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东北林业大学 | 云南民族大学 |
---|---|---|
软科(综合) | 114 | - |
校友会(综合) | 103 | 133 |
武书连 | 133 | 413 |
US排名 | 1582 | - |
软科(民族) | - | 6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A段 | 510 | 14477 | 415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A段 | 453 | 27560 | 415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一批B段 | 430 | 34091 | 41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A段 | 539 | 2541 | 472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14 | 38951 | 28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68 | 8458 | 354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4 | 22099 | 52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48 | 24717 | 52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预科 | 524 | 36156 | 520 | |
2021 | 定向西藏就业 | 本科一批 | 524 | 36156 | 52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602 | 3890 | 56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预科 | 588 | 6226 | 565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41 | 27833 | 520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37 | 29650 | 52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22 | 37247 | 52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88 | 57166 | 435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34 | 93736 | 200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82 | 61031 | 435 | |
2021 | 迪庆专项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66 | 71638 | 435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8 | 8460 | 565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7 | 8714 | 56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73 | 9720 | 56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51 | 16641 | 500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94 | 44640 | 200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43 | 19725 | 500 | |
2021 | 迪庆专项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33 | 24026 | 500 |
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东经126.6247°,北纬45.7662°,海拔141米,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
历史沿革。学校创建于1952年7月,原名东北林学院,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由原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1985年8月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3月,由国家林业局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0年11月,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签署合作共建协议。2011年6月,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3月,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协议。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升学与就业
学校一直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遵循“拓宽平台、完善体系、优化服务”的工作思路,努力创造“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就业环境;一切工作以满足社会需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为目的,为毕业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就业关系”;努力实现“高水平、高质量、高时效、高就业率”的教育管理服务目标。
自建校以来,已向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17万余人,涌现出万钢、王治国、张毅等政府公务人员;张宗和、孙海军、刘磊等全国劳动模范;沈成心、张起翔、徐祥等优秀企业家;马建章、李坚、葛剑平等国内知名林业专家。
1.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稳中有升
学校注重推进精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应用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信息服务,稳定、高质量的就业市场服务和分类别、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2.就业质量逐年提高
学校依托办学定位,广泛开拓就业市场,优质的校园就业市场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满意的就业岗位。毕业生就业去向日趋合理,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强,在主流行业和西部、基层就业人数不断上升。近三年学生签约单位所给与的薪酬呈逐年提高态势。
“带薪-实习-就业”三位一体综合实习改革新模式
实习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探索带薪-实习-就业三位一体的综合实习改革思路,实现由企业、学生、教师三方不积极、不愿意,向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受益的转变。
学校已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等308家单位签订了校企综合实习基地协议,多家企业率先开展了带薪实习合作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
毕业生就业帮扶
及时掌握关注就业困难学生,采取“三级就业帮扶保障体系”即:加强政策领导,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基层就业;学员个性帮扶,分类别、分层次进行定向推荐;学生个人典型激励,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和自信心。
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以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契机,构建以国家级、省级、校级和科学研究项目支撑的“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支持体系,形成从基础到探索未知的实践训练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训练创新思维,为未来参加与社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奠定基础。
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职业测评
学业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讲座、沙龙、大赛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职业发展个性化咨询
大学生KAB创业课程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坐落于四季如春、风景秀丽的中国昆明,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8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在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研究成果突出。曾多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科研奖和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部分研究成果曾被中宣部抄报中央政治局常委研阅参考。特别是“直接过渡”、“和平改革”、《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历史大辞典民族卷》、《中华文化通史第三卷》等许多优秀理论成果,不仅为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为民族理论的丰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部份成果被教育部智库专刊收录并获得多位中央领导的阅读和批示,部分成果收入国家社科成果要报,还有的成果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
我校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几年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稳步增长,年终就业率均在95%以上,学校多次获云南省教育厅就业考核一等奖。目前主要就业单位是各级党政机关、教育系统、政法系统、解放军各军兵种、武警部队及其它企事业单位。此外每年还有不少本科毕业生考取了我校及其他省内外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