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土木工程 | 四年 | 6 | |||
| 临床医学(新华临床学院) | 五年 | 2 | |||
|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 | 四年 | 5 | |||
| 化学 | 四年 | 6 | |||
| 临床医学(中山临床学院) | 五年 | 2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二批 | 四年 | 2 | ||
| 运动康复 | 四年 | 3 | |||
| 物理学(师范类) | 四年 | 4 | |||
| 生物技术 | 四年 | 4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5 |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9 | |||
| 自动化 | 四年 | 3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7 |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4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四年 | 7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4 | |||
| 制药工程 | 四年 | 5 | |||
| 园艺 | 四年 | 3 | |||
| 中药学 | 四年 | 6 | |||
| 医学检验技术 | 四年 | 5 | |||
| 护理学 | 四年 | 8 | |||
| 工程管理 | 四年 | 5 | |||
| 酒店管理 | 四年 | 3 | |||
| 日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历史学 | 四年 | 3 | |||
| 法学 | 本科二批 | 四年 | 4 | ||
| 小学教育(师范类) | 四年 | 4 | |||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3 | |||
| 翻译 | 四年 | 7 | |||
| 旅游管理 | 四年 | 5 | |||
| 酒店管理 | 四年 | 4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扎实、人文背景深厚、日语综合技能较强、能熟 练运用日语从事外事、对日文化交流、教育、经贸、科技、军事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技能训练,要求其在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 到较高水平,同时要求学生学习日本的文学、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 备对日交流交际的实践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 力,为学生毕业后适应各类工作岗位或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日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日语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3.与日语语言文学密切相关的日本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方面的基本知识;
4.对中日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我国外交、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 规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5.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6.熟练运用日语进行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 养和文学艺术修养,具有求实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日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日语、高级日语、听力、会话、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
2.日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日本概况、日语概论、日本文学、日本文化、翻译理论等。
日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 010,日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35%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 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 途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 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 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 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 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 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 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 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 感,追求卓越;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 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 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 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 的初步能力;
6.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7.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9.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
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
11.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 和合作精神。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 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实验、综合性电路系统实验、 创新系列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仪器设备 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能够从事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科研机构的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工作, 具备初步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适应性强、综合素 质高,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具有一定科研发展 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基础及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 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备临床医学检验及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和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病原诊断学、临床血液学检验、细胞形态学及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了解常用医学检验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性能;
3.具有医学英语、数理统计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医学检验前沿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相关专业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核心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医学统计 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分析化学、检验仪器学、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病原生物学检验、临床 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管理学、临床医学概要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省份批次科类专业录取数高分低分平均分省控线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理工类软件工程.83333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理工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4333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理工类电子信息工程.5333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理工类自动化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理工类金融学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理工类国际经济与贸易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理工类医学检验技术.86333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理工类物理学(师范类)内蒙古自治区本科
省份批次科类专业录取数高分低分平均分省控线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一批理工类临床医学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一批理工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6452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一批理工类化学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一批理工类工商管理类.5452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一批理工类土木工程.83452
来源省份批次科类专业名称国标代码录取数高分低分平均分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理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理工电子信息工程.83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理工工程管理.75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理工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67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理工国际经济与贸易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理工护理学.86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理工化学工程与工艺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理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二批理工
来源省份批次科类专业名称国标代码录取数高分低分平均分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一批理工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一批理工化学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一批理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一批理工临床医学.2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一批理工土木工程.25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一批文史历史学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一批文史日语.8

2022年大连大学江西省招生专业:历史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医学、电子信息工程、口腔医学、日语(只招英语、日语语种考生)、生物工程、法学、工程管理、制药工程、临床医学(新华临床学院)、化学、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等13个专业

2022年大连大学安徽省招生专业:化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物理学(师范)、化学工程与工艺、小学教育(师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车辆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护理学、历史学、英语(只招英语

2022年大连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专业)、车辆工程、护理学、制药工程、旅游管理、小学教育(师范)、中药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翻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022年大连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生物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护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商管理类、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小学教育、小学教育、旅游管理、车辆工程

2022年大连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医学检验技术、旅游管理(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招填报中外合作办)、生物技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只招填报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志愿的考生。非英语语种

2022年大连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英语、化学、制药工程、中药学、翻译、电子信息工程、运动康复、小学教育(师范类)、酒店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临床医学(中山临床学院)、法学、历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语、园艺、临床医学(新华临床学院)、建筑

2022年大连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非英语语种考生慎报)(中外合作办学)、车辆工程、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日语(只招英语,日语语种考生)、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专业)、中药学、法学、酒店管理、翻译

2022年大连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酒店管理(大连大学)、医学检验技术(大连大学)、小学教育(师范类)(大连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大连大学)、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只招填报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志愿的考生;非英语语种考生慎报)(大连大学

2022年大连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日语等4个专业。2022年大连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大连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22)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

2022年大连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软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护理学、临床医学(新华临床学院)、历史学、旅游管理、生物技术、小学教育(师范类)、园艺、医学检验技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