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专业-中国政法大学
培养目标::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总体人才,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学理论和公共政策领域的知识基础;具有较坚实的国际关系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外事工作的知识、技能和法律规定,了解国内外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及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信息,并能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较强的战略和政策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应能较熟练地应用有关知识和法律规定办理各类外事管理、信息搜集和涉外事务,并具有良好地从事国际战略和政策研究工作的基本素质。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外事工作、政策咨询与战略分析、对外宣传与媒体传播、国家公务员职能部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主要课程::国际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组织、外交学、专业外语、当代全球问题、战后国际关系、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与流派等必修课程,以及分裂国家统一方式案例分析、当代国际关系经典案例分析、当代中国外交决策案例分析、当代中日外交关系案例分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对策分析、外国政府与政治、中国对外关系与边疆问题、台湾政治、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英语双语)、国际关系学原著选读(英语双语)、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专题研究等选修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宏观分析判断能力,能够从事国际政治问题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够胜任国家各级政策研究部门、宣传部门的政策研究和宣传工作;能够从事国家驻外和涉外机关处理和政务工作;能够在一切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形势分析、对策研究等工作。
2014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国际关系学院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系统掌握国际政治基础理论与知识、国际关系历史与现状,以及世界主要国家政治体制与对外政策,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较高的英语水平,胜任国家机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国际问题研究或教学、外事外宣业务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设有理论研究、外交实践两个培养方向,从大二开始分方向培养。
主要课程::政治学、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战后国际关系史、国际政治学概论、国家安全概论、国际政治经济学、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西方比较政治、外交学、国际组织、西方政治与文化探源、中国外交政策、宗教与国际关系、国际问题研究与编写、国际战略与动态、外事管理、外交谈判等。
本专业是我校北京市重点学科--国际关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本专业注重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观察国际关系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视野,以及分析研究动态国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国际政治专业】-中国政法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外交外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国际关系理论基础,熟知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信息,系统地掌握外交外事工作的知识、技能和法律规定,使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战略视野和外交政策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在外交外事、国家安全、政策咨询与战略分析、对外宣传与媒体传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主要课程::国际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思想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战后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外交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欧盟政治与政策(英语双语)、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与流派、国际政治经济学(英语双语)、国际政治专业英语等必修课程,以及当代国际关系经典案例分析、当代中国外交决策案例分析、分裂国家统一方式案例分析、当代美日关系案例分析(英语双语)、欧盟政党政治案例分析、口述当代中国外交、中国对外关系与边疆问题、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英语双语)、国际关系学原著选读(英语双语)、博弈理论和外交决策模型(英语双语)、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国际安全学、国际经济法、国际谈判实务(英语双语)、地缘政治学、国际法等选修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能够从事国际政治问题研究和教学工作,胜任国家外交外事部门的政策研究和宣传工作;从事国家驻外和涉外机关工作;在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形势分析、对策研究等工作。
国际政治-中央财经大学
1专业简介
本专业设立于2005年,是中央财经大学跨学科性特色专业。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大国崛起及其“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实践,本专业依托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等教研机构的博士组成的师资队伍,着力打造以国际政治经济学为主要教研内容的一流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和理念:2
本专业秉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适应21世纪全球政治经济新变化与新趋势、新时代中国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使命的战略需要,具有学术创新精神、全球宏观视野、战略谋划能力,既通晓国际政治规则,又懂得全球经济规律,从事贸易、金融、投资、发展、安全与战略等领域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的高素质创新型研究人才与领导人才。
培养方案和主干课程:3
本专业依托我校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优势,突出以金融、贸易、投资、发展、安全与战略等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实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在第一学年实施以经典阅读为主的通识教育,同时注重夯实人文精神、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意识与探索能力;第二学年伊始注重培养专业素质,提升学术素养与创新能力。
主要修读课程:
世界经济史微观经济学国际关系史宏观经济学西方政治哲学导论政治学导论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国际关系导论国际组织外交学中国政府与政治全球政治经济学经济外交区域政治与经济国际关系理论导论国际法国际关系经典选读专业英语中国政治哲学导论当代中国外交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中美公共外交国际发展政治经济学导论对外援助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政治经济学能源与环境政治经济学跨国公司与国际关系贸易与投资政治经济学当代战略研究当代安全研究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对外政策分析金融学概论公共管理学概论美国政治与外交欧洲政治与外交南亚政治与经济非洲政治与经济
本专业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和优势:4
本专业以人文教育、跨学科学习与专业训练,使学生具备“修齐治平”的情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胸襟以及专业知识与能力。本专业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专业特色;以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跨学科理论和方法为专业优势;以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中外对外战略、金融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等具体研究议题为学术优势;以京津冀模拟联合国、外事外交礼仪大赛、实践教学、“经典思想与治国理政”与“读国学,学做人”读书会等为特色平台;指导学生发表多篇论文及多项国家级与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课题。
就业深造:5
国际政治专业毕业生兼备:(国际)经济学与(国际)政治学两个学科的跨学科优势,知识结构较为系统与全面,人文素质与专业素养较高,就业率多年稳中有升。近年来毕业生分别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继续深造,就职于跨国公司、银行部门、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等,呈现出以国内外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为主的特点。
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国际政治专业-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政治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30206)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敏锐性;系统掌握国际政治基础理论和国际政治历史、现状,以及相关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良好的中文素养和较强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国家政府机关、教学科研单位、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研究、教学或实际工作。
国际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
2019年3月16日上午8:00开始-12:00(中国大陆考生、留学生);下午13:00开始-18:00(港澳台)
地点:国关大楼C104
(六)比较政治学
2019年3月16日上午9:00开始-12:00
地点:国关大楼C105
注:科社、中共党史、外交学、国政经、比较政治学专业的考生在C101候场。
国际关系专业的考生在A108候场。
2019年3月17日各专业复试时间及地点安排如下。
-国际政治-中国人民大学
初试考试科目:①国际关系理论②当代国际关系③外语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国际关系史⑤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国际关系史⑤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⑥政治理论
国际政治-北京大学
2019年3月17日上午8:00开始-12:00(中国大陆考生);下午13:00开始-19:00(港澳台、留学生)
地点:国关大楼C102
(八)国际组织与公共政策
2019年3月17日9:00开始-12:00
地点:国关大楼C103
注:国际政治、国际组织与公共政策考生在C105候场。
(九)公共管理硕士(MIPP)复试时间及复试名单待定。请考生随时关注我院网站通知公告栏发布的通知:http://www.sis.***.cn。
九、录取
各专业按照考生总成绩在所报专业内的排名依次录取。成绩计算方法:
总成绩=[初试权重(70%)×初试各门总成绩/5(其中公共管理硕士为初试各门总成绩/3)+复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复试权重(30%)]
录取首先在各专业内进行。
十、复试手续:办理时间2019年3月15日(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大陆考生缴纳复试费人民币100元(只收现金),办理地点:国关学院大楼A113房间携带交费收据、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纸质报名材料到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A118房间接受材料审核、领取复试通知单。其中报名材料需提供原件、复印件各一份,按如下顺序整理并用曲别针装订:(1)《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登录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s://admission.***.cn)进入【网上报名】模块打印。(2)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在学证明原件。(3)本科成绩单原件。(4)个人陈述。访问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在招生信息->硕士招生->普通招考栏目下载统一表格按要求填写。
考生需当面提交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在中国大陆之外院校获得学位的考生需提交经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应届生须出示盖有注册章的学生证)。审核合格者方可领取复试通知单。台港澳考生缴纳复试费人民币100元(只收现金),办理地点:国关学院大楼A113房间携带交费收据及本人身份证件到研究生教务办公室A118房间办理材料审核手续、领取复试通知书。所需材料包括:(1)代表本人身份的证件(台湾考生出示台湾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港、澳考生出示香港、澳门的永久性居民身分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2)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在中国大陆之外院校获得学位的考生需提交经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应届生出示盖有注册章的学生证,否则不能参加复试(属于学位审核不合格)。
审核合格者方可领取复试通知书。 留学生考生
携带护照到国际关系学院大楼A118房间领取复试通知书(不需交复试费)。
说明:所有考生务必在3月15日(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到国际关系学院办理报名材料审核及复试手续,并领取复试通知书。未领取复试通知书的考生不准参加复试,责任自负。
名单:
http://www.sis.***.cn/Message27/1299446.htm
国际关系学院专业介绍-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政治专业(学术型硕士、专业代码:030206)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敏锐性;系统掌握国际政治基础理论和国际政治历史、现状,以及相关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良好的中文素养和较强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国家政府机关、教学科研单位、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研究、教学或实际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专业-中国人民大学
该专业学科建设基础布局全面,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宏观战略、大国关系到对策探讨和实证研究等多个层面;在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和平与安全问题研究等多个专业领域有突出建树。
该专业强调教学体系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材建设的系统性。该专业主要培养各级党政机关外交外事部门的涉外工作干部;新闻单位国际报道和评论的专业人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国际问题教学与研究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国际问题知识,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有关实际工作。
国际政治专业(含国际政治经济学方向)主要培养即通政治又掌握经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该专业方向的部分专业课程由外籍教授任教。
核心课程:
基础英语和专业高级英语(部分课程由外籍专家任教),国际政治学概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世界经济史、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国际关系史、国际法、国际组织、中国外交、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计算机应用等。
【国际政治专业 】-中国政法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外交外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国际关系理论基础,熟知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信息,系统地掌握外交外事工作的知识、技能和法律规定,使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战略视野和外交政策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在外交外事、国家安全、政策咨询与战略分析、对外宣传与媒体传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主要课程::国际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思想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战后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外交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欧盟政治与政策(英语双语)、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与流派、国际政治经济学(英语双语)、国际法、国际政治专业英语等必修课程,以及当代国际关系经典案例分析、当代中国外交决策案例分析、分裂国家统一方式案例分析、当代美日关系案例分析(英语双语)、欧盟政党政治案例分析、口述当代中国外交、中国对外关系与边疆问题、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英语双语)、国际关系学原著选读(英语双语)、博弈理论和外交决策模型(英语双语)、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日本政治经济与外交、国际安全学、国际经济法、国际谈判实务(英语双语)、地缘政治学等选修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能够从事国际政治问题研究和教学工作,胜任国家外交外事部门的政策研究和宣传工作;从事国家驻外和涉外机关工作;在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形势分析、对策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