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大连工业大学 | 广西民族大学 |
---|---|---|
软科(综合) | 254 | - |
校友会(综合) | 185 | 237 |
武书连 | 367 | 348 |
软科(民族) | - | 4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46 | 64838 | 336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25 | 72256 | 33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3 | 17868 | 456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4 | 50152 | 33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3 | 9232 | 456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36 | 73415 | 348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427 | 78949 | 348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87 | 44466 | 487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56 | 61659 | 348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 | 487 | 44466 | 487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一批 | 487 | 44466 | 487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405 | 93536 | 348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36 | 9035 | 53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08 | 15424 | 413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一批 | 540 | 8305 | 530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 | 530 | 10245 | 530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455 | 32666 | 413 |
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院校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半个多世纪来,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以培养食品、轻工、纺织、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
学校设有15个学院(部),50个普通本科专业、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学校获批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辽宁省特色专业、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辽宁省转型示范专业、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共45个。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3000余人,研究生2000余人,每年招收外国留学生500余人。
国家助学贷款
学校为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提供便利。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国家开发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新生和在校生设立的助学贷款,由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学生入学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申请,获批后用于支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
其他资助方式
学校通过勤工助学、学费减免、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入学绿色通道和临时性补助等多种形式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遵循“以国家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质量建设为核心、以体系化建设为统领、以专业化建设为基础、以全程化和全员化建设为保障、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的就业创业工作思路,明确了“稳定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推动创新创业、促进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作目标,力推“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新常态,大力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服务工作,举全校之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精准就业创业。
1、就业指导
学校以实现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全覆盖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指导为主体,以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为平台,将系统化的教育模式、全程化的就业服务、多元化的职场体验、专家化的教育指导贯穿于职业发展教育始终,为学生就业创业助力护航。
2、创业服务
学校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布局,积极营造宽松的大学生创业环境。依托校企、校地协同育人的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创业项目选育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苗圃等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学校成立大连市首家高校大学生创意创业孵化中心,为具有优秀创意创业项目的学生提供免费的研发孵化场地和资金。建立创业导师咨询与指导制度,每星期均有创业导师为有意愿的创业学生提供指导与服务。
3、就业渠道
学校用心、努力地为每一名学生成功就业保驾护航。每年至少举办各类校级招聘活动200场以上,参加校园招聘的单位达千余家,提供需求岗位近万个;就业信息网和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千余条;同时还积极组织就业论坛、创业讲堂、单位招聘月、职场精英挑战赛、简历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大学生寒暑假就业见习行动等系列活动。近年来,学校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就业质量逐年提升。
4、工作成果
近年来,学校被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和辽宁省教育厅评为创业教育示范高校、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优秀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贡献奖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高校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优秀组织奖等。学校成功举办省级、市级“大学生未来职场精英挑战赛”并获全部大奖;5名学生入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为全省获奖人数最多的高校。
5、毕业生去向
在就业单位的地域选择上,辽宁省内主要集中在大连、沈阳等中心城市,省外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山东、河北、浙江、江苏、广东等中东部经济发达省市。
在就业单位的性质和规模选择上,到政府机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部门、军队、金融机构及其它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占总数的4%,到国有大型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总数的15%,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占总数的40%,参加西部计划、选调生、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辽西北、参军入伍等项目就业的毕业生占总数的2%。
【毕业生考录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部分高校(院所)名录】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学院、美国加利福尼亚浸会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日本冈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
【毕业生部分就业单位名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北车集团、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埃森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百威英博啤酒集团、华润雪花啤酒(中国)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索恩照明(天津)有限公司、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蓝月亮(中国)有限公司、江苏恒力集团、深圳新百丽鞋业有限公司、东软集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大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桑扶兰时装有限公司、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广西民族大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培养广西少数民族党政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而建立的一所综合性民族高等学府;广西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
广西民族大学地处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市,有相思湖、思源湖和武鸣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600亩。校园环境幽美静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人文氛围深厚浓郁,具有鲜明的壮乡民族特色和东南亚异域风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曾入选《环球人文地理》中国九所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之一。
学校建立完善的奖助学金制度。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在校期间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临时困难补助以及社会类奖助学金。设立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