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层次 | 学制 | 授予学位 | 分类 |
|---|---|---|---|
| 本科 | 四年 | 理学学士 | 生物科学类 |
一、基本信息
1. 专业代码:081801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招生时间:2011年
2. 学科门类:工学 二级类:生物工程类
专业分类:工程技术类 所属学院:中俄学院
3. 相近学科:微生物学、发酵工程
相近专业:生物技术、制药工程(生物制药)、食品科学与工程
4. 学 制:4年 修业年限:4-5年
5.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二、总体设计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科学原理、工程设计和工艺过程等方面知识,掌握俄语基础知识、具有娴熟的俄语言语表达能力、了解俄罗斯国情、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生物工程领域从事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2.培养要求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掌握生物细胞培养与选育、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在生物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技能;
(4)了解国家生物工业有关的政策和法规,特别是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条例;
(5) 熟练掌握外语,并能阅读专业文献;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和设计,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3.专业特色
专业理论知识系统完善,专业技能训练灵活多样,语言类和专业类课程相结合,培养模式先进,国际化合作程度高,所培养的专门人才针对性、应用性强。
4.培养模式
采用“专业+俄语”的培养模式,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课程体系、教学材料,基础阶段着力进行外语能力培养,通过双语课程掌握厚重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全部课程中70%由外籍教师完成。
5.教学要求
(1)理论教学环节:采用基本要求统一化,构建知识结构系统化,课程体系综合化,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强调以人为本,采取互动式教学、双语教学、案例式教学以及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模式,保证理论教学质量。
(2)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已建立了由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才省高校生物工程研发中心、省发酵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所组成的一整套实习实践体系,使学生有充足的实习条件和独立的实习实践时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社会对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
6.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物理、化工原理、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生物工艺学、胚胎学与组织学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生物技术(俄语)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15 | 38639 |
| 生物技术(生命科学)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27 | 35006 |
| 生物技术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80 | 31570 |
| 生物技术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80 | 31570 |
| 生物技术 | 2019 | 理科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477 | 37202 |
| 生物技术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95 | 31457 |
| 生物技术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87 | 30396 |
| 生物技术(生命科学)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89 | 29839 |
| 生物技术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445 | 35255 |
| 生物技术(生命科学)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68 | 28734 |
| 生物技术(国际教育)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72 | 27642 |
| 生物技术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76 | 26638 |
| 层次 | 学制 | 授予学位 | 分类 |
|---|---|---|---|
| 本科 | 四年 | 农学学士 | 植物生产类 |
培养目标:基于“以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为基础,保障优良品种质量和粮食生产安全”的专业特色,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种子科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种子生物技术,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行业发展需求,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企业等相关单位从事科研、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种子科学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作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质量检验原理与技术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16 | 38341 |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66 | 35868 |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84 | 34966 |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77 | 33206 |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2017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35 | 38261 |
| 层次 | 学制 | 授予学位 | 分类 |
|---|---|---|---|
| 本科 | 四年 | 农学学士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
学科:农学
门类:森林生产类
专业名称:农业资源与环境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资源的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态、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效益分析、气象观测、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农业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3.掌握农业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土壤改良、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掌握农业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化学及现代仪器分析、植物营养的研究方法、科学施肥与科学灌溉、农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土地规划与制图、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
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资源与环境的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6.熟悉资源管理与利用、环境保护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主干学科:农业资源利用、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
主要课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资源学、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农业环境学、农业气象学、生态学、水土保持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25-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28 | 34713 |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66 | 35868 |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83 | 35264 |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79 | 32628 |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017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42 | 36145 |
| 层次 | 学制 | 授予学位 | 分类 |
|---|---|---|---|
| 本科 | 四年 | 工学学士 | 生物工程类 |
培养目标:生物工程专业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特色,定位于现代经济发展对于生物技术与工程行业人才的需求,服务于农产品加工、发酵调味品、啤酒、白酒、生物肥料、生物制药等经济产业,培养既掌握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同时又具备发酵工程学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新产品开发生产、新技术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分子克隆技术、微生物遗传育种、发酵分析及检验等。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生物工程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19 | 37371 |
| 生物工程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81 | 31275 |
| 生物工程 | 2019 | 理科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470 | 39568 |
| 生物工程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 | 496 | 31149 |
| 生物工程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89 | 29839 |
| 生物工程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446 | 34967 |
| 生物工程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67 | 29000 |
志存高远,爱国奉献,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共建高校,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办学80年以来,黑龙江大学在国家全球战略构架中,推进与服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强化俄语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和引领作用,实现人才培养方向、科学研究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多方位与俄罗斯对接,形成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作为黑龙江省学科门类最全、专业覆盖最广、后发优势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坚持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全力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科技服务和文化引领。“十一五”以来,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强化管理为主的发展道路,着力构建教学、科研和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化学学科、材料学科、工程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为A类,哲学学科评为B+类,法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4个学科评为B类,化学学科评为B-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2个学科评为C+类,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信息与通信工程4个学科评为C类,数学、生态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6个学科评为C-类,学科发展速度和整体实力居于省属高校前列。2018年获批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A类高校,外国语言文学获批黑龙江省国际一流建设学科,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5个学科获批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此外,学校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跨入重点大学行列。
黑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明显,共设有30个教学院部,拥有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1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86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2个;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含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入选国家规划教材40部,是黑龙江省唯一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联合设立的中俄学院被教育部列入全国17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入选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黑龙江大学坚持教学立校,以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依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教育质量优异,教学成果斐然。在2001年和2008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结论。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拥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提名7篇(次),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41篇。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34000名,各类研究生7300余名。建校以来已为龙江和祖国培养了28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有以阎明复、张左己、姜大明等为代表的诸多政界精英;有以叶正大、刘晓江等为代表的多位高级将领,有以李凤林、潘占林等为代表的数十名共和国优秀外交官,有以李锡胤、吕冀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新时期,还陆续涌现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何建章、“网络感动中国人物”陈顺达等先进人物。
黑龙江大学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条件优良,校区占地面积1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2亿元,馆藏图书420余万册,拥有可容纳3万余名学生住宿生活的大学城,以及设施先进的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餐饮中心等办学基础设施,以及宽带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
黑龙江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人才云集。现在教职员工27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研究生导师近100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200余人;获得国家(省)教学名师、全国(省)模范教师、全国(省)优秀教师等各类国(省)级荣誉奖励200余人次,入选国家(省)级各类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40余人次。
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重点,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落脚点,走科研兴校之路。现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全面战略协作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中俄催化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催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农业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众多国家级高端科研创新平台;拥有省首批重点培育智库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个,以及满语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院等3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现已基本构成多学科、立体化、完整均衡的科研创新发展体系。“十五”以来,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4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2项,连续多年被SCI、EI、CSSCI收录的论文均达到900余篇,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30000余项,其中有140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省级的奖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5项。李锡胤、潘国民教授主持编撰的《俄汉详解大词典》获国家图书奖,并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国家领导人。黑龙江大学编辑出版的《求是学刊》《外语学刊》《自然科学学报》《中国糖料》《满语研究》《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黑龙江教育》《北方法学》《俄罗斯学刊》《远东经贸导报》(俄文版)等高水平学术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黑龙江大学牢固树立“立足龙江、面向全国、服务社会”的观念,通过整合、凝练和优化校内外优势资源及校企合作等方式,形成了以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大学科技园为主的综合性科技文化创新服务体系,努力为高教强省和科教兴国做出积极贡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黑龙江大学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围绕龙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通过广泛参与决策咨询,承担高层次项目和应用性研究课题,参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担任实际部门顾问等多种形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对俄经贸文化交往和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在自然科学领域,黑龙江大学强化理工科优势特色,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力度,特别是在生物技术、化学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中取得了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第一个机群并行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无模型控制器、IC卡电脑加油机、L—乳酸菌系列保健产品等科研项目成功实现成果转化,为龙江产生经济效益均数亿元。黑龙江大学积极整合科技资源、搭建成果转化平台,辟建了黑龙江省第一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以计算机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群体,年均产值上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黑龙江大学校办产业学府书城是全国大学最大的书城,年营业额上亿元,曾获全国文化产业先进集体称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作为全国地方性大学出版社的杰出代表,曾多次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并荣获“出版业网站百强”荣誉称号。
黑龙江大学注重通过树立和涵养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以丰富多样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和谐校园。黑龙江大学曾圆满承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主运动员村任务,开中国大学承办国际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之先河;曾成功承办亚洲男篮锦标赛、全国女篮甲A联赛、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及教育部主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活动等众多在国际、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型文化活动。黑龙江大学通过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关爱平台,开辟了学生工作一站式服务区、校长信箱、学业导师网络平台、学生工作热线、后勤服务热线、心理咨询热线和“校园110”热线等。黑龙江大学是被教育部确定的依法治校示范校,并获“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十佳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
黑龙江大学高度重视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坚持开展“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突出对俄办学特色,现已初步建构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和汉语推广工作平台。目前,黑龙江大学已经与23个国家的70余所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先后向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西班牙、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埃及等国家派出联合培养学生4000余人,培养来华留学生24000余人次,年均派出各类出国留学学生300余人,培养来华留学生1500余人次。学校拥有中俄人文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教育合作俄语翻译中心,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共建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中俄学院,经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共建的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共建的高翻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共建的俄语测试中心,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与多米尼加圣多明各理工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及与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共建的汉语国际推广东北基地等对外交流合作平台。
风雨砥砺开创优良传统,继往开来谱就精彩华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黑龙江大学将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遵循“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学科为龙头、管理为保障”的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模式,牢牢把握省部共建的战略机遇,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澎湃的活力和更加豪迈的情怀奔向无限美好的未来,为努力实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省部共建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开拓奋进、再铸辉煌!
黑龙江大学招生就业指导中心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0451-86608661
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zsb.hlju.edu.cn
E-mail:zsb@hlju.edu.cn
办公地点: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学校主楼C202室)
学校所在地:哈尔滨市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 年以上,毕业后通过或教育进修过本科主干课程达到五门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符合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 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 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可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3. 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一)中第1、2、3 各项的要求。
(2)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本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一)中第1、2、3 各项的要求。
2. 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 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
1. 学制与学费
根据教育部和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相关要求,同时根据黑龙江大学的具体情况,现就学制与学费的相关事宜说明如下。
| 学习形式 | 专业或领域 | 学制 | 学费标准 |
| 全日制 | 学术学位 | 3 年 | 8000 元/年 |
| 翻译 | 2 年 | 9000 元/年 | |
| 国际商务 | 2 年 | 9000 元/年 | |
| 教育管理 | 2 年 | 9000 元/年 | |
| 新闻与传播 | 2 年 | 9000 元/年 | |
| 应用统计 | 2 年 | 9000 元/年 | |
| 会计 | 2 年 | 9000 元/年 | |
| 社会工作 | 2 年 | 9000 元/年 | |
| 工商管理(MBA) | 2.5 年 | 36000 元/生 | |
| 公共管理(MPA) | 2.5 年 | 33000 元/生 | |
| 其他专业学位 | 3 年 | 9000 元/年 | |
| 非全日制 | 工商管理(MBA) | 3 年 | 36000 元/生 |
| 公共管理(MPA) | 3 年 | 33000 元/生 | |
| 其他专业 | 3 年 | 9000 元/年 |
1.网上报名要求
(1)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 年10 月5 日至10 月25 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
//yz.***.cn,教育网址:https://yz.***,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 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4) 考生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 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 https://www.***.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7) 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8)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
(9)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10) 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当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当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11) 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2) 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
(1)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2) 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3) 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 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5) 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最冷门专业: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建筑工程技术、学前教育(师范类)、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农业类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最冷门专业:民族表演艺术、电子商务、应用韩语、陶瓷设计与工艺、食品智能加工技术。民族表演艺术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民族文化艺术类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最冷门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韩语、视觉传达设计、建筑室内设计、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技术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汽车制造类本专业主要培养汽车新能源技术应用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具备良好的

黑龙江职业学院最冷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工程造价、软件技术。工商企业管理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工商管理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通过学习工商企业管理、现代物业管理、滑雪场管理等课程,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最冷门专业:房地产经营与管理、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现代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房地产类主干课程建筑材料、建筑

黑龙江东方学院最冷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学、朝鲜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工学学士材料类|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新材料行业需要,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黑龙江工程学院最冷门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土木工程(路桥)、材料化学、汽车服务工程。地理信息科学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理学学士地理科学类本专业拥

黑龙江科技大学最冷门专业:采矿工程(校企合作)(男生)、资源勘查工程(校企合作)(男生)。采矿工程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工学学士矿业类采矿工程专业始于1947年,是我校建校初的主体专业之目前为国家特色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最冷门专业:医学实验技术、护理学、市场营销、助产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实验技术(佳木斯)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理学学士医学技术类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必要的中西医学、医学美学、医学美容等

黑龙江大学最冷门专业:土木类(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俄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俄语)。生物技术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理学学士生物科学类基本信息1.专业代码:081801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