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服装与服饰设计(时装设计方向) | 2021 | 历史类 | -/401(专科批) | /() |
服装与服饰设计(设计方向) | 2021 | 历史类 | -/397(专科批) | /() |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方向) | 2018 | 理科 | -/331(专科批) | /() |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方向) | 2018 | 文科 | -/362(专科批) |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2017 | 理科 | -/220(专科批) |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2017 | 文科 | -/282(专科批) | /() |
开设服装设计、服装版型设计等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艺工贸相结合”等系统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了解国际、国内服装与服饰行业标准及运作规范,适应服饰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具备信息处理、综合研究、时尚把握和制作能力,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结构设计与制版、服装生产、营销管理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服装行业或企业、时尚设计工作室、时尚传媒等相关设计部门,在时装与服饰设计、服装工艺与制版岗位群,从事时装设计与开发、服装(时尚)买手、服装版型设计、服饰品设计与制作、服装生产、营销管理、服装企业管理等工作。
核心课程: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创意立体裁剪、服装工艺、服装材料再造艺术、服装配饰设计、服装CAD、服装版型设计、女式成衣设计、女式正装设计等。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专门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公立全日制高等艺术职业院校,是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单位。1958年,学校前身“福建艺术高等专科学校”在人杰地灵的三坊七巷诞生,1960年调整为“福建艺术学院”,2005年5月组建“福建艺术职业学院”。2008年通过教育部首轮人才培养评估,2016年通过第二轮评估。
学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寄语学校“八闽艺苑春常在,丰碑应树育花人”的殷殷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学六十余年来,为省内外文化艺术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如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奋武,原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陈玉峰,原全国政协委员、音乐教育家李未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何弦,著名钢琴教育家杨鸣、周铿,著名舞蹈编导范东凯、曾焕兴,著名影视编导夏蒙、著名歌唱家阮余群,戏曲表演“梅花奖”得主曾静萍、李敏、陈洪翔、周虹、陈琼等。
学校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艺术表演、艺术创作”树品牌,以“非遗传承、产教融合”显特色,以优异的展演竞赛成绩展优势,以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立形象,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艺术院校,服务新时代新福建文旅强省建设,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贡献力量。2013年国家“非遗”保护中心授予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基地”;2015年学校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首批试点高校之一。2019年学校入选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智库成员单位。2021年成为福建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21年4月被授予“第十四届福建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称号,11月被文旅部评选为2021年文化和旅游领域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学校多次代表福建省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福迎八方》、新中国成立70周年“高素质高颜值新福建”彩车游行表演等国家重大演出,受到文旅部、福建省委表扬。
学校设有音乐系、美术系、舞蹈系、社会文化系、服装设计系、公共教学部、思政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国艺系(筹)、艺术教育系(筹)等二级教学单位。开设音乐表演、作曲技术、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表演艺术(古琴艺术方向)、戏剧影视表演、戏曲表演、时尚表演与传播、艺术教育、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艺术培训与管理方向)、茶艺与茶文化、播音与主持、影视编导、文物修复与保护、服装与服饰设计(时装设计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时装版型设计方向)、艺术设计、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书画艺术(绘画与策展方向)、书画艺术(书法与汉字艺术设计方向)、室内艺术设计、包装艺术设计、陶瓷设计与工艺、工艺美术品设计(漆艺方向)、环境艺术设计等25个高职专业(方向),以及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2个中职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800余人,连续五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近年来,在校生参加重大赛事屡获佳绩,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桃李杯、华东六省专业舞蹈比赛等各类重大赛事中荣获奖项超过170项,其中国家级32项、省级143项。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成立于2011年2月,是一所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下设信息工程学院、财经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医药健康学院、外国语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开设57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万人。2014年跻身万人学府,2018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建校10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为社会输送近3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区位优越 资源丰富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东莞,毗邻香港、位居广州和深圳两个创新高地之间,是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基地。具有独特的区域地缘优势和高新产业发展基础,拥有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聚区、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等十大产业集聚区。紧邻世界500强企业三星、泰科及广东现代国际会展中心等国家级产业园区。位置优越,名企环绕,人才需求旺盛,具有天然的就业、创业优势。学院周边交通发达,生活便捷,坐拥穗莞深1小时经济生活圈,畅享珠三角城市群优势资源。
条件充足,设施先进学校占地面积61.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59万平方米。建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创意设计、财经商贸、土木建筑、公共基础、大健康产业和科创产业园等8大类专业集群实训基地。建成170多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达92055.43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7233.52万元,可开展实训项目数达640 个,可满足各专业所开设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图书馆大楼高12层,面积4.2万平方米,为全省同类高校之最。现有藏书约130多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10多万册,电子图书23.5万册;学生文化中心、音乐厅、体育馆、健身房等场所齐备。
教授治学 名师执教学校实行教授治学,名师执教。现有专任教师456人,校外兼职教师229人,其中南粤优秀教师3名,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12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专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占30.3%;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占60.1%;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1.7%。有20多位国家、省市级的专业学会、协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专业建设 特色突出学校先后建成省级重点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品牌专业——会计;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省级“1+X 证书制度试点”共涉及19项证书、覆盖23个专业;省级专项资金扶持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酒店管理;省内首个电子竞技专业——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建成国家级、省级公共实训基地(中心)5个。近300多名学生在国家、省级等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
校企共建 协同育人学校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简称“双精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与华为云计算、腾讯云、东莞三星视界有限公司、南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854家知名企业合作,组建校企合作联盟。校内建有“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腾讯云互联网+产业学院”“电子竞技产业学院”“东莞市网红直播产业研究中心”“华南电商产业学院”“新餐饮产业学院”“应急产业学院”“智慧财经产业学院”等8大产业学院,覆盖高职中职所有专业。与行业、企业共同建成协同育人基地、培训机构,为东莞企业签订联合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教育合作协议,为学生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科技引领 服务社会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提升学科水平与增强服务能力相结合,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对口支援、扶贫和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截止2021年底,各学院教学团队承接广东高校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120余项,承接会计职称考试、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政府服务项目30余项;获实用性新型专35项, 外观专利26项,计算机软著28项,开展多期“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
就业创业 双轮驱动学校投入50万元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建有“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及“二级学院工作室”,并与企业合作共建了6个大学生专项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面积共5998平方米,先后入驻216个学生创业团队,1096名学生以此为平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学校下设的创业学院拥有一支28人具有人社部创业培训师资证书的师资队伍。已开办SYB创业培训班182期,4968学生获得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创业培训合格证书,通过率为95.26%。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迄今累计斩获国家级铜奖、省级金奖、省级铜奖、省级季军等数十项大奖。其中“挑客早餐一优质豆浆提供服务商”项目于2018年荣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铜奖、广东省高职院校唯一金奖。
专本连读 连接海外学校与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合作,构建“高职教育、本科教育(专升本)”升学体系,开放“专本同读”和“专插本”等多种升学渠道。
学校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泰国等6国10余所高校建立国际交流合作关系,并开展了9个联合培养、学分互认项目,其中3个面向社会招生。为校内外有志青年搭建深造平台。
奖学助学 保障学业学校设立奖学金,建档立卡困难资助等政策性资助。学校特等奖学金2000元,无人数比例要求;一等奖学金800元,按照学生总数5‰设定;二等奖学金500元,按照学生总数1%设定;三等奖学金300元,按照学生总数2%设定。
此外还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资助项目。
(内容更新时间:2022.2.28)
三修业年限全日制学制三年答案来源于2020年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专业名称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代码650108答案来源于2020年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六主干课程主干课程包括服装效果图服装纸样技术成衣设计服饰品设计服装工艺制作服装电脑图案设计时装数码设计服装立体裁剪服装跟单实务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答案来源于2020年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四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珠三角东莞市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需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知识和熟悉服装与服饰生产与加工技术技能面向服装产品研发服装定制服装营销等领域能从事服装设计服饰设计生产跟单服装营销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答案来源于2020年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二入学要求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答案来源于2020年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2020年服装与服饰设计学费:168001.2020年服装与服饰设计(计划类型:全省计划)(住宿费:1200~1600元/学年)(外语语种:不限)(办学地点在东莞市)学费:16800;2020年服装与服饰设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学费:168001.2020年服装与服饰设计(计划类型:全省计划)(住宿费:1200~1600元/学年)(外语语种:不限)(办学地点在东莞市)学费:16800;2020年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费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物理类建筑设计(非定向)广东专科批-物理类软件技术(非定向)广东专科批-物理类中西面点工艺(非定向)广东专科批-物理类跨境电子商务(非定向)广东专科批-物理类护理(非定向
专业介绍艺术设计类服装与服饰设计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专业名称与代码】【专业名称】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代码】650108【入学要求】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修业年限】全日制
五就业方向和前景本专业培养适应服装与服饰品设计领域第一线需求的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服装服装绘画手绘与电脑服装与服饰设计服饰品营销与陈列服装跟单具有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环保意识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技能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面向服装设计公司服装生产公司服装定制工作室服装营销部门从事产品设计研发服装量身定制服饰品生产跟单与营销等服装艺术设计类工作答案来源于2020年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