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广东财经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哪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莞工和广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8 22:44:50 解决时间:2022-12-16 11:38

满意答案

广东财经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哪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广东财经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各排行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东莞理工学院与广东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分数对比(广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东莞理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广东财经大学
(最高/最低分)
国际经济与贸易2020理科 542/536(本科批)-/539(本科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2020理科 528/518(本科批)-/539(本科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2020文科 532/515(本科批)-/536(本科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2020文科 531/489(本科批)-/536(本科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2018理科 512/506(本科批)539/516(本科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2018文科 544/527(本科批)568/551(本科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2017理科 496/479(本科二批)521/496(本科二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2017文科 510/497(本科二批)531/519(本科二批)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东莞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重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商务、熟练掌握外语、了解国际惯例、通晓国际商法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可到各类工商企业、跨国公司和政府部门从事进出口业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投资和外贸管理等工作。

就业方向: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国际经济合作与投资、报关与船务、国际物流、国际结算、国际商务管理与研究等

东莞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经济与贸易类(非定向)(020307.经济与金融+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办学地点:莞城校区)(第三学期开学前专业分流)(全省除东莞市)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8
经济与贸易类(非定向)(020307.经济与金融+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办学地点:莞城校区)(第三学期开学前专业分流)(东莞市)534
经济与贸易类(非定向)(020307.经济与金融+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办学地点:莞城校区)(第三学期开学前专业分流)(全省除东莞市)历史类526
经济与贸易类(非定向)(020307.经济与金融+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办学地点:莞城校区)(第三学期开学前专业分流)(东莞市)504
山西经济与贸易类(包含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金融)(办学地点莞城校区)文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530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广东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经济学
门类:经济学类
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系统的国际经贸专业知识、跨境电商知识及商法融合类知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具有较强的国际贸易实务(传统和新型业态)操作能力,能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涉外中介机构等部门从事相关国际经贸的实务操作、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
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函电写作与翻译、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以上课程为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子商务、基础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BEC商务英语高级、国际商务谈判、数字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世界经济、贸易数据库与分析工具、国际商法、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国际贸易法案例专题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湾区经济与社会实践调查、企业见习、品牌竞赛活动如模拟广交会和广交会等)、校外实习(实习基地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广东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国际经济与贸易(非定向)(办学地点:第一、二学年佛山校区,第三、四学年广州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3
历史类549
四川国际经济与贸易(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6
重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0
海南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44
广西国际经济与贸易(5050元/年,第一、二学年在佛山校区,第三、四学年在广州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6
河南国际经济与贸易(第一、二学年佛山校区,第三、四学年广州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2
山东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76
安徽国际经济与贸易(5050元/年;第一、二学年在佛山校区修读,第三、四学年在广州校区修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9
吉林国际经济与贸易(办学地点:第一、二学年在佛山校区修读,第三、四学年在广州校区修读)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81
内蒙古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29
河北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78
东莞理工学院
246
软科(综合)
149
校友会(综合)
360
武书连
1385
US排名
学校简介

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学校于1990年筹办,1992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6月与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5年9月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2018年5月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1月,学校大学科技园入选“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2019年7月成为全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2020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2021年5月,我校正式获批为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占地1800多亩(含370亩国际合作创新区);莞城校区坐落在莞城区学院路251号,占地330多亩。现有教职工1732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80人、副高职称人员387人,博士797人。有普通全日制学生近2万人,继续教育学生近2.2万人,迄今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约11.5万人,80%左右的毕业生留莞就业创业。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5020平方米,累计藏书201万册,有35个数据库、172万册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建成万兆带宽主干、两条40G主干,基本实现千兆带宽到桌面的IPV6校园网,3.8万个信息点,建成覆盖全校的无线校园网,AP数量6600多个,出口带宽37.5G;智慧校园建设有129个信息化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丰富、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

建有17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18个学院、58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工作、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10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工程管理、工业工程、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5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凸显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主动适应和支撑引领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确立“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开设国内首个“杨振宁创新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东莞理工学院—文华数字化课程中心荣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案例”。2020年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承办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事,获得季军。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创新创业活动,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教育厅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

面向全国25个省(区、市)招生,在14个省(区、市)(含已改革省份)第一批本科招生。2005年以来,学校(含联合培养基地)共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767名,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9名,学校学位点招收硕士研究生493名。历年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4%以上。

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工作,打造学科专业集群坚实基础。根据国家、区域科技和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服务三大学科专业集群。2018年5月,学校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先后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与环境、机械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审核结果》及《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审核结果》,学校获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工程,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国际商务、社会工作、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6个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土木工程等个学科纳入省教育厅“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学校工程及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软件工程、环境工程、通信工程获得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证书。

高层次人才资源加速集聚,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2015年以来,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博士后等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等顶尖、杰出人才59人,学科领军9人,学科方向领军44人,学科骨干4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次,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2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人次,入选“珠江学者”岗位计划4人次、入选“珠江人才计划”5人次,入选东莞市领军人才4人,入选东莞市各类特色人才40多人。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构建服务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近3年,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81项,科研总经费14亿多元,在工业废水电催化氧化深度处理装备及应用、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光固化成型方法、半导体照明产品质量检测等领域突破系列关键技术。学校先后以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广东省专利金奖等系列国家级、省部级及市厅级科技奖励。有力支撑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4个联合实验室,由东莞理工学院主导投入,与中国散裂中子源、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建设的多物理谱仪(东莞理工谱仪)成功出束,是东莞理工学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里程碑。2020年度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建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省级科研平台28个,东莞市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科研平台38个。组建高水平学科科研重点团队11支、一般团队20支、青年团队15支。

拓展境外合作与交流,形成多元国际化办学格局。截止目前,学校与英、美、加、澳、法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58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2015年成立广东省首个粤台联合培养项目——粤台产业科技学院。2016年成立国际学院,成为东莞市首家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本土高校,累计招收来自40个国家的402名留学生。2017年获批成立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2018年成立国际联合研究生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世界前100的名校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共建成员与古巴、巴西等5个国家共8所拉美大学(研究机构)达成合作。获欧盟委员会立项批准3个“伊拉斯谟+”计划交流项目。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建有多个海外创新中心,未来将加快推进欧洲创新中心设立工作。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两步走”中长期目标:到2025年,建成一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师队伍发展生态体系、科技成果全链转化体系、智慧教育服务管理体系等“四个一流体系”。在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数、科技成果奖数、研究生规模、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数、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数、授权发明专利数等六项关键发展指标实现“倍增”,力争在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等方面实现突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校100强、理工类高校40强,基本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到2035年,学校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成为东莞城市品质提升、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文化、社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成为全国高校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成为海内外优秀人才和各方学子的向往之地,全面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

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员工,以更高效率的改革创新、更高层次的开放合作、更高境界的担当作为,落实“学而知不足”校训要求,丰富“知行合一、立德树人”办学思想,倡导“爱国奋斗、追求卓越”莞工精神,秉持“守正出新、登高致远”战略理念,践行“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价值追求,加快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国内一流、代表东莞形象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数据更新至2021年8月)


收费项目

学校的学费和住宿费按省市有关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学费标准如下:

普通类:理科专业每生每年5190元(人民币,下同),文科专业每生每年4590元,外语专业每生每年5190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每生每年8000元,体育专业每生每年5190元,艺术专业每生每年8000元。

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代码: 71819)学费标准为每人每学年32000元,学生本科阶段前往法国国立工艺学院交流学习,不需额外缴纳学费。

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代码:61819)在本部学习期间执行普通类学费标准。学生赴台学习一年,学费、住宿费、学杂费等由台湾合作学校根据其相关标准收取( 2018年台湾合作高校的学费收费标准约为每人每学年22000- -30000元, 生活费、住宿费、学杂费末计入)。

住宿费:学生住宿由学校统一分配,原则上学习期内不做变动。根据不同住宿条件,松山湖校区每生每学年1000- -1500元,莞城校区每生每学年900- 1500元。

学生前往法国国立工艺学院、台湾合作学校学习期间的住宿费根据其规定缴交。如上级规定收费有调整,则按新批准的标准收取。



平均伙食标准
一餐大概3-5元不等。
毕业生就业

凸显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主动适应和支撑弓|领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贯穿大学育人的全过程中,迄今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超12万人。毕业生能力素质结构与社会需求相契合:学生的专业能力、实干与执行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相对突出,获得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学校实施“2+N”校院两级校园招聘会模式,举办校级大型招聘会2场,各二级学院分别举办多场专业招聘会。其中为2018届毕业生提供了人均13个就业岗位需求。


广东财经大学
244
校友会(综合)
313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广东财经大学坐落于千年商都、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源地——广州,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广东乃至华南地区财经政法人才培养高地、现代服务业与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研究重地,教育部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2020)(A)项目试点院校(2021年),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校,广东省“绿色学校”。

学校始建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起始办学层次为本科教育;1985年更名为广东商学院,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人才梦”托起“广财梦”,践行“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秉持“习礼乐文,精于术业”的办学理念,彰显“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近40年的发展以及全体师生的不懈奋斗,学校已经建设成为一所学科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效益显著、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较高的财经类院校,并在2020年学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发展新目标。

学校现有广州和佛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75亩,广州校区位于广州市东南珠江河畔,毗邻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佛山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佛山市云东海旅游经济区。学校绿树繁花,香飘四季,环境幽雅,洁净清新,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共有31个教学科研单位、63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1000多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955万元;图书馆藏书492万册,馆舍面积5.4万平方米,能满足师生多元化的阅读需求。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新文科、新商科、交叉学科。应用经济学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工商管理和法学2个一级学科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是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数字经济学2021年获批新增为“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水平较高、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00余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约55%,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约45%,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比约26%。现有珠江学者设岗学科6个,“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珠江学者、“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杰青等省部级以上人才近70人次。聘任“南岭学者”14人,博士生导师19人,全职聘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外籍高层次人才等担任学科顾问。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团队20支,有省级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33人。

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并不断完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相结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相融合”的开放、协同、实用、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了全国首批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拥有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与广州市税务局共建的实践教学基地。拥有税收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审计学、法学、电子商务、投资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酒店管理等1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政学、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法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基于全球CGE模型的大国贸易政策博弈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宪法学”“零售学”等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企业仿真综合运作”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物流”2门课程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近两年来,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141项,在“挑战杯”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49项,大学生竞赛获奖数量位列全国人文社科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14名,2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专业学位硕士论文,8篇专业学位教学案例获评全国优秀案例。学校团委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建校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15万余名高素质人才,毕业生遍布广东省内金融、税务、政法系统,毕业生综合满意度在96%以上,涌现出中国十大经济创新人物、中国杰出青年卫士、全国反走私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税收征管能手、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建行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及一批知名企业创始人、高层管理人员等杰出校友。

学校坚持“求真、致用”的科研理念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社会服务理念,贡献广财智慧,发出广财声音。拥有省级研究平台21个,研究领域涉及应用经济、法律、财政、科技金融、大数据、电子商务、湾区创新力提升、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近两年来,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6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500余篇。《绿色发展背景下产品环境足迹标准化及其应用》项目获教育部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化实验室”成为首批5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之一。学校聚焦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参与起草地方法规3部,为改革开放、大湾区建设发展等提供“广财方案”,54份研究咨询报告获中央部委、省市领导肯定,18份研究咨询报告获中央部委、省市政府部门采纳。有68位专家被聘为省级以上党政部门决策咨询专家,3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评价研究中心来源智库。《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特色栏目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学校坚持实施对外合作办学与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多渠道、多层次、宽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化的程度、水平和效益。与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亚洲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70多家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实施近60个各类国际化教育项目。现已成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全国财经院校“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化产学研合作联盟、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粤港澳高校研究生教育联盟和粤港澳大湾区法学教育与人才培养联盟的成员单位,以及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挂牌单位、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筹建合作院校、教育部“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合作院校、2021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立项单位、教育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和“最佳合作单位”。创建了“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化师资海外研修基地”,立项建设了9个国际暨港澳台科研合作创新平台类项目,持续主办“湾区经济发展国际论坛”和“中国-拉丁美洲国家税务国际论坛”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水平研讨会。

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在未来的办学实践中,广东财经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扭住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工作总目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事关学校高质量高水平内涵发展深层次问题上聚焦发力,办好人民满意大学,努力为广东实现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2月28日)


根据2020年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6,广东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9,广东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1:38

相关问答

  • 我要读技校

    广东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广东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法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法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

  • 中专学校

    广东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广东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法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法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金融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专业介绍和国际

  • 中专学校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科技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科技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科技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科技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金融科技专业介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科技和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二个专业,

  • 我要读技校

    广东财经大学保险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广东财经大学保险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工程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工程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广东财经大学投资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广东财经大学投资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投资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投资学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投资学专业介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投资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广东财经大学税收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班)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广东财经大学税收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班)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班)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班)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税收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班)专业介

  • 中专学校

    广东财经大学税收学(智能税收)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广东财经大学税收学(智能税收)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税收学(智能税收)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税收学(智能税收)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税收学(智能税收)专业介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