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常州工学院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
|---|---|---|
| 软科(综合) | 370 | 582 |
| 校友会(综合) | 357 | 437 |
| 武书连 | 505 | 722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0 | 96728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8 | 98727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3 | 103709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3 | 103709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66 | 119481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民航招飞 | 本科提前批 | 474 | 112277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57 | 127010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2 | 33891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0 | 41044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1 | 46462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K段 | 375 | 67497 | 336 | |
| 2021 | 小学全科教师 | 本科二批K段 | 393 | 58319 | 336 | |
| 2021 | 散居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K段 | 369 | 70455 | 336 | |
| 2021 | 长居汉族 | 本科二批K段 | 368 | 71009 | 336 |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K段 | 318 | 91828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K段 | 462 | 17760 | 432 | |
| 2021 | 小学全科教师 | 本科二批K段 | 466 | 16622 | 432 | |
| 2021 | 长居汉族 | 本科二批K段 | 442 | 23792 | 432 | |
| 2021 | 散居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K段 | 433 | 26536 | 432 |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K段 | 404 | 35266 | 432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立项启动高校
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首批试点高校
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高校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常州工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于江苏省苏南国家创新示范区核心城市—常州,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综合性较强的多科性地方高等学校。
学校始终坚守面向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致力培养切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与常州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学校依托企业、行业和校友资源,建立了稳定的省内外毕业生就业基地和就业工作网络,近5届毕业生的签约率和就业率均稳定在96%以上,考研录取率、出国率等逐年上升。
常州工学院2020年资助政策简介
1. 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是指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的,用来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的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
2. 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是指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的,用于奖励学习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的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
3. 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勤奋学习、积极上进、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档发放。
4. 国家助学贷款。目前我校仅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即需要学生及共同借款人在生源所在地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接受高等教育学生发放的,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读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不需要担保或抵押,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每学年贷款金额原则上不超过8000元,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3年最长不超过20年。学制超过4年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第二学士学位的,毕业后的还贷期限相应缩短。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
5. 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对赴苏北相关基层单位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在符合条件的基层单位服务满36个月后实施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由政府一次性返还其攻读最后学历期间所缴纳的学费。学费补偿额度按其在读期间实缴学费金额分学年确定,2014年之后(含2014年)入学的本专科生每学年8000元,此前入学的本专科生每学年6000元。
6. 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在校生及毕业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一次性补偿或代偿,对退役后复学的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实行学费减免。补偿代偿金额根据学生在校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确定,退役复学学费减免金额按照实际收取学费确定,每生每年均不高于8000元。
7. 直招士官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对直接招收为士官的学生,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补偿代偿金额根据毕业生在校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确定,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8. 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对退役一年以上、考入我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给予学费资助,资助标准每学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9. 勤工助学。勤工助学指学生在学校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按劳取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以每月40工时确定的月薪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0. 校内资助。学校利用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资助资金以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助资金等,设立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校内无息借款、减免学费等。
11. 学费减免。残疾大学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学费减免政策。残疾大学生入学后可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申请,直接免缴学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于新学年开学后前往学校咨询办理。
12. 绿色通道。全日制普通高校建立“绿色通道”,对被录取入学、无法缴纳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暂缓缴纳学费,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若想更详细地了解学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资助政策,可加入QQ群:568978761。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学校始建于1984年,前身是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3月,改建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甘肃省唯一一所省属民族本科院校。2013年5月,确定为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890.3亩,校舍建筑面积30.3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5.62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室面积3.28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约8.0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4亿元;截止2018年底,馆藏各类文献资源总藏量为223.02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42.3万册,纸质图书80.7万册。开通了中国知网、北大法意、超星移动图书馆、“书香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和ScienceDirect数据库等数字资源12种。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42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21个。
学生毕业后原则上回生源地就业,也可跨省、跨地区、跨行业择(就)业。为鼓励和支持毕业生灵活就业,我校与广东、福建、新疆、北京、江苏等地区教育行业签订有教师岗位实习就业协议,建有各类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近年来,通过“甘肃万名就业工程”、“三支一扶”、“进村进社”、“西部计划”、公务员招考、“选调生”、事业单位招考、村官考试、基层教师招考、政法系统招考、新疆特岗教师招考、新疆公务员招考、研究生升学考试等就业渠道,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