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工商管理类(5200元,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01) | 不限 |
汉语言文学(4800元) | 四年 | 2 | |||||
汉语国际教育(4800元) | 四年 | 2 | |||||
日语(4500元,只招英语日语考生) | 四年 | 3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工商管理类(5200元,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0 | 25810 | (01) | 不限 |
汉语国际教育 | 501 | 23997 | |||||
汉语言文学 | 503 | 23698 | |||||
日语(4500元,只招英语日语考生) | 504 | 23553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 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 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及中华历史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的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实践的 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技能,有较强的汉语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能讲比较 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地使用汉字;
3.熟悉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汉语言文字及其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古代文 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写作、外国语(各语种)。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外汉语教学实习、中华才艺训练、汉语语言现象以及对外汉语教学 热点问题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扎实、人文背景深厚、日语综合技能较强、能熟 练运用日语从事外事、对日文化交流、教育、经贸、科技、军事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技能训练,要求其在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 到较高水平,同时要求学生学习日本的文学、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 备对日交流交际的实践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 力,为学生毕业后适应各类工作岗位或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日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日语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3.与日语语言文学密切相关的日本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方面的基本知识;
4.对中日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我国外交、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 规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5.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6.熟练运用日语进行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 养和文学艺术修养,具有求实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日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日语、高级日语、听力、会话、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
2.日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日本概况、日语概论、日本文学、日本文化、翻译理论等。
日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 010,日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35%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 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 途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 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大连大学以城市命名,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诞生的高等学校。70多年来,学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因大连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而立,在与城市互动中发展壮大,现已发展成为省内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校。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949年4月成立的大连大学(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1978年10月成立大连工学院旅大分校,后为大连工学院分院,1983年11月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独立办学更名为大连大学)、1948年3月成立的关东文法专门学校(后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0年10月成立的旅大市卫生学校(后为大连市卫生学校)。1987年10月,大连大学、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大连市卫生学校三校合一,组建新的大连大学,大连大学设工学院、师范学院、医学专科学校。2008年12月,大连铁路卫生学校并入大连大学。
多年来,大连大学在先进大学文化的引领下,坚持“城市大学服务城市、地方大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目标,秉承“让每个人都成功、让每个人都快乐”的核心理念,发扬“立德树人、崇学笃行、兼容并蓄、创新超越”的连大精神,倡导“崇尚学术、崇尚科学”的优良校风,团结奋斗,坚持“以贡献求支持、求发展”,实现了跨越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法学、经济、教育、文学、艺术、历史、理学、工学、医学、管理10大学科门类,主要办学指标和综合办学实力进入辽宁省高校前列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单中,大连大学位居166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5900余人(含2所附属医院)。校本部教职工1600余人,正高职146人,博士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84人,专任教师998人。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施“金普学者”系列计划,大力强化“大连市人才储备基地”的功能。目前,学校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特聘教授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2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辽宁省优秀专家3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其中副主任委员3人。
大连大学现有19个一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二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共有7个省重点(培育)学科,8个学科入选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2个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临床医学学科入选ESI全球前1%,软件工程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学校设有29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2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200余人(含研究生1600余人)。
学校占地面积10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6万平方米,藏书157余万册。由综合体育馆、中心体育馆、网球馆、游泳馆等组成的体育场馆面积达2.1万平方米,体育设施达到国际比赛标准。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新工科建设及卓越计划项目2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国家级教材建设奖1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
学校以科研创新推进事业发展,科研实力显著增强。学校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各1个,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和辽宁省创新团队7个,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3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3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近年来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标志性科研项目,获辽宁省首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2021年全口径科研经费达到2.24亿元;学校先后获批7项国家科技奖,覆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获批近百项省部级科技奖,2021年一项科研成果入选首届辽宁省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18年以来,学校再获国家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辽宁省第六、七、八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授权发明专利776项,国际专利授权4项,2021年获批辽宁省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中心,并成为全国首个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开放许可的单位。
学校发挥综合性地方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紧密围绕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等为引领的优势学科群,积极服务大连“两先区”建设,推动了信息、软件、制造、材料、医药、旅游、自贸、现代农业等行业的发展,同时为智慧大连、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民生工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智力支持。学校注重智库建设,积极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百人担任国家、辽宁省及大连市各行业的智库专家,每年均承担一批政府委托项目,提交的资政建议获得中央、省、市等主要领导的批示和相关部门的采纳。在送文化下乡、科技扶贫、科学普及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肯定。
学校注重教育国际化建设,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吸引**智力为我校及大连市服务。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19个国家的140所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多所高校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师资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学生短期交流等国际化人才培养合作,与多个**团队开展了国际科研、智库等合作。每年均邀请一批**知名专家到我校交流,并有部分专家被聘为客座教授。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承建了“教育部环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并分别与塞舌尔大学和科摩罗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学校的办学内涵不断丰富,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助力大连市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面向未来,大连大学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为契机,全面开启建设“国内一流研究应用型地方大学”新征程。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与“五大发展理念”统领学校工作全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地方能力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为保证,以“调结构、建特色、强管理、促服务”为核心,全面实施“文化铸校、依法治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方略,立足大连,服务辽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培养“会做人、能做事,会学习、能创新”,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未来五年,学校将力争实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突破,若干学科进入全国地方高校前列,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显著的国内一流研究应用型地方大学。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①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②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③校内奖学金;④国家助学金(一等4000元/人;二等2500元/人)及其他专项奖助学金;⑤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⑥校内勤工助学岗位;⑦临时性困难补助;⑧学费减免。
2021年大连大学安徽省招生专业:物理学(师范)(5200元/年)、小学教育(师范)(4800元/年)、历史学(4800元/年)、临床医学(5年)(5500元/年)、日语(4500元/年;招英语、日语语种考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20
2021年大连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工程管理、翻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护理学、金融学、中药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专业)、土木工程、车辆工程、小学教育(师范)、
2021年大连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小学教育(师范)、工商管理类、日语(只招英语或日语考生)、日语(只招英语或日语考生)、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车辆工程、护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类、国际经济与贸易、护理学、汉语国际教育、数
2021年大连大学上海市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专业)(语种不限)、工业设计(语种不限)、生物工程(语种不限)等3个专业。2021年大连大学上海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大连大学上
2021年大连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只招填报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志愿的考生;非英语语种考生慎报。)、医学检验技术、酒店管理、护理学、旅游管理、生物技术、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只招填报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志愿的考生;非英语
2021年大连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翻译、小学教育(师范类)、法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酒店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软件工程、制药工程、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1年大连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化学、小学教育(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学、酒店管理、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日语、运动康复、临床医学(五年)、建筑学(五年)、翻译、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中药学、法学、英语等17个专业。20
2021年大连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酒店管理、生物工程、汉语言文学、车辆工程、英语(只招英语语种考生)、日语(只招英语,日语语种考生)、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专业)、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非英语语种考生慎报)、英语(只招英
2021年大连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酒店管理(金州区)、医学检验技术(金州区)、土木工程(金州区)、汉语言文学(金州区)、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金州区)、小学教育(师范类)(金州区)、制药工程(金州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021年大连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汉语国际教育(4800元)、汉语言文学(4800元)、日语(4500元,只招英语日语考生)、工商管理类(5200元,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等4个专业。2021年大连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