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楚雄师范学院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
| 软科(综合) | 525 | - |
| 校友会(综合) | 389 | 389 |
| 武书连 | 698 | 69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31 | 32533 | 52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76 | 65002 | 435 |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63 | 73719 | 435 | |
| 2021 | 乡村振兴专项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50 | 82608 | 43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6 | 11618 | 56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40 | 20928 | 500 |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28 | 26340 | 500 | |
| 2021 | 乡村振兴专项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20 | 30375 | 5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62 | 74404 | 43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361 | 56384 | 28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12 | 15775 | 35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349 | 60431 | 28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19 | 14736 | 354 |
楚雄师范学院是云南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01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合并基础上组建成立,办学渊源可追溯到1936年10月6日正式成立的省立镇南师范学校。2009年荣获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是云南省高校中第一家获此殊荣的学校。2010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4年被教育部列为“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国家级项目单位。2015年获批为云南省地方大学应用型整体转型改革试点高校。2016年“教育学”入选云南省一流学科(高原学科)建设项目。2017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校园”,是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目前,正在着力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我校录取时,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区)关于少数民族考生的优惠政策、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同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
楚雄师范学院已建立起多项贫困学生奖助学金
为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学生资助工作宗旨与目标,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已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导,各类奖助学金为主要形式,以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绿色通道为补充的集“奖、贷、勤、补、缓、提、保”为一体的帮困助学育人体系和机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楚雄师范学院2016年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助学金设置一览表 |
|||
项目 |
资助人数 |
资助总金额(万元)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411 |
205.5 |
|
国家一等助学金 |
1130 |
395.5 |
|
国家二等助学金 |
3334 |
833.5 |
|
省政府励志奖学金 |
81 |
32.4 |
|
定期困难补助 |
2936 |
137.42 |
|
临时困难补助 |
7 |
0.34 |
|
御寒物品补助 |
700 |
7 |
|
勤工助学 |
4300 |
53.945 |
|
哈尔滨体育学院创办于1956年,现已建设成为冰雪特色鲜明,学科布局合理,专业协调发展,教学、科研竞赛训练和社会服务成绩卓著的高等体育学府,是我国冰雪运动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隶属于黑龙江省教育厅,各类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
学校坚持以特色办学为引领,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加强运动队建设。在不断的摸索与创新中,先后为国家培养出了罗致焕、王金玉、刘凤荣、申雪、赵宏博、王濛、王曼丽、于凤桐、张丹、张昊、刘佳宇、张义威、蔡雪桐、范可新、臧一泽、金博洋、隋文静、韩聪、王冰玉、柳荫等世界顶尖级冰雪运动竞技人才,以及潘立权、任立恒、陈璨、付伟、王福全、王本余、周妍、岳清爽、刘锐、范宏文、于静、张鑫、隋宝库、杨春媛、武大伟、高凡等国内高水平教练员,成为我国冬季项目主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撑,并培养和储备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截止2019年,在国际国内各类比赛中,我校运动员共获得冠军852项、亚军745项、季军693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