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 | 209 |
| 高职排名 | 682 | 80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11 | 97546 | 16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63 | 46185 | 16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50 | 258428 | 15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50 | 199866 | 15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50 | 258428 | 15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50 | 199866 | 150 |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民族院校,也是国家民委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院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其前身可追溯到1928年张学良创办的东北蒙旗师范学校。办学90余年来,学院忠实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办学职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和民族团结的种子,为科教兴国、兴边富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推动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院凭借着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高度重视民族教育的强劲东风,扬帆起航,破冰前行,走出了一条扩容与提质并重的快速发展之路。学院改革办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着力发展食品工程、生物产业、经济管理、电子信息等实用专业,使学院成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各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学院坚持高位发展,突显品牌效应,着力发展教育、艺术、护理等特色专业,使学院成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基地。学院作为黑龙江省高教强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跻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紧缺人才的高校行列,步入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行列。
1.高职(专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机会获得国家奖学金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学院对高职专科和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设有一、二、三等综合素质奖学金,以及九个单项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奖学金、道德模范奖学金、文艺骨干奖学金、运动标兵奖学金、外语优秀奖学金、院长奖学金。
2.高职专科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每学年2300元-4300元)。
3.被我院录取的高职(专科)贫困考生,均可以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或入学后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4.学院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5.学院出台了《孤儿大学生学费减免和资助实施办法》。
6.学院设立“古丽民族团结基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生每年评定10人进行资助(2000元/人)。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全部为校企合作专业,订单式培养,100%就业。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四川省第一批民办高校,创办于1993年,前身为四川师范大学航空港校区,开展普通本专科教育,从2008年开始举办普通高等专科职业教育。
学院校园占地 511.8亩,校内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2400余人,专兼职教师600多名,高级职称占比26%,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60%。针对四川省、成都市重点产业布局,构建了面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 财经商贸、土木建筑、旅游、轻工纺织、公安司法7个专业大类,共设有34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民办重点特色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校外建有555家实训实习基地,校企深度合作企业260家,建有环球国际旅游学院、中电锦江电子学院、成都科捷物流学院和室内装饰行业学院4个二级产业(行业)学院。校内建有95个实训室、1个藏书92.3万余册的图书馆、2个标准塑胶运动场以及灯光网球场、篮球场和相应的健身设施。学生公寓配备热水器、空调等基本生活设施,校园网络实现WiFi全院覆盖。
设有各项奖学金
A、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人;
B、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人;
C、学校奖学金按照学生成绩及在校表现评定200-800元/年·人(学生覆盖率20%)。
我校学生就业方面的主要措施:
1、全方位建立就业基地。学校依托三大园区,与证券、金融、旅游、房地产、物业、信息技术、现代制造七大行业、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200余家和200余个才培养基地;
2、推行冠名班工程 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先后与省内外多家知名企业签订“冠名班”订单培养,如“顺峰”、“中原”、“明珠”、“中海”、“京东”等冠名班,全面解决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
3、实施全程就业指导。学校构建了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实现了专业与对应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4、积极开展各种招聘活动。学校多方收集各类就业信息,组织校园招聘会,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各类招聘活动。
5、广泛开展了在校期间在课余时间的社会兼职工作。
我校落实创业创新教育,强化就业指导,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