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档及录取工作流程
1.省招考办根据本科院校各专业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划定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相同的20个科目组的低录取控制线。2.按照考生所报本科院校专业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由院校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审查录取。3.录取工作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院校负责,招办监督"录取体制。4.录取结果查询。录取期间,考生可通过"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查询录取结果。5.录取通知书寄发。本科招生院校根据省招考办打印的录取新生名单填写考生录取通知书,加盖本校公章后将录取通知书等有关入学报到材料直接寄送考生所在院校招生办。
报名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在我省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4.户籍和学籍符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考生户籍、学籍审查的规定》(黑招委联字〔2006〕1号)文件相关规定。 (二)特殊考生报名 1.非我省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报名,须具有我省高中学籍且高级中学阶段在我省连续实际就读3年以上(不含往届生),父母在我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其随迁子女如上一年度在我省参加过高考未被录取的,仍可在我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 2.户籍为我省久居但为外省学籍的应届考生,凭应届毕业证明信原件、外省省级学业水平考试(或高中会考)管理机构提供的成绩证明材料和就读学校提供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材料,到户籍所在地申请报名。相关材料原件装入考生纸介档案,复印件留存备查。 3.在我省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须持省公安厅填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外侨居留证》,到居住地县(市、区)招考办申请报名。 4.华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学生报名事宜按《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做好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4号)相关规定执行。 5.尚未安排工作的退伍、转业军人,须持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复员证》或《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转业证》,到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招考办申请报名。 6.考生父母一方为我省部队现役军人,考生因父或母随军在高考报名前将户籍落户我省的;考生父母双方为我省部队现役军人,考生随父母在高考报名前将户籍落户我省的;须持团级以上部队出具的随军证明、士官证或军官证和《随军报告审批表》,到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招考办申请报名。 7.报考少年班的考生须取得当年由高校组织的综合测试《合格证》,考生凭《合格证》、《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县(市、区)招考办申请报名,与其他考生统一编排考场并参加考试。报考少年班的考生只能参加招收少年班的高校招生录取。 8.报考经教育部批准的浙江特殊教育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长春大学、绥化学院等招收视障、听障残疾考生以及有特殊专业要求的考生,须参加高考报名,考试由招生院校单独组织。 9.报考我省单独招生的高职(专科)院校的考生,须参加高考报名,由招生院校单独组织考试,考生只允许报考一所院校,考生根据所报院校相关要求,填报院校专业志愿,参加单独招生的考生可兼报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凡被单独招生院校录取的考生不得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录取。 10.参加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考试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报名。 11.艺术类考生报名。我省统一组织美术类、音乐学类(音乐学专业、声乐表演专业、器乐表演专业)、戏剧与影视学类(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舞蹈学类(舞蹈编导专业、舞蹈表演专业)专业课省级统考。艺术类考生须参加高考报名,可在艺术类省统考同类专业中兼报其他专业,不可跨类兼报。 我省艺术类专业招生专业课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和录取等有关事宜将在《关于做好2019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进行明确。 12.体育类考生报名。我省统一组织体育专业术科考试。体育类考生必须参加高考报名,我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考试科目分为体能三项(100米、铅球、二级蛙跳)和专项。体能三项各占20分,专项占40分,总分为100分。 (1)体育术科专项考试项目为: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套路、滑冰(500米大道)、高山大回转滑雪、游泳(100米蝶泳、100米蛙泳、100米自由泳、100米仰泳)、田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 (2)各专项的具体考试科目和评分标准于2018年11月5日前在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网址:www.lzk.***)上公布,术科(冰雪除外)考试将在2019年5月初进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3)报考冰雪专项术科考试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三)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的考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不符合黑招委联字〔2006〕1号文件中有关户籍、学籍规定的; 6.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志愿修改
在规定填报时间内可随时上网修改志愿。修改志愿要按照填报志愿的步骤进行,待系统提示“某某批次志愿保存成功”且点选“确定”按钮后,方可退出系统。
网上报名和缴费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上网填报、修改及查询本人信息。考生本人参照《黑龙江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样式)》(附件1),清晰、准确地在网上填写考生自然信息和报考信息,网上报名时所填报的信息,如姓名、出生日期、性别、民族等必须与居民身份证信息保持一致,考生类别一栏须按考生户口簿(农村户口或城镇户口)填写(考生填报的手机号码必须在高考录取结束前保持畅通状态,省招考院在高考成绩发布后将考生成绩通过此号码进行短信推送),并严格按照信息格式和操作提示进行填报。如对所填报的信息进行修改和查询,程序与填报过程相同。考生要认真核对本人填报的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姓名、地名等信息项中如存在字库中没有的汉字,以拼音(半角大写字母)代替。考生报考信息填写完毕后还须进行网上支付报考费操作(网上支付支持中国农业银行账户或其它具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考生网上报考费支付成功即完成网上报名。
填报志愿时间
填报志愿时间为2019年7月9日至12日,每日8:30-21:30,7月12日8:30-16:00截止。
志愿填报办法
1.2015年我省高考志愿采用网上填报的方式。网上填报志愿工作分为预报和正式填报阶段,正式填报又包含录取前的统一填报、录取中的分批次分阶段的征集志愿填报等环节,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时间另行通知。2.网上填报志愿的基本步骤(1)考生须使用IE7、IE8或IE9浏览器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网址为:http://gkzy.***)。进入网上填报志愿页面后,选择所在地市进行志愿填报(考生首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必须将原始密码更改为只有本人熟知并牢记的新密码)。(2)阅读考生须知、必读及网报操作手册等材料。(3)输入考生号、新密码、验证码,进入志愿填报系统。(4)点按各批次右侧的“填报”按钮选择填报该批次的院校及专业志愿(填入院校、专业的代号)。(5)看到系统提示“志愿保存成功”后,方可确认填报成功。确认填报是否成功,考生可选择“总览志愿”功能进行确认。(6)查看、修改各批次志愿信息。(7)终确认保存本人志愿信息(终确认保存后将不可再修改志愿信息)。(8)网报志愿结束后,可以下载带有加密二维码标识的终确认的志愿信息表并保存。3.特殊问题处理(1)考生忘记了密码,须持准考证、身份证等身份证件到县(市、区)招考办办理重置密码。办理结束后,请考生当场确认重置密码是否成功并设置新密码。各县(市、区)招考办须做好相应记录,留存备查。(2)考生因误操作造成“终确认保存”,申请取消确认,须持准考证、身份证等身份证件到县(市、区)招考办办理“取消确认”。各县(市、区)招考,办须做好相应记录,留存备查。“取消确认”只能在志愿填报结束一天前进行。
填报志愿方式
考生志愿实行网上填报。考生根据《2018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本科院校招生计划》,登录“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填报本人志愿。
报名地点。
(1)我省户籍的应届中职毕业生由所在中等职业学校负责组织,集体网上报名;(2)往届中职毕业生和其他考生到户籍所在的市(行署)、县(区)招考办报名;(3)户籍在我省、就读在外省的应届中职毕业生凭应届毕业生证明信(考生就读中职学校出具证明信,市级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职教科(处)室盖章)原件到户籍所在的市(行署)、县(区)招考办报名;(4)非我省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到学籍所在市(行署)招考办报名。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须持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参加专业对口升学报名。
特殊考生的报名。
(1)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侨民在我省参加普通高考报名,须符合基本报名条件并有我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外侨居留证》。(2)申请报考少年班,必须是符合教育部和有关高校招生章程的条件要求的高二及以下年级的学生。(3)报考特殊教育高校单独招生考试必须是符合有关高校报考条件的听残、视障及其他残疾考生。(4)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报考内地普通高校,须到教育部联合招收港澳台学生办公室办理相关报名手续,参加教育部单独组织的联合招生考试,不必在辽宁省参加高考报名。
外省招生情况
我院2014年省外招生计划545人,各招生省份录取批次如下:
| 省份 |
计划数 |
批次 |
| 湖南 |
15 |
本科二批 |
| 福建 |
20 |
本科二批 |
| 内蒙古 |
30 |
本科二批C |
| 湖北 |
10 |
本科三批 |
| 江西 |
30 |
本科三批 |
| 宁夏 |
10 |
本科三批 |
| 四川 |
60 |
本科三批 |
| 天津 |
50 |
本科三批A2 |
| 河北 |
20 |
本科三批 |
| 吉林 |
70 |
本科三批 |
| 云南 |
10 |
本科三批 |
| 河南 |
35 |
本科三批 |
| 辽宁 |
80 |
本科三批 |
| 陕西 |
40 |
本科三批 |
| 山西 |
20 |
本科二批C |
| 甘肃 |
45 |
本科三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