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吉林医药学院 |
|---|---|---|
| 软科(综合) | 540 | - |
| 校友会(综合) | 398 | 464 |
| 武书连 | 640 | 641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01 | 96253 | 348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19 | 154758 | 180 |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395 | 100418 | 348 | |
| 2021 | 应用型本科 | 本科二批 | 390 | 103980 | 348 | |
| 2021 | 精准专项 | 本科二批 | 383 | 108924 | 348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358 | 127104 | 348 | |
| 2021 | 面试合格 | 专科批 | 208 | 203590 | 18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62 | 30049 | 413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62 | 76843 | 180 |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48 | 35430 | 413 | |
| 2021 | 精准专项 | 本科二批 | 428 | 44011 | 413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413 | 50900 | 413 | |
| 2021 | 面试合格 | 专科批 | 220 | 129499 | 18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396 | 99704 | 348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41 | 139569 | 18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364 | 122689 | 34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52 | 33837 | 413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371 | 44414 | 305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11 | 57044 | 15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A段 | 359 | 47195 | 30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33 | 12260 | 335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校代码:11825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创办于1979年,曾隶属于国家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年4月,学校划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5年12月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568人,其中本科生13972人。
早餐:1元—4元左右(有桂林米粉、北方面食、稀饭、豆浆等)
中、晚餐:8元左右(二荤二素)。
学院教学管理严谨规范,培养的毕业生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近五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连续14年被评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学院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11月,学院作为全国三所高校代表之一,在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学校坐落于吉林省吉林市,创建于1952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2004年,学校由军队整体移交吉林省办学,成为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面向全国招生,是吉林省唯一独立设置的西医本科院校。学校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现为吉林省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A类高校。
学校现开设23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分布于医、理、工、管4个学科门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建设单位2个)、省级工程创新训练中心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7项、省教育厅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项、省级(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门。
每人每月200元~300元左右。
学院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合理就业。学院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定期参加或召开供需见面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