艺术类本科专业: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0000元(沪价行〔2000〕第120号)
酒店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电子商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44000元(沪发改价调〔2021〕25号)
预科本科专业:按普通本科专业收费标准。
普通高职专业: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7500元(沪价行〔2000〕第120号)
住宿费标准
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200元。[沪价费(2003)56号]、[沪财预(2003)93号]、[沪教委财(2012)118号]
成都体育学院为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现为四川省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是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学校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体育训练场馆、教学科研与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保障和相关校舍等公共服务体系能较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行健不息 积健为雄”的校训,坚持“办学传统塑风格,改革创新聚活力,多元服务拓影响,内涵发展上台阶”的思路,淬炼形成了“以体为本,体医渗透、体文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建校初期,开创者始终坚守“国民体格之强弱,关系国家民族之盛衰存亡至深且巨”的信念,为成体播种下“刚毅坚卓、发愤图强”的精神基因。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后,学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进入新中国重点建设的六大体育院校行列;1956年更为现名;1957年学校开始体育教育本科教育;1958年在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的关怀下,学校创建了全国首家体育医院;1960年创建了运动保健系;1962年,学校成立了国内专门从事体育史研究的机构——体育史研究室,开启了体育史研究,很快形成优势。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中医骨伤科学和武术两门优势特色学科被贺龙元帅誉为成都体育学院“两枝花”。改革开放以后,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倡导“勤学苦练、又红又专”的学风,强化“一专多能”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开展了体育新学科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编撰出版了《现代体育科学丛书》,至今仍有广泛影响。进入新世纪,学校抢抓高等教育扩招机遇,顺应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积极拓展学科布局,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的跨越。
师资队伍发展态势良好。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校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师资,如著名武术家、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中医骨伤郑氏学派的创始人郑怀贤教授,著名体育史专家、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周西宽教授等。学校现有各类在岗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高级职称近280人。共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名中医、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人选”等各类专家112人次;专兼职博士生导师49人;国际和国家级裁判146人、国际健将与运动健将64人;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
学科专业布局合理。学校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附属体育医院为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共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现有22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8大学科门类。学校具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体育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新闻传播学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同时还拥有体育、中医、新闻与传播、艺术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学和运动医学为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一专多能、通专结合、全面发展”的育人思路,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2006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办学77年来,已培养了以我军军事体能训练奠基人孙学川少将和奥运帆板冠军殷剑等为代表的6万余名各类毕业生,为国家体育及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科专业中有4个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学校现有特色专业、规划教材、“大创”项目等“本科教学工程”、“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项目88项、省级项目255项。其中,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体育教育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乒乓球》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2009-2017年,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和全国田径短跑、跨栏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的任务。按照“亦读亦训,科学训练”的办学方针,紧扣“体教结合、不断探索、培养人才、为国争光”主题,现已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田径、水球等竞技项目上形成优势与特色。2009年以来,我校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及全国体育院校比赛中共获得金牌640余枚、银牌480余枚、铜牌450余枚。
科研工作稳步提升。2009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2项(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项目300余项,形成了以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包括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45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中心、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四川省运动健康社科普及基地。建有“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及2个四川省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编辑出版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育研究》,其中《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学校还建有集收藏、展示、科普研究与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国内高校中唯一的以中华体育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凸显。学校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智囊作用,在国家运动项目协会改革的新契机下,主导成立了全国学校体育排球联盟、四川省运动舞蹈协会、四川省校园足球协会、四川省大学生网球协会、四川省搏击协会和四川省体育产学研促进会等一系列行业协会,进一步拓宽了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平台,切实提高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提升了学校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长期以来,学校积极发挥运动医学专业优势,为国家及四川省运动队提供科技攻关及医疗服务,助力国家短道速滑队、国家女子网球队、国家射击射箭队在奥运会、亚运会夺得金牌,为国家和地方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对外交流合作广泛。学校坚持把开放办学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强和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学校已与美国、英国、爱尔兰、丹麦、澳大利亚、泰国、港澳台等20个国家和地区3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并与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构建了“2+2”“3+1”和“3+1+1”学士、硕士学位学生联合培养体系。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的高等院校。
成都体育学院中医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医学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医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中医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医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中医学和旅游管理录
成都体育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文物与博物馆学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文物与博物馆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文物与博物馆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闻学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闻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新闻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新闻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新闻学和旅游管理录
成都体育学院英语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旅游管理录取分数线(四
成都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和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运动人体科学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运动人体科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运动人体科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运动训练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运动训练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运动训练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运动训练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运动训练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体育教育
成都体育学院经济学和旅游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旅游管理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旅游管理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旅游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旅游管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