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名称 | 类型 | 专业代码 |
---|---|---|---|
1 | 艺术设计 | 专业型硕士 | 135108 |
2 | 美术 | 专业型硕士 | 135107 |
3 | 艺术 | 专业型硕士 | 135100 |
4 | 工程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125601 |
5 | 能源动力 | 专业型硕士 | 085800 |
6 | 材料与化工 | 专业型硕士 | 085600 |
7 | 机械 | 专业型硕士 | 085500 |
8 | 电子信息 | 专业型硕士 | 085400 |
9 | 翻译 | 专业型硕士 | 055100 |
10 | 艺术 | 专业型硕士 | 1351 |
11 | 会计 | 专业型硕士 | 1253 |
12 | 工商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1251 |
13 | 生物与医药 | 专业型硕士 | 0860 |
14 | 能源动力 | 专业型硕士 | 0858 |
15 | 资源与环境 | 专业型硕士 | 0857 |
16 | 材料与化工 | 专业型硕士 | 0856 |
17 | 电子信息 | 专业型硕士 | 0854 |
18 | 国际商务 | 专业型硕士 | 0254 |
19 | 金融 | 专业型硕士 | 0251 |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已发展成为以纺织、材料、设计为优势,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2年实业家张謇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1951年建校,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196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8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中国上海,现有松江校区、延安路校区和新华路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学校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和“上海市文明校园”。松江校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学校全校教职工2320人,专任教师1416人,其中专职院士2人,兼职院士14人,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50余人,其他高级职称教师900余名。全校本科生14244人,硕士研究生6627人,博士研究生1265人,学历留学生705人。
学校现设有17个学院(部),拥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5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九大学科门类。纺织科学与工程保持国内领先,获评A+学科。化学、工程学、数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与生化7个学科入围ESI世界前1%。设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1个上海高校Ι类高峰学科。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国家“111”引智基地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积极建设“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构建本科生“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多元成才、人人成才”的培养体系,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新世纪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积极构建一流研究生培养机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获评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东华学子近三年获得国内外学科竞赛、文体比赛冠军、金奖或一等奖共240余项,充分彰显学生的创造力。女足获全国冠军,学校进入“中国高校体育竞赛榜”前20名。学校全面推进双创教育,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学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金奖。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薪资位于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16-21位,学生自主创业人数超过420人。建校至今,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6万余人,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和栋梁。
学校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支撑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等战略需求。新世纪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31项。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重大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为“天宫”“天舟”“北斗”“天通”“嫦娥”做出贡献。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获批建设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民用航空复合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立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创意经济与创新服务研究基地、东华大学纺织行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研究中心等,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上海时尚之都、设计之都建设。
学校大力推进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学校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重要倡议,联合18个国家33所纺织特色高校成立“一带一路”世界纺织大学联盟。学校与全球100多所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获批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在肯尼亚莫伊大学建立世界首家纺织服装特色的莫伊大学孔子学院。与爱丁堡大学合作创办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培养国际一流时尚创意人才。
面向未来,东华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双一流”建设,全力服务国家和上海市的战略需求,为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华东理工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艺术、项目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公共管理、工商管理、药学、生物与医药、清洁能源技术、能源动力、安全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材料与化工、机械、控制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同济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艺术设计、工程管理、会计、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护理、口腔医学、临床医学、风景园林、交通运输、土木水利、能源动力、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机械、电子信息、城市规划、建筑学、新闻与传播、翻
复旦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材料与化工、机械、电子信息、文物与博物馆、出版、新闻与传播、翻译、应用心理、汉语国际教育、教育、社会工作、资产评估、保险、国际商务、税务、应用统计、金融等专业。复旦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编
上海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物流工程与管理、工程管理、会计、文物与博物馆、日语笔译、英语笔译、汉语国际教育、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等专业。上海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型硕士工程管理专业型硕士会计专业型硕
上海海洋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公共管理、农业管理、食品加工与安全、渔业发展、生物与医药、能源动力、机械、电子信息、翻译等专业。上海海洋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公共管理专业型硕士农业管理专业型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型硕士渔业发
上海理工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艺术设计、物流工程与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交通运输、食品工程、土木水利、能源动力、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机械、电子信息、出版、新闻与传播、德语笔译、日语笔译、英语笔译、国际
上海海事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物流工程与管理、项目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工商管理、水路交通运输、道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水利工程、清洁能源技术、动力工程、电气工程、材料与化工、船舶工程、机械工程、人工智能、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通信工程(含
东华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材料与化工(277)、工程管理(189)、艺术(380)、生物与医药(328)、美术(361)、会计(225)、材料与化工(290)、资源与环境(306)、国际商务(364)、机械(332)、
东华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设计学、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土木工程、生物与仿生材料、功能与智能材料、纳米纤维及杂化材料、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工学、科学技术史、海洋生物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
东华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艺术设计、美术、艺术、工程管理、能源动力、材料与化工、机械、电子信息、翻译、会计、工商管理、生物与医药、资源与环境、国际商务、金融等专业。东华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艺术设计专业型硕士美术专业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