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500元/年,在南宁-武鸣校区办学)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3 | 57661 |
2020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1 | 76909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19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8 | 47220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校际交流项目) | 352 | 123766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18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6 | 49614 |
2017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6 | 46949 |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能综合运用管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知识,从事信息系统开发、应用及管理的高级信息管理技术人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四川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1 |
湖南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8 |
湖北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6 |
河南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3 |
山东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4 |
安徽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3 |
山西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9 |
河北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3 |
北京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办学地点:校本部)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7 |
学制4年,获管理学学士。
主要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信息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C语言,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网页设计,医学成像与处理技术,医学数据挖掘。
信息科学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医学信息学,地理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病案信息学。
管理学类: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信息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信息管理学,运筹学。
医学类: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流行病学。
毕业去向:可到各级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大中医院、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等部门从事医学信息管理、医学信息系统开发与利用等工作。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广西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500元/年,在南宁-武鸣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3 |
广东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非定向)(办学地点:武鸣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1 |
湖南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3 |
山东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06 |
福建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8 |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新疆的进军途中,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指示创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卫生学校(后来发展为石河子医学院),成为石河子大学的前身。
1958年,兵团党委创办兵团农学院(后改名石河子农学院),随后相继创办了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兵团师范专科学校。
1996年,石河子农学院、石河子医学院、兵团师范专科学校和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石河子大学。
2000年,入选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
2004年,入选省部共建高校。
2008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高校。
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省合建”高校。
2022年,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办学定位与目标』
学校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始终坚持“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和“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兵团精神育人,为维稳戍边服务”的办学特色,成为维稳戍边、建设边疆的重要力量。目前,石河子大学正朝着建设西部一流、国际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
『学校荣誉』
200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09年,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
2017年,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第三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9年,“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2020年,“全国文明校园”。
2021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首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机构设置』
学校现有党政机构20个,群团组织2个,教学机构23个,教辅机构10个,科研机构4个,附属单位5个。
『学科、专业设置』
学校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学校有97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85个)、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生物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工商管理)、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土木水利)、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1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部省合建学科群2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群、“农业工程”学科群)、自治区重点学科10个。临床医学、农业科学、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科学研究』
学校科学研究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大综合、强应用的学科优势,坚持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在“荒漠绿洲区高效农业与生态、动物遗传改良与疾病控制、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防治、新疆农产品高效贮藏与深加工、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与开发、化工绿色工艺及新型材料技术、新疆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干旱区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新疆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空间信息技术与3S应用、新疆绿洲经济社会发展、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亚教育与人文交流、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等具有区位优势和特色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十三五”期间,学校主动承担国家、兵团重大科研任务,立项各级各类项目2457项,科研总经费近7亿元,项目立项数和经费数在疆内高校中位居前列。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60余项,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
『人才培养』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生410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2462人,普通专科生1725人,硕士、博士研究生6482人,成人学生9916人,留学生415人。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5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4门。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5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2门本科课程及其课程团队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个团队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医生、工程师、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设有6个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试点专业。学校还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教学科研平台』
学校现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与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1个,兵团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兵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部共建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3个,兵团协同创新中心4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兵团分中心2个,国家民委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和兵团文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兵团新型科技创新智库2个。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人,专任教师1894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32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其他省部级以上专家人才91人。教授355人、副教授706人。
『交流合作』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成立了国际教育中心,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孔子学院,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分别建立了一所汉语中心。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新西兰、奥地利、日本等国家7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先后有32个国家1350余人来校留学。
学校积极拓展校际、校地、校企交流合作。自2001年开始,北京大学长期坚持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2010年,以北京大学为组长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为副组长单位,重庆大学、江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为成员单位的高校团队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对口援建我校农业工程学科。学校先后与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30余所国内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与兵团第一师、三师、七师、八师、十师、十二师、十三师、十四师、玛纳斯县、沙湾县、和硕县等兵团、自治区30余家单位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与新疆天业、新疆天富、天山铝业、新疆西部牧业等3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办学条件』
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校园面积180.2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21.4万平方米,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18.4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1%。拥有设施完善的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田径馆、标准体育场、会堂、综合教学楼、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有附属医院4个。
奖助学金名称 | 资助范围 | 资助来源 | 评选周期 | 资助金额 |
国家奖学金 | 全校品学兼优的本专科学生 | 国家 | 一年 | 8000元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全校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本专科学生 | 国家 | 一年 | 5000元 |
国家助学金 | 全校家庭经济困难本专科学生 | 国家 | 一年 | 2200-4400元 |
优秀奖学金 | 全校品学兼优的本专科学生 | 石河子大学 | 一年 | 1000-3000元 |
专业奖学金 | 农林、师范及体育等艰苦专业本科学生 | 石河子大学 | 一年 | 1000元 |
宝钢优秀学生奖 | 全校品学兼优的本专科学生 | 宝钢教育基金会 | 一年 | 10000-20000元 |
应善良助学金 | 全校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 | 香港应善良福利基金会 | 四年 | 14000元 |
张仲瀚、潘世征奖学金 | 全校品学兼优的本科二、三年级学生 | 潘星 | 一年 | 5000元 |
天山铝业奖学金 | 化学化工学院、机械电气工程学院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 | 天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年 | 5000元 |
天山铝业助学金 | 全校家庭经济困难本专科学生 | 天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年 | 3000元 |
天富奖学金 | 全校专业相关、相近的品学兼优的本专科学生 | 新疆天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年 | 5000元 |
合盛硅业助学金 | 全校专业相关、相近的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本专科学生 | 新疆西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 | 一年 | 3000元 |
大全奖学金 | 化学化工学院、机械电气工程学院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 |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年 | 5000元 |
雪莲奖学金 | 全校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 |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卷烟厂 | 一年 | 5000元 |
新长城自强助学金 | 全校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 | 中国扶贫基金会 | 四年 | 12000元 |
明德励志奖学金 | 全校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 | 石河子大学上海校友会 | 一年 | 2000元 |
梦想助学金 | 全校家庭经济困难本专科学生 | “我爱石大”年度捐赠项目 | 一年 | 5000元 |
绿洲弘毅奖学金 | 全校品学兼优、民族团结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本专科学生 | 夏文斌 | 一年 | 2000元 |
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 | 全校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 | 西南交通大学立德树人教育发展中心 | 一年 | 20000元 |
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助学金 | 全校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 | 西南交通大学立德树人教育发展中心 | 一年 | 10000元 |
蒲公英助学金 | 全校家庭经济困难本专科学生 | 郑悦 | 一年 | 5000元 |
隆邦助学金 | 全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本专科学生 | 王新彦 | 一年 | 6000元 |
旅游英才奖学金 | 政法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品学兼优的本科三、四年级学生 | 王龙艳 | 一年 | 10000元 |
钱明辉奖学金 | 文学艺术学院艺术类藏族本科学生 | 钱明辉 | 一年 | 20000元 |
刘意青奖学金 | 外国语学院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二、三年级学生 | 刘意青 | 一年 | 2000元 |
张家霖奖学金 | 外国语学院品学兼优的本科二、三年级学生 | 张家霖 | 一年 | 2000元 |
石大东方生态教育奖 | 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品学兼优或在二、三课堂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 | 北京东方润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年 | 1000-3000元 |
新兴源教育基金 | 食品学院在双创活动、科研活动等实践性项目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 | 新疆新兴源农业有限公司 | 一年 | 1000-3000元 |
生伟爱农奖学金 | 农学院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 | 周生伟 | 一年 | 2000元 |
惠农爱农奖学金 | 农学院品学兼优的本科三年级学生 | 石河子开发区石大惠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年 | 2500元 |
中化作物、江山股份励志爱农奖学金 | 农学院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一年级学生 | 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年 | 10000元 |
王振云校友助学金 | 农学院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 | 王振云 | 四年 | 10000元 |
祥盛通助学金 | 动物科技学院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 | 乌苏市祥盛通牧业有限公司 | 一年 | 2000元 |
罗氏诊断奖学金 | 医学院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 | 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 一年 | 5000元 |
金域奖学金 | 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 | 新疆金域医学金研所有限公司 | 一年 | 5000元 |
金域励志奖学金 | 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 | 新疆金域医学金研所有限公司 | 一年 | 4000元 |
迈瑞奖学金 | 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年 | 5000元 |
迈瑞助学金 | 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年 | 4000元 |
清梅学费资助 | 医学院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 | 董伟军 | 四年 | 19200元 |
中美华东英才励志奖学金 | 药学院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 | 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 一年 | 1000元 |
周大福奖学金 | 经济与管理学院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 | 周大福珠宝金行(深圳)有限公司 | 一年 | 5000元 |
海智奖学金 | 经济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品学兼优的本科二、三年级学生 | 新疆海智投资有限公司 | 一年 | 3000元 |
经济03级助学金 |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二、三年级学生 | 经济03级全体同学 | 一年 | 2500元 |
我校艺术类专业成绩采用各省(市、区)专业统考成绩。考生当年艺术统考成绩必须达到所在省(市、区)合格线要求,当年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市、区)招办公布的最低投挡线要求。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录取时按文化课成绩和艺术类统考成绩各占5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综合成绩=当年普通高考文化课投档成绩×50%+艺术类统考成绩×50%),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按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大类进行录取,录取时按文化课成绩占40%和艺术类统考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综合成绩=当年普通高考文化课投档成绩×40%+艺术类统考成绩×60%),艺术类专业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空间充裕。学校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建校至今曾七迁校址,七更校名。学校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因时局动荡,1940年校址迁至桂林,1954年7月由桂林迁回南宁市现址至今。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学校更名为广西省医学院;1952年由中央卫生部委托中南卫生部直接领导;1953年4月中央卫生部批准改称为广西医学院;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
学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是广西医学教育、医学研究、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的中心。2020年5月成为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建的广西目前唯一的一所医学院校。2021年成为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重点支持建设国内“双一流”大学的高校。
学校现拥有南宁-校本部、南宁-武鸣校区、玉林校区、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五象校区,在建)4个校区,其中南宁-校本部总用地面积571亩,位于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22号;南宁-武鸣校区总用地面积1433亩,位于南宁市武鸣区武华大道武鸣段336号;玉林校区规划用地总面积938亩,位于玉林市玉东新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五象校区)规划用地总面积约352亩,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玉岭路以东、凤凰路以南、楞仙路以西、玉成路以北。4个校区共占地约3300亩。
教学机构完善,实践基地齐全。学校设有1个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即: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全科医学院、信息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武鸣临床医学院)。
学校现有183个实践教学基地(含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1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1个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基地,11个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1个医学人文技能培训基地,22个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函授站(其中社会函授站7个、区外社会函授站2个),5所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附属武鸣医院),15所教学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第五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六附属医院(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七附属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第八附属医院(贵港市人民医院)、第九附属医院(北海市人民医院)、第十附属医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民族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其中,“三甲”医院15所、综合医院12所、专科医院3所,引领着壮乡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
教学科研设施先进,图书及信息化资源丰富。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教学公共设施,学校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总面积12000平方米,设备设施2500余台件,建设有院企合作创新实验室、全流程信息化OSCE中心、学生及住专培学员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区、专科技能及综合技能训练区、虚拟内窥镜训练区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是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广西医科大学集教学、培训、考核、科研、产学研合作及社会服务多位一体的医学教育培训基地,是广西最大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0.06万多册,电子图书185.9万多册,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80个,学位论文775.99万册,音视频28624小时。学校教学科研信息网络功能优良,“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桌面”,覆盖全校区及直属附属医院。
师资队伍素质高,生源质量好、来源广。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22人,其中正高职称737人,副高职称789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739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686人;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导师267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122人。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计划人选1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9人;广西院士后备人选2人,广西“八桂学者”9人,广西“特聘专家”10人,自治区优秀专家32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2人;“中国青年解剖科学家奖”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师团队)以及一批选聘任中华医学会专业学会常委、委员和广西医学会各专业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委近100人,还有一批优秀人才被选为国家级和省级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一批教师获国家级教学竞赛最高奖。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1155人,其中本科生16384人、硕士研究生4468人、博士研究生1074人、高职高专生8516人、国际学生703人、港台学生10人。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港台地区及34个国家。
培养体系完整,学科实力强劲。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现拥有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是国家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共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基础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分别于2015年与2020年获评广西唯一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现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个、广西一流学科5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广西一流培育学科1个(生物医学工程)、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6个、广西重点学科9个和广西临床重点专科37个(含建设项目)。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专业设置优化,建设成果丰硕。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0个,分别是:临床医学(含5年制、“5+3”一体化、五年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六年制全英班)、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法医学、儿科学、精神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临床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实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英语、翻译(含四年制本科、第二学士学位)、运动康复、卫生检验与检疫、助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医学信息工程、妇幼保健医学、医疗保险、养老服务管理。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生物医学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8项等一批国家及自治区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线上一流课程《虫族入侵——人体寄生虫学》、线下一流课程《环境卫生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药用植物学》、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药学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禽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虚拟仿真实验》),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儿科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组织学与胚胎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学校设有高职高专专业(方向)6个,分别是:医疗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
优势特色鲜明,科技成效显著。学校在广西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特色优势,在区域高发肿瘤防治、地中海贫血防治、血红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疾病防治、药物创制研究、肝脏移植、断指再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学校现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基因检测示范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南宁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省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高等级病原微生物三级(BSL-3)实验室1个、病原微生物二级(BSL-2)实验室5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中国(广西)-东盟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1个,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14个(含3个培育);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含1个培育)、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7个、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1个;广西教育厅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3个、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8个、广西人才小高地5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含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20个;广西特色新型智库25个;广西生物样本库1个。截止“十三五”末,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奖、广西科技进步奖、广西自然科学奖416项及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其中,“十三五”期间新增广西科技进步奖、广西自然科学奖等53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广西特别贡献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十三五”期间,发表英文高水平论文3372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原创性研究,体现我校科研人员原创性科学研究的实力。学校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广西医科大学学报》《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和《结直肠肛门病外科杂志》3种学术期刊。
国际交流合作活跃,国际影响力日增。近10年来,学校先后派出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到国外讲学、留学、进修、攻读学位及开展国际学术交流1000余人次;与美国、英国、法国、丹麦、瑞典、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泰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大学、医院或医疗研究机构、学术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渠道和合作关系;接待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交流与科研合作1100多人次。组织学生出国(境)开展短期交流近300人次,接收国(境)外学生短期来校交流共200多人次。
搭建研究平台,先后推进生物靶向诊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骨与软组织再生修复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东盟地中海贫血防治国际研究和培训中心、中国(广西)-东盟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等多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希腊等“一带一路”国家及东盟各国签署多方合作协议,开展“基于多学科团队学习和循证医学教育的牙科专业教育平台”中欧合作项目和教育部“‘丝路1+1’口腔医学教育援外”等项目,在大健康、海洋药物资源开发等多方面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并取得了较好成果。
充分利用广西区位优势,重点开展与“一带一路”国家、东盟各国交流合作。定期举办面向“一带一路”和东盟相关国家的高端国际会议,如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地中海贫血防治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中国-东盟卫生青年论坛、中国—东盟医院管理合作论坛、全国再生医学博士后学术论坛-中国东盟再生医学国际会议、中国-东盟卫生应急合作论坛、中国(广西)-东盟国际肿瘤精准医学大会、中国-东盟国际衰老与疾病学术论坛、中国(广西)-东盟生物医学工程论坛、中国-东盟护理论坛、国际妇科内镜协会会议等数十个学术论坛,与“一带一路”和东盟各国共享科技成果。积极筹建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项目和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院,推进与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联合的中国-东盟医学人才培养合作单位平台建设及“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建设,着力增进学校与东盟地区国家医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切实打造东盟医学留学生首选留学目的地学校。积极开拓东盟国家医疗合作平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国际合作远程会商协作网定点医院,2020年疫情期间与东盟各国、日本、尼泊尔等国家开展国际远程诊疗和国际远程学术讨论10余场。第二附属医院牵头成立中国-东盟医院合作联盟急诊专科跨境医联体、环南海-中国东盟海上医学救援联盟。
立德树人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好。学校“十三五”以来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培育支部2个,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个(广西高校唯一入选党支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人、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1人。学校迄今培养了各层次医学人才20万余名,他们已成为引领广西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学生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1次和二等奖2次、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特等奖和二等奖各1次、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特等奖1次、全国首届护理操作技能大赛(高职)二等奖1次、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知识与技能大赛二等奖各1次,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赛道、预防医学专业赛道和护理学专业赛道3项银奖,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优异团队奖和最佳团队合作奖、获首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连续两届全国病案信息大赛团体奖单项等百余个全国各类赛事奖项。毕业生参加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左右,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通过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长年保持较高水平,2008年至今连续14年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
学校2008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2009年获“全国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教育部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作为国家正式实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后的第一所医学院校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全国第三所医学院校接受并通过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试点认证;2013年成为教育部、卫计委批准的全国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64所试点高校之一,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具有典范作用的20所高校之一;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分别获印度医学理事会和泰国医学理事会认证;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口腔医学专业认证;2017年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医学院校获得教育部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接受并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延长至2021年12月;全科医学成为广西唯一入选国家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2018年第一附属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021年,入选第一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校1个,入选第一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4个(即全科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入选全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位于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第206名,在第三方评估公司(软科)中国最好医科大学中排第18名,位于国内各省属医学院前列。
展望未来,砥砺奋进。站在“健康中国”建设和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校师生员工按照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战略部署要求和学校“十四五”规划,秉承“造就本省人才,为本省之用”的优良办学传统,牢记“厚德励志,博学弘医”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全面启动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积极创建“双一流”,全力打造区域样板医学院校,朝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区域国际知名度高的国内同类一流大学”目标奋勇前进!
广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医学影像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医学影像学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医学影像学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医学影像学和
广西医科大学麻醉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麻醉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麻醉学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麻醉学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麻醉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
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临床医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临床医学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临床医学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临床医学和信息管理与
广西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医学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
广西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医学信息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医学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医学
广西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技术和信息管理与
广西医科大学翻译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翻译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翻译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翻译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翻译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二个专业,
广西医科大学英语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二个专业,
广西医科大学运动康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运动康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运动康复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运动康复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运动康复和信息管理与
广西医科大学社会工作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广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信息管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