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东华大学2020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9-03 16:34:48 解决时间:2022-08-24 19:16

满意答案

东华大学2020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2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2分,经济管理试验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工商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3分,社会科学试验班(法学、行政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3分,新闻传播学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教育技术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3分,轻化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4分,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6分,材料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7分,日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7分,英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7分,新闻传播学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教育技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7分,社会科学试验班(法学、行政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7分,纺织类(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纺织工程+产品设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7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工商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7分,化学类(轻化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7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8分,物理学类(光电能源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8分,服装设计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8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8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8分,机械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8分,工业设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9分,经济管理试验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工商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9分,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9分,计算机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0分,数学类(金融统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0分,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0分,智能制造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0分,功能材料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1分,理科试验班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2分。
一、东华大学2020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最低分 最低位次
2020日语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21724
2020英语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21724
2020经济管理试验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工商管理)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31632
2020社会科学试验班(法学、行政管理)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31632
2020新闻传播学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教育技术学)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31632
2020轻化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420061
2020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61370
2020材料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710425
2020日语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710425
2020英语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710425
2020新闻传播学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教育技术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710425
2020社会科学试验班(法学、行政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710425
2020纺织类(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纺织工程+产品设计")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710425
2020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工商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710425
2020化学类(轻化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710425
2020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810077
2020物理学类(光电能源技术)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810077
2020服装设计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810077
2020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810077
2020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810077
2020机械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810077
2020工业设计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99715
2020经济管理试验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工商管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99715
2020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299715
2020计算机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309403
2020数学类(金融统计)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309403
2020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309403
2020智能制造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309403
2020功能材料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319101
2020理科试验班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328786
二、部分专业
材料类 功能材料(生物材料方向)
东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东华大学功能材料本科专业是教育部支持的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相关专业和立项建设的国家特色专业,也是学校举全校之力重点建设的专业。该专业依托学校纺织、材料、化工生物等强势特色学科,下设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生物材料、新能源与光电材料3个专业方向,以培养高质量的综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该专业招生录取时不分专业方向,由东华大学纺织学院负责招生。学生入学后在修读2年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后,学校通过考核并结合教学资源及学生志愿情况,确定其就读专业方向。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负责功能材料专业(生物材料方向)本科生的后续培养工作,学生完成学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功能材料专业(生物材料方向)现有其中专任教师31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及海外留学经历,且与国外大学间保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专任教师中正教授(博士生导师)13名,副教授17名,其中拥有“上海市领军人才”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上海高校特聘教授2名和“浦江人才计划”入选者10名,师资力量雄厚。现已在生物医用材料、组织工程、药物控释系统、重大疾病的检测、诊断与治疗、生物影像学等方面形成较强的学科优势。
培养目标
功能材料专业(生物材料方向)集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等学科于一体,通过对生物材料学科的基础和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培养具有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能够在生物医学功能材料的合成、制备、改性、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工作的综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课程设置体现材料学和生物学学科交叉的专业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除本科公共课程之外,还开设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基础、功能材料导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物材料学、药物缓释材料、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纳米医学、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生物材料综合实验等专业课程。
实践环节 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该专业除开设公共基础课程配套的实验课程外,还开设生物医学工程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医用材料生产过程设计、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验实践课程。同时,也鼓励本专业的在校大学生积极从事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毕业去向
生物材料是一门正在高速发展的交叉学科。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和药物释放等交叉学科的迅速发展,社会对生物材料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前景广阔。学校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生物材料二级学科博士点,学生毕业后可选择留校继续深造。该专业方向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宽,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医疗器械、制药、材料类和生物工程与技术类企事业单位工作。
咨询电话:021-67792306
电子邮箱:cceb@dhu.edu.cn
材料类 功能材料
东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东华大学功能材料专业是教育部支持和鼓励的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相关专业和立项建设的国家特色专业,也是学校举全校之力重点建设的专业。该专业依托学校纺织、材料、化工生物等强势特色学科,下设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生物材料、新能源与光电材料三个专业方向。该专业现有来自国内外一流大学的专任教师77人,具有博士学位74人。其中,正教授31人,博导16人,35名教授有国外留学经历,校特聘教授5人,国外兼职特聘教授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东方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2人。
该专业以培养高质量的综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该专业招生录取时不分专业方向,学生入学后修读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后,学校通过考核并结合教学资源及学生志愿情况确定学生就读专业方向(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生物材料、新能源与光电材料)。
培养目标
本专业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并在功能材料某一领域具有专长、能够在本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毕业要求
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掌握工科的公共基础知识与实验技能。具备实验设计、实施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3)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能力。
4)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等制约因素。
5)掌握某一分流方向功能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其产品的分类特征;掌握其基本加工原理和技术、产品制造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等基本知识;
6)掌握某一分流方向功能材料的基本性能评价指标和相应的检测方法,熟悉产品的质量标准;熟悉产品的设计方法,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具有产品设计能力,并能对产品性能或功能进行评价。
7)了解产业链上下游的基本知识,了解专业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经济、管理、贸易方面的相关知识。
8)了解国家对相关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产品流通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10)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2)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业能力。
主要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计算机技术基础、线性代数、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
学科基础课程:工程制图、电工电子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高分子科学概论、功能材料导论、功能材料等。
实践环节
综合实践、工程制图、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工程训练、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咨询电话:021-67792782
电子邮箱:sunbz@dhu.edu.cn
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
该专业方向注重生物学、医学与纺织功能材料的交叉融合。通过生物学基础、医学基础、纺织医用材料、生物医用纺织品制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的科学实验研究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和贸易及组织管理能力,了解生物医用纺织品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生物医用纺织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功能设计及市场营销,能在医用纺织品、人工器官、生物功能材料、卫生保健用纺织品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生产、教学、管理及贸易等方面工作。
业务培养要求:
1.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医学、生物、材料和纺织工程基础以及外语的综合能力; 2.掌握生物医用纺织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生物医用纺织品研究的初步能力; 4.了解生物医用纺织品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5.具有从事生物医用纺织品新产品开发的初步能力; 6.了解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7.了解生物医用纺织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方法的发展动态; 8.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主要课程
生物学基础、医学基础、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人体工学、生物医用材料学、纤维加工学、纺织结构成型学、生物医用纺织品的功能设计与制备、保健卫生用纺织品、组织工程原理与方法、生物医用纺织品的评估与营销等。
毕业去向
政府(海关、商检)公务员、生物医用材料研究机构、医疗器械公司、产业用纺织品(保健卫生用品)生产管理、生物医用品贸易营销、检验检疫、医院、医疗机关事业单位,也可继续深造或出国(境)留学。
咨询电话:021-67792782
电子邮箱:sunbz@dhu.edu.cn
生物材料方向
培养目标 该专业方向集生物功能材料、医学工程、生命科学等学科于一体,在组织工程材料、天然生物材料、药物材料、检测与诊断材料等方面已经形成学科优势。该专业方向教师在组织工程支架、组织和器官修复与再生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药物材料、仿生生物材料、基因/药物载体及可控释放体系、临床诊断与检测材料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专业方向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和药物释放等交叉学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立的,培养具有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医学工程和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材料交叉学科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生物医学功能材料的合成、制备、改性、加工成型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1、掌握各种生物材料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并具有扎实的生物材料、医学工程和生物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 3、能在生物医学功能材料的合成、制备、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 4、了解生物材料国际前沿领域的相关内容及发展趋势; 5、熟悉该专业必需的交叉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本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主要课程
材料结构与性能、生物材料学概论、医学基础、生物医用器件设计、细胞培养技术与实验、分子检测及生物安全性评价、药物缓释材料、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医学影像基础、生物医学信息与生物控制等。
毕业去向
生物材料是一门正在高速发展的交叉学科,因此随着相关研究和技术的进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该专业方向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宽,就业去向有研究院所、设计院、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产品研发。毕业生也可以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等。
咨询电话:021-67792782
电子邮箱:sunbz@dhu.edu.cn
新能源与光电材料方向
培养目标
该专业方向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各种先进材料的制备与加工、结构分析与性能检测技能及综合训练等专业特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光功能材料及器件、纳米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国际前沿交叉领域的相关内容及发展趋势。根据能源和光电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在新能源和光电科学研究及其利用的技术开发与实施等方面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该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
业务培养要求
1、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各种功能材料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材料设计、制备、性能检测等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材料设计和材料研制的基本能力; 3、掌握新能源和光电材料的基本知识,熟悉常见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等的工作原理和组装过程; 4、了解新能源和光电材料国际前沿领域的相关内容及发展趋势; 5、熟悉该专业必需的交叉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本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主要课程
固体物理基础、电化学基础与化学电源、光催化材料与技术、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储氢材料与燃料电池、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学、高技术纤维、电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先进陶瓷材料与器件。
毕业去向
新能源与光电材料是国际上的朝阳领域,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发光材料、电子材料、半导体加工等新能源和光电材料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另外,在读研深造、出国(境)留学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咨询电话:021-67792782
电子邮箱:sunbz@dhu.edu.cn
网 址:http://www.dhu.edu.cn/textile/login.asp
机械类 机械工程
东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建设与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以及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研究应用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生产运营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预期在毕业 5 年左右达到如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有意愿及能力服务社会。 (2)能够有效地进行合作与交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在团队中担任骨 干或领导角色。 (3)能够有效运用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解决机械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4)具备创新意识,以及通过各种途径增长知识、持续发展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热工基础、流体力学、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材料、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与系统、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工程导论。
。 机械设计及理论方向专业选修课程:机械动力学基础、现代设计方法、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应用、纺织工艺与装备概论、纺织机械设计、纺织装备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创新设计理论与实践等。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专业选修课程:制造过程监测与控制、工程数据处理与可视化、现代制造装备控制技术、微纳制造与微机电系统、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
机械电子工程方向专业选修课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机电伺服技术、机电控制工程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接口及其技术、DSP原理及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信号与系统等。
实践环节
机械工程专业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第一课堂的计算机上机实验、技术实习、大作业、工程训练、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以及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企业见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全面系统地训练学生综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20%以上。
专业特色
在瞄准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该专业培养的机械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和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并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以达到具有进行机械产品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机械工程专业下设3个专业方向,分别为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在课程设计方面各有自己的培养特色,将来结合学院师资条件和学生兴趣进行分方向选课培养。
机械设计及理论方向的培养特色是:初步掌握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尤其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优化设计等;具备综合运用机、电、气、液知识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对机械产品性能的检测、分析、试验和机械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的培养特色是:根据功能运动和精度要求,开发各类机械和装备;制订产品的制造工艺规程,组织生产,测试和控制产品质量与性能;进行机械制造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进行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自动化制造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机械电子工程方向的培养特色是: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并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进行机电一体产品的开发、研制等基本能力。
毕业去向
近5年来,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大多为上海的大中型企业,涉及机械、电子、电气、航空、设计行业等。就业单位有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中国)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还有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行业内重点单位。从事的岗位主要是机械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工作,职业如机电产品设计工程师、机械制造工程师、机电控制工程师、模具工程师、质检工程师等。此外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适应范围广,涉及的行业还有银行、公务员、互联网、商务拓展等,如有同学被花旗银行、宝洁公司、博朗分公司等录用。近3年,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9.68%、100%、99.61%。
咨询电话:021-67792564/67792565
电子邮箱:meccol@dhu.edu.cn
机械类 智能制造工程
东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技术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同时具有全球观念、国际竞争力和国际交往能力。面向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天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船舶、高性能智能装备、智能纺织等行业,掌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理解和学习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化技术与具体制造领域实现智能制造具体方法,具备新一代智能产品、装备、生产线、工厂的设计、制造和管理的能力,培养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数字素质的创新性人才。
主要课程
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及方向专业类课程。主要课程如下:
学科基础必修课:理论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热工与流体力学、工程材料、现代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智能制造基础、人工智能基础、Python语言、先进纺织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网络原理及应用、工程管理。
学科基础选修课:机器人学、纺织工程导论、工业软件系统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工业工程导论、最优化理论、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产品建模与仿真、生产计划与管理、制造技术基础等。
智能制造工程方向专业选修课:工程数据处理与可视化、工业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业应用、工业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智能生产系统、纺织智能控制原理、智能装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智能产品设计等。
课程设置参考国外一流大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线上+线下,课程讲授与讨论并重,项目导向等方式)。
实践环节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制定“理论+实践”、“实训+创新”、“管理+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验、实践环节,增加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增设智能制造实训环节,强化专业方向技能,重点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第一课堂的计算机上机实验、技术实习、大作业、工程训练、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以及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企业见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全面系统地训练学生综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25%以上。
专业特色
依托智能制造研究所、纺织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纺织生产大数据科研基地等,本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以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为宗旨,以提升制造业智能化生产为目标,瞄准社会和产业的紧缺性人才需求。培养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生的多学科交叉学习能力,深入学习智能制造的基础理论、自然科学知识、人工智能、计算机领域知识及行业领域知识等,形成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知识体系。该专业学生需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和卓越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接受智能化工具的学习和培训,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专业培养能够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相融合的具有集成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够为企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该专业的设置体现了新工科的理念,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形成“理论教学+校内实践+科研项目+产学研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上海乃至全国培养智能制造交叉学科领域高端领军人才。
毕业去向
本专业就业前景好,契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互联网+制造”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国家战略,满足社会对智能制造人才的迫切需求。我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主要致力于服务国家支柱性制造业,包括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医疗装备、先进纺织、物流运输等行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生具有交叉学科的典型特点,能够从事和完成多种工作内容,主要体现在:智能制造系统构建、工业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工业机器人、装备智能运维、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生产系统信息物理系统、工业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构建、生产系统优化、产品质量智能化管控等领域。
本专业和国外多个研究机构合作,毕业生可以选择继续在国内外一流大学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
咨询电话:021-67792564/67792565
电子邮箱:meccol@dhu.edu.cn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
东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系统掌握英(日)语语言、文学、文化知识,以及英汉双语翻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经过系统的英语语言、文学、口笔译技能等实践能力训练,具备良好的汉英双语表达能力,熟练运用双语在涉外场合进行语言与文化的沟通与组织工作,具有语言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人才。
主要课程
英语精读、英语视听说、英美概况、跨文化交际、服装与外贸英语、英美小说选读、英语散文选读、英美诗歌戏剧选读、陪同口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科技英语翻译、语言实践。中级日语精读、日语听说实践、日语阅读、日本社会与文化、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选读等。
实践环节
外语学院英语语言实践课程为东华大学精品课程、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特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主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倡导个性化学习。自2005年课程开始至今,已发展成多个俱乐部,如读书、翻译、表演、演讲、辩论、影视、创意、ENACTUS(SIFE)、Italk、模拟联合国、实际考察、访问与调查、建青实验学校东华实验学校兴趣小组合作项目等。其中,模拟联合国自2005年创办至今,已经先后派出几百人次参与国内外各大模拟联合国大会,并多次获奖。学院从2009年开始,连续举办了12届东华大学自己的模拟联合国大会。该大会已经是一个国际级别的大会。其他俱乐部也给学生提供了参与各种实践和竞赛的机会,如口译比赛、电影翻译配音比赛、创业大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均取得骄人成绩。除此以外,学生在大三下学期,还可参加每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和电视节的志愿者活动。
在实践基础之上,学生自觉做研究、召集感兴趣的同伴一起设计并申报国家级、市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先后有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级、市级创新奖项。
专业特色
外语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志愿者服务为平台,以国际交流为手段,培养有创新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英语专业分为英日复语方向、翻译方向、语言文化方向三个分支,英日复语方向注重培养英语和日语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翻译方向通过翻译基础、商务英语翻译、科技英语翻译、文学翻译等课程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同时通过陪同口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等系列课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口译技能;语言文化方向则主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化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同时依托东华大学莎士比亚研究中心的优秀成果,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依托纺织服装专业的办学优势,加设纺织服装英语课程,培养纺织服装外贸领域的外语人才。该专业除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之外,鼓励学生掌握宽泛的人文经济和管理学科知识,了解中外国情和文化,以成为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综合素质高的通识人才。本专业人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处理各种文件,系统掌握第二外语(日、法、德三选一),通过教学实践和社会实习,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能够胜任翻译、外事、外贸、会展、新闻、英语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该专业通过俱乐部教学,英语-模联、莎剧、创意、影视、读书、翻译、表演、赛扶、实地考察、调查与采访、英文报纸、诗歌等活动培养创新性人才;开拓多个高水平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如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宁波杭州湾新区科技翻译、新东方、策马翻译有限公司、亚洲学院、上海儒森教育进修学校等实习实践基地,培养实践型人才;结合英语系的交换项目,包括中国香港岭南大学,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等,培养国际化人才。
英语系学生在历次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八级统考中,成绩突出,每年的考试合格率均高出全国平均合格率30%~40%。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跨专业(学院)选修和辅修其他专业的课程,该专业毕业生普遍具有第二专业甚至第三专业方面的知识,连续多年在上海市大学生翻译配音比赛中囊括配音项目和翻译项目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在众多参赛院校中名列前茅。
毕业去向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中国走出去的战略实施,在较长的时期内,英语专业仍会继续保持相对良好的就业前景。毕业生能够在外事、外贸、文化出版、教育、旅游、教育等行业,从事翻译、管理、教学、国际文化交流等工作。就业的主要单位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等国内知名金融机构,拜耳、埃森哲、蒂森克虏伯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普华永道、安永、德勤等国际知名会计事务所。也有部分学生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继续深造;或进入伯明翰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名校攻读研究生。
在外语学院夯实基础、加强创新的培养模式下,加之英语专业较为广阔的就业领域,英语系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近100%。
咨询电话:021-67792052
电子邮箱:wyfb@dhu.edu.cn
  中专 2022-08-24 19:16

网友推荐

2020年东华大学安徽省本科一批录取分数一览表

专业学院低分高分平均安徽省.28理科.46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56电子信息类信息科学与技术.88纺织类纺织.38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机械工程.5功能材料纺织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化学类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33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5机械工程机械工程.43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9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试验班工商管理.25经济与贸易类工商管理.5

2021年东华大学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安徽

省份专业低综合分安徽数字媒体艺术596.02视觉传达设计590.51产品设计576.01艺术与科技575.26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合作)574.5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中日合作)573.51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合作)572服装与服饰设计571.75环境设计570.76不分文理低570.76

2019年东华大学安徽省本科一批录取分数

省份科目学院专业低分高分平均分安徽省理科总计 .22安徽省理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类.56安徽省理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试验班.67安徽省理科纺织纺织类.00安徽省理科纺织功能材料.00安徽省理科服装与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00安徽省理科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71安徽省理科工商管理经济管理试验班.57安徽省理科工商管理经济与贸易类.33安徽省理科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化学类.33安徽省理科环境科学与工

2018年东华大学安徽省本科一批录取分数

省份文理科学院专业低分高分平均值安徽省理科总计?.50安徽省理科材料材料类.11安徽省理科纺织纺织类.88安徽省理科纺织功能材料.00安徽省理科服装服装设计与工程.50安徽省理科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43安徽省理科管理经济管理试验班.14安徽省理科管理经济与贸易类.67安徽省理科化工化学类.10安徽省理科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类.60安徽省理科环境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80安徽省理科环境能源与环境系统

2017年东华大学安徽省本科一批录取分数

省名学院专业科类低高平均安徽省总计文科.79安徽省工商管理经济管理试验班文科.86安徽省工商管理经济与贸易类文科.00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试验班文科.50安徽省人文新闻传播学类文科.50安徽省外语日语文科.00安徽省外语英语文科.33安徽省总计理科.13安徽省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类理科.00安徽省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试验班理科.50安徽省纺织纺织类理科.88安徽省纺织功能材料理科.00安徽省服装与艺术设计

2016年东华大学安徽录取分数

省专业名称文科高文科低文科平均理科高理科低理科平均安徽省总计..1安徽省材料类.4安徽省纺织类.9安徽省功能材料.0安徽省服装设计与工程.5安徽省管理科学与工程类.6安徽省经济管理试验班.9.5安徽省经济与贸易类..7安徽省化学类.0安徽省环境科学与工程类.7安徽省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3安徽省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0安徽省工业设计.0安徽省机械工程.3安徽省计算机类.7安徽省数学类.0安徽省物理学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楼

    东华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轻化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7分,新闻传播学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教育技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8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8分,化学类(轻化工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2楼

    东华大学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纺织类(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8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8分,功能材料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8分,英语(英语语种考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8分,新闻传播学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3楼

    东华大学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9分,纺织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0分,功能材料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1分,材料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1分,理科试验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2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4楼

    东华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服装设计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94分,纺织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94分,工业设计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99分,电子信息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0分,计算机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0分,智能制造工程综合录取分数

  • 我要读技校

    东华大学2021年在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东华大安徽分数线

    5楼

    2021年东华大学安徽省招生专业:化学类(5000元/年;含轻化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日语(5000元/年)、社会科学试验班(5000元/年;含法学、行政管理)、纺织工程(双学士学位)(5000元/年;纺织工程与产品设计双学士学位项目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2017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6楼

    东华大学2017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轻工类(轻化工程(中德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8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8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8分,机械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8分,新

  • 我要读技校

    东华大学2018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7楼

    东华大学2018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轻工类(轻化工程(中德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6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9分,新闻传播学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教育技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9分,化学类(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2019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8楼

    东华大学2019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轻化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2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0分,纺织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0分,机械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0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2021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9楼

    东华大学2021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轻化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9分,服装设计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9分,供应链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9分,新闻传播学

  • 中专学校

    东华大学2020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0楼

    东华大学2020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2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2分,经济管理试验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工商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3分,社会科学试验班(法学、行政管理)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