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黑龙江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332/243(专科批A段)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357/321(专科批A段) | 315/299(专科批A段)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359(专科批A段) | -/286(专科批A段)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346(专科批) | -/242(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327(专科批) | -/248(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360(专科批) | -/289(专科批) |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机电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实践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销售和售后服务第一线需要,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机械部件的装配调试以及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胜任工程施工企业、机电产品生产制造企业以及机电设备使用、安装、维修企业和各铁路局机务、车辆、工务等部门中的安全员、操作员、检修员、安装员、调试校验员等一线工作岗位(更适合男生就业)。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黑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A段 | 普通类 | 243 |
广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6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03 |
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15 |
吉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5 |
辽宁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0 |
内蒙古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2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51 |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机电设备行业,培养培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较高敬业精神,具有创新、有效沟通、机电控制技术应用或机电设备维护能力、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操作、维护、技术改造、设备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干课程及实践环节:电路分析基础、机械制图与CAD、电子技术及应用、PLC及应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电工技能实训、电子技能实训等课程。
就业方向:面向机电设备生产企业,从事设备的制造、装配与调试、设计与改造、生产管理等工作岗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18 |
广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南岗校区)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0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20 |
吉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69 |
辽宁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50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30 |
文科 | 131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8 |
历史类 | 385 |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9年,前身为哈尔滨铁路工程学校。2002年晋升为高职学院,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与中国中铁共建,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2010年,立项国家首批百所骨干校;2015年,立项教育部首批百所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2016年,立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单位;2017年,立项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单位;2019年,立项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为全国文明单位、 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住建部施工现场专业人员执业资格培训考核站点、职业教育课程国际交流联盟理事单位、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 黑龙江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设施人才培训中心”。
02.jpg
学院下设铁道建筑学院、城市轨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等5个二级分院,全日制在校生12753人,专任教师367人。另有来自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专家523人担任兼职教师。2021年,与黑龙江工程学院合作开展了“高本贯通”职教本科专业试点。
学院占地61万平方米,校舍20.6万平方米,纸质图书67.2万册、电子图书4060GB,教学设备2.09亿元。
办学理念:学院大力弘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中国中铁精神,发挥企校相生相伴、共生共长的办学优势,立足“两铁一路”,服务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和中国轨道交通“走出去”,服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接轨道交通产业及产业高端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实施“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专业建设:开设高速铁道技术、城市轨道工程技术等25个招生专业,专业设置与“两铁一路”产业链高度契合,创新了“校企共育、阶段培养、岗位成才”、“双轨双域、三标融通、成果导向”等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校企共同构建了“模块化、书证融通”、“德技双线并行”等课程体系,建成了产教研培创一体化实训基地。
产教融合:学院聚焦轨道交通运输产业上游(工程施工)施工技术智能化、BIM信息化等技术变革与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搭建产教融合创新服务平台,成立盾构产业学院、检测产业学院等,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应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等,年社会服务收入800万元。
招生就业:学院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年均就业率在95%以上,其中80%以上毕业生就职于世界500强的国有特大型和大型企业,就业质量高,职业稳定性好。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8%以上。
国际交流:学院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去”。现为中铁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高铁、城轨两个专业通过国际专业认证;与俄罗斯远东交通大学签署了国际合作办学协议,国际合作项目2个,已招生400人。
0451-51893286/0451-51893230
黑龙江职业学院始建于1948年,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培养输送具有家国情怀、工匠品格、进取意识、卓越追求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是省内办学规模最大、专业门类齐全、地理位置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的综合性高职院校。
学校坐落于哈尔滨市,现有两个校区,第一校区位于南岗区学府路,第二校区位于双城区迎宾路。学校占地面积9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42万平方米。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固定资产总值4.2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2亿元。
学校内设11个二级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3127人、继续教育在校生6311人。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优化调整专业布局,现有47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19个,专业设置覆盖三大产业。拥有国家立项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18门。
学校重视师资建设,关注教师发展,涌现出一批省内外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现有专兼职教师914人,其中专任教师607人,教授115人、副教授242人,博士16人、硕士48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名、国家级行业教学名师10名、省级优秀教师2名、省级模范教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15名,双师比例达到82%。
学校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牵头成立黑龙江省装备制造职教集团和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职教集团;与哈电集团、凤凰教育、中科招商、九州电气、哈飞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韩国中部大学校、韩国京畿科学技术大学、韩国建阳大学合作办学,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
七十多年来,学校向社会培养输送了近30万优秀毕业生;以“重实践、重品质、重能力”培养塑造人才,形成了“实践能力强、行业品质优、岗位适应快”的人才特色。学生在全国和省市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上屡获佳绩,省赛和国赛获奖数量连续多年位居省内第一位。大量优秀毕业生被中海油、中石油等国企录用,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6%,用人单位总体满意率在98%以上。
学校遵循“自强有为、兴业报国”的“龙职”精神,践行“当好学生的铺路石”学校核心价值理念,全面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和“继续教育强校工程”,深化“成果导向+行动学习”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办学成果。学校荣获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优秀单位、全国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全国优秀职业技能鉴定站、黄炎培优秀学校奖,跻身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职业教育100强,是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校、国家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单位。
目前,全校上下正在深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固本铸魂、改革引领、立德修能、高端服务、转型筑基五大计划,创建类型教育模式,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创立教育教学标准,推动办学理念转变、办学模式转向、办学体制转型,着力打造“龙职风格、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