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河南工学院 |
|---|---|---|
| 软科(综合) | 441 | 523 |
| 校友会(综合) | 427 | 502 |
| 武书连 | 658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6 | 74164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5 | 75592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4 | 76767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5 | 100031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1 | 105088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7 | 110073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3 | 115631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7 | 123647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本科批 | 493 | 144047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4 | 21416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0 | 23648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9 | 24059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5 | 26597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0 | 35608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教师专项 | 本科提前批 | 535 | 26427 | -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教师专项 | 本科提前批 | 531 | 28691 | -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教师专项 | 本科提前批 | 522 | 34308 | -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教师专项 | 本科提前批 | 521 | 35322 | -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教师专项 | 本科提前批 | 520 | 35803 | -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本科批 | 508 | 43906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17 | 118136 | 40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61 | 21385 | 46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72 | 185975 | 40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19 | 49184 | 466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为己任,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学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设有海珠、花都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35亩。设有教育学院等19个教学院系和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等15个研究机构,开设39个本科专业,分布在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和经济学等9个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学生12000多人。
提前本科录取批次:公费定向师范生(教师专项)。
本科录取批次:师范、非师范;文理美音体各专业。
就业创业
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保持“就业工作质量高、继续深造范围广、毕业生幸福感强”的良好态势。这说明我校人才培养工作比较好地契合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就业市场对我校培养的人才认可度一直维持在高位。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不断攀升
近年来学校以新师范建设为着力点,加大了对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力度和效能,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优势更明显,2018年,我校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94.2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学校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连续三年开展“精准就业”教师考编集训营,参与学生人数达2300余人。近几年来学校毕业生质量都呈现良好的变化态势,2018届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职业为小学教师(34.8%)、初中教师(20.2%),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珠三角地区。
二、毕业生继续深造院校的范围普遍较广
学校一直重视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通过指导大学生对学业和职业生涯的规划,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观念的更新,使其更加清晰、明确大学生活和职业目标。
我校2018年有应届本科毕业生2138人(师范生1510人,非师范生628人),2018届毕业生的升学比例为7.1%。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国内升学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延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
三、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成效凸显
自2016年起,我校连续两年选派学生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大学生创业创新精英海外研究课程”学习。2017年和2018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赢在广州”“众创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各类赛事和项目展演,斩获佳绩,被评为“优秀组织奖”,获得意向融资近百万,先后获得荣誉近40余项。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被认定为“2017年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树众创空间”获批为2017年广东省众创空间试点单位。
近几年来,学校以“植双创基因,领发展航向”为工作导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与国际接轨,创新理念全新升级。学校自2014年起坚持给予入驻创业孵化窝的每支大学生创业团队2000元的资金支持,2018年开始对大学生印务室和Ikafe(爱咖啡)智能自助咖啡创业实践项目全面运营和指导,通过创业帮扶,商业模式创新,在加大投入和完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四、就业创业工作精准发力,毕业生幸福感增强
学校努力寻求实现提高就业质量和提升就业满意度“两大目标”任务,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同时,做到满意就业。
学校2016届、2017届和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月收入水平分别为4883元、5290元、5426元,呈逐届上升的趋势,远超全省平均薪资位居前列。本科毕业生市场竞争力较强,薪资水平不断上升,就业满意度连续多年上升,毕业生幸福感稳步增强。
学校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行业为中小学教育机构(59.0%),如下表所示:
行业名称 |
2016届(%) |
2017届(%) |
2018届(%) |
中小学教育机构 |
54.8 |
58.8 |
59.0 |
教育辅助服务业 |
4.3 |
2.8 |
4.3 |
幼儿园与学前教育机构 |
3.8 |
4.8 |
4.2 |
其他学院和培训机构 |
3.3 |
2.8 |
3.0 |
注:以上数据全部来源于麦可思-广东第二师范学院2018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现有广州海珠校区和广州花都校区。
广州海珠校区地处广州市广州大道客村立交桥旁;广州花都校区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天马河东面。
海珠校区地处广州市广州大道客村立交桥旁,珠江南岸,紧临广州新地标--广州新电视塔.
地铁三号线与地铁二号线换乘站客村站
公交车37 、204、83、206、882、178、197、184、131、53、139、14、大学城3号线等多路公交线

广州花都校区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天马河东面,圆玄道观向东200米。
乘车办法:到达花都区后,乘9路公共汽车(广州火车站北站至新华工业园),途经花都客运站、汽车总站,在行政学院站下车。
花都校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右键另存下载)

花都校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右键另存下载)
广州花都校区乘车办法(下表)
参考乘车路线: |
参考票价 |
中山八路 237 |
11 |
市客运站 广州客运站—花都客运站快线 |
11 |
东圃客运站 615 |
14 |
机场路电车总站 恒通快车 |
10 |
机场路电车总站 523A |
10 |
天河客运站 广州-花都专线 |
14 |
芳村客运站 614 |
14 |
番禺北城车站 市桥直达专线-广州北站汽车客运站 |
20 |
|
|
坐以上路线到花都客运站(或者花都长途汽车客运站,)之后,转花都公汽 9 路(2元),到迎宾大道西下车即可! 523A 线在 新世纪广场 下车,也转乘花都公汽9路,到迎宾大道西下车。 如果坐火车到学校,请在广州火车北站(花都火车站)下车,然后转9路。 |
|
河南工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豫北名城新乡市,始建于1975年。学校是全国就业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平安校园。
学校坚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目前,学校设有15个学院(部),36个本科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省级以上特色(示范、名牌)专业28个,形成了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电缆工程等特色学科,初步构建了以工学为主,工、管、经、文、艺五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办学特色
1.“就业好、好就业”:“就业好、好就业”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自1999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就业率连续17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建校44年来,学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8万多名各类优秀人才,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已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和企业技术、管理骨干,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学校被社会各界誉为“培养机电人才的摇篮”。第三方评价机构调查数据显示,我校毕业生在研发、管理等关键岗位上工作的比例达91.4%;本科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比例达26%以上;平均月薪比全国同类院校高27.4%。
2.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是学校的根,校企合作是学校的魂!学校牢固确立“把满足行业企业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办学理念,融入地方、立足行业、根植企业,不断创新校企校地合作体制机制,在全国同类高校中较早成立了校企联合办学董事会,由200多家知名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一汽大众、许继集团、远东电缆、中航工业等董事单位在学校设有十余个订单班,学生搭上了名企就业直通车。学校依托联合办学董事会,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力度,构建了“全过程、多平台、多形式”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的职业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稳步提升。除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学校奖学金外,惠普公司、卫华集团、远东电缆等二十多家董事单位在校设有专项奖学金及助学金,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协同创新品牌:学校与新乡市政府共建了全省首家机电装备类协同中心——新乡市机电装备科技创新创业协同中心,中心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引导,集聚创新要素,开展协同创新,成立3年来,中心为企业解决15余项关键技术问题,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在服务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17年2月份,作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调研考察的第一站,时任省委书记谢伏瞻、省长陈润儿等省四大班子亲临中心考察,对学校在协同创新方面取得成绩给予肯定。
4.创新创业教育: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为依托,以“华为ICT创新实验班” 、“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创新创业实验班”等为依托,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比全国同类院校高3个百分点,且以技术性创业为主,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显著,2016年学校荣获“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迄今河南省入选的唯一高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