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广西民族大学 | 淮阴师范学院 |
---|---|---|
软科(综合) | - | 310 |
校友会(综合) | 237 | 319 |
武书连 | 348 | 338 |
软科(民族) | 4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87 | 44466 | 487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56 | 61659 | 348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 | 487 | 44466 | 487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一批 | 487 | 44466 | 487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405 | 93536 | 348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36 | 9035 | 53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08 | 15424 | 413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一批 | 540 | 8305 | 530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 | 530 | 10245 | 530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455 | 32666 | 413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30 | 77092 | 348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01 | 17290 | 413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2 | 104651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67 | 118624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6 | 31568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4 | 32763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4 | 71997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5 | 81375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9 | 87569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2 | 94681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0 | 96728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66 | 119481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94 | 92664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3 | 22561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6 | 26116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8 | 30434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广西民族大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培养广西少数民族党政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而建立的一所综合性民族高等学府;广西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
广西民族大学地处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市,有相思湖、思源湖和武鸣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600亩。校园环境幽美静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人文氛围深厚浓郁,具有鲜明的壮乡民族特色和东南亚异域风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曾入选《环球人文地理》中国九所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之一。
学校建立有完善的奖助学金制度。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以及社会类奖助学金等项目;在校期间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临时困难补助等。设立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学校建立完善的奖助学金制度。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在校期间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临时困难补助以及社会类奖助学金。设立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学校目前拥有长江路、交通路两个校区,占地近2000亩,校舍面积63万平方米。设有17个二级学院,专业设置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高生2万余人,联合培养在校硕士研究生近100人。
学校200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2007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4年作为省内三所试点评估高校之一,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8个师范专业通过教育部二级认证,其中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全国首个师范专业认证试点,迈出了我国师范专业质量保障的第一步。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37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一流本科专业7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7个,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9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一流本科课程2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等4门,省级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36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8个,省级以上教育教改课题项目等60项,省高等学校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7个;省级精品教材、省重点立项建设教材、省优秀培育教材等61部。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基础教育领域脱颖而出,学校被誉为“苏北教师的摇篮”。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大赛中披金斩银。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持续保持稳定,就业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