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新疆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7 |
甘肃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61 |
陕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云南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2 |
贵州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4 |
四川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2 |
海南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84 |
广西 | 计算机类(5850元/年,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6 |
广东 | 计算机类(非定向)(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2.软件工程+080905.物联网工程+08091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080717.人工智能)(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6 |
江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0 |
福建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6 |
安徽 | 计算机类(5850元/年;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0 |
上海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4 |
吉林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4 |
辽宁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0 |
山西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1 |
天津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44 |
北京 | 计算机类(5850元,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7 |
学科:理学
门类: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计算机应用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设计和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毕业后能在IT行业、科研机构、企事业中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研制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编译技术、软件工程概论、统一建模语言、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需求、软件项目管理。
就业方向:可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湖北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9 |
陕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2 |
云南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通识教育学院)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5 |
贵州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6 |
四川 | 计算机类(通识教育学院,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广西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通识教育学院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3 |
山东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江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据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3 |
安徽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6 |
山西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7 |
天津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8 |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3年特别是近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200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
学校经过长期的育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系:构筑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确立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观。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学校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95.3万平方米,4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361.51万册。设有24个学院(部),建有6个独立建制的科研院所。现有教职工544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4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获中组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人才计划支持的高端人才144人。
学校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材料科学与工程获A+,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获B+。现有本科专业96个,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3个、国际化示范学院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与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各1个。
近10年,学校培养了一批全国优秀大学生代表,1人获“全国最美大学生”,2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4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4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15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6人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5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五轮总排行(本科)中位列第12,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位列第14。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十年持续保持在95%以上,其中到世界500强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超过50%。
学校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建有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部协同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学校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区、科教创新园、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教合作与成果转化机构324个。2010年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16项、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72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382项;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论文2篇、Nature发表论文5篇。
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9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等关系,聘请了200余名国外著名学者担任学校战略科学家、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等。此外,与国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16个高水平国际研究合作平台。学校先后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学校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建立的首个海外校区正式运行。2018年,学校与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合作设立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
百廿余年,风雨兼程,武汉理工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崇高大学理想,坚持以特色创优势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一、历史沿革
1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武昌宝积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九秩春秋,筚路蓝缕,六易校址,八更校名,薪火相传文脉不息,师范教育底蕴深厚。1984年,由武汉师范学院更名改建为湖北大学,开始由单一的师范类院校转型步入综合性大学发展阶段。2013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湖北大学。
二、校区概况
学校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0亩。学校毗邻长江,紧靠沙湖,树木葱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服务设施基础完善。
三、学科专业
学科门类和专业齐全。涵盖除军事学、交叉学科以外的12大学科门类,设有23个学科性学院、83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3个学科入选U.S.News世界最佳学科,5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拥有3个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5个学科在湖北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有2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四、人才培养
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9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500余人。2006年始,学校启动实施“一流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十年树人计划”,探索开展通识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有一批国家级的产教融合基地、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累计获批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88项。近年来,围绕国家和湖北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加强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和师范教育,成立微电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4个新工科学院,组建师范学院、文化遗产学院和旅游学院等。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30余万人。
五、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15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900余人,博士生导师230人,硕士生导师926人。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362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72人(次)、省市级人才290人(次)。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建有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能源捕获和环境传感绿色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国家级平台,作为参与单位组建了湖北应用数学中心。建有省部共建有机化工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1个。建有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武汉市)重点科技创新平台41个。建有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等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巴西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备案)。2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县域治理研究院入选湖北改革智库,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入选省委重点建设的全省十大新型智库。近五年来,学校获省科技奖35项,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1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8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5项。
七、校园文化
建设书香校园,注重以文化人。多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网络文化优秀成果奖,连续3次获评“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队获得全国冠军15次,5次代表中国出征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大学生龙狮团8次到国(境)外巡回展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摘得世界龙狮锦标赛冠军2项。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重大赛事中摘得桂冠。
八、国际交流
上世纪60年代,学校开始招收国际学生,可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湖北省政府奖学金。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合作设立湖北大学曼城联合学院,在巴西、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波兰合作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孔子课堂)。
九、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学校正以“学科建设和综合实力双突破”为发展目标,努力建成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2022年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省招生专业:云计算技术应用(乡村振兴)、融媒体技术与运营(乡村振兴)、工业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乡村振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乡村振兴)、关务与外贸服务(乡村振兴)、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乡村振兴)、云
2019年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省招生专业: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机械设计与制造、服装与服饰设计、工业网络技术、园林工程技术、连锁经营管理、旅游管理、金融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光电技术应用、旅游管理、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机
2018年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省招生专业:商务英语(外语语种:英语)、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数控技术、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工商企业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商务英语(外语语种:英语)
2017年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省招生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精准扶贫计划)、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精准扶贫计划)、影视动画、会计(精准扶贫计划)、商务英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自动化生产设
2021年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省招生专业:金融服务与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精准扶贫)、软件技术(精准扶贫)、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精准扶贫)、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软件技术(与武汉东湖学院联
2020年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省招生专业: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应用化工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服务、跨境电子商务、汽车营销与服务(精准扶贫专项计划)、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精准扶贫专项计划
武汉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物流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