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东华理工大学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
软科(综合) | 211 | - |
校友会(综合) | 214 | 253 |
武书连 | 264 | 387 |
软科(政法) | - | 8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27 | 43128 | 519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27 | 42635 | 519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02 | 61863 | 443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01 | 17543 | 150 | |
2021 | 苏区专项计划 | 本科一批 | 525 | 44574 | 519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497 | 66729 | 443 | |
2021 | 软件工程 | 本科二批 | 478 | 83686 | 443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9 | 10175 | 559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6 | 11029 | 559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55 | 14924 | 496 | |
2021 | 苏区专项计划 | 本科一批 | 565 | 11416 | 559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49 | 29571 | 519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90 | 5074 | 559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0 | 39872 | 33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7 | 8477 | 456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45 | 65239 | 336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21 | 35702 | 33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3 | 9232 | 456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45 | 10794 | 456 |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分别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土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建的一所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中国武警黄金指挥部士官选拔培训基地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1956年6月由原地质部第三局在山西创建,1959年9月从山西太原迁入江西抚州市。学校先后隶属于地质部、二机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建校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厚学、爱国荣校”校训,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专门人才,被誉为“中国核地学人才摇篮”和“世界原子能事业的宝贵财富”,为我国核大国地位的确立和铀矿地质事业的发展、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东华理工大学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与就业。近年来,学校招收国防生为海军培养后备军官,并与国防科工委、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二炮部队、武警部队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为他们培养合格人才;并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福建等省市建立了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通过订单式培养,向当地用人单位输送合格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江西省高校前列,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是省内高校毕业生在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就业人数最多的院校之一,在2004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江西省70多所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得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并多次被评为江西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总占地面积12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校区规划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美,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充分体现了现代化、人文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特点。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馆藏印刷型文献178万册。校园网设备先进,为学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多人,其中硕士研究生近千人。2007年以来,我校学生共有近60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及地区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奥运会、残奥会、夏季达沃斯、亚欧经济部长会议、大连国际服装节、大连国际啤酒节等重要国际大型活动上都活跃着我校学子的身影。近年来,毕业生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活跃在外交、外经外贸、旅游、教育等各条战线。建校以来,学校共有百余名毕业生先后进入国家外交部工作,被誉为“京外高校中考入外交部人数最多的高校”。
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活跃在外交、外经外贸、旅游、教育等各条战线。建校以来,学院共有80多名毕业生先后进入国家外交部工作,被誉为"京外高校中考入外交部人数最多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