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层次 | 学制 | 授予学位 | 分类 |
|---|---|---|---|
| 本科 | 五年 | 医学学士 | 中医学类 |
培养目标:中医学(类)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各科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硕、博士招生及培养情况:中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硕士、博士、博士后多层次、多类型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医学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有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个硕士授权点,具有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首批被批准为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单位之一。在校各类研究生已2千余人,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和十几个国家地区,成为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重要岗位领导、优秀教师、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科技之星等,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中医学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09 | 4519 |
| 中医学(+一体化)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18 | 13032 |
| 中医学(+一体化儿科学)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05 | 15473 |
| 中医学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75 | 21926 |
| 中医学 | 2020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35 | 3482 |
| 中医学(“5+3”一体化)(本科)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64 | 11654 |
| 中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本科,中医儿科学方向,中医儿科学临床)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8 | 14706 |
| 中医学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28 | 19048 |
| 中医学 | 2019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0 | 3444 |
| 中医学(一体化)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9 | 13930 |
| 中医学(一体化,儿科学)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6 | 14599 |
| 中医学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1 | 18347 |
| 中医学 | 2018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23 | 3748 |
| 中医学(中医学一体化)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9 | 12991 |
| 中医学(中医学一体化,儿科学)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7 | 15483 |
| 中医学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29 | 19566 |
| 中医学 | 2017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19 | 3440 |
| 中医学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54 | 9742 |
| 中医学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42 | 11806 |
| 中医学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30 | 14080 |
| 层次 | 学制 | 授予学位 | 分类 |
|---|---|---|---|
| 本科 | 五年 | 医学学士 | 中西医结合类 |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中外合作办学,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规定,聘任俄罗斯医学院校授课教师,引进现代医学相关课程教材,培养系统掌握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扎实的中西医诊疗技能,能够运用俄语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及中医药文化交流、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医学专门人才。
本专业注重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与中西医结合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知识和技能独立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并能进行常见急危重症的初步诊断与处理,尤其是运用俄语开展中西医各科常见疾病诊疗工作,且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全部课程及毕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并授予学位。毕业后从事中西医结合(涉外)临床工作及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对俄中医药文化交流、专业诊疗技术推广等工作。
主干课程: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俄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491 | 6047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42 | 30611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2020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00 | 6484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08 | 23912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2019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21 | 5222 |
| 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 | 2019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96 | 8164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24 | 23018 |
| 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 | 2019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82 | 35589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2018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499 | 6129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93 | 28771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2017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66 | 8813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2017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65 | 29610 |
| 层次 | 学制 | 授予学位 | 分类 |
|---|---|---|---|
| 本科 | 五年 | 医学学士 | 中医学类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中医骨伤科学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491 | 6047 |
| 中医骨伤科学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31 | 33776 |
| 层次 | 学制 | 授予学位 | 分类 |
|---|---|---|---|
| 本科 | 五年 | 医学学士 | 中医学类 |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医康复特色的高素质人才,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康复医学、中医康复学等,具备运用中医康复方法和现代康复技术等处理临床疾病功能障碍的基本能力,能在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学院校、中医科研机构等,从事中医康复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中医康复学人才。
主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诊断学、内科学、康复医学概论、康复评定学、临床康复学、康复疗法学。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硕、博士招生及培养情况:2014年获得中医康复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中医康复学 | 2021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489 | 6236 |
| 中医康复学 | 2021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31 | 33776 |
| 中医康复学 | 2020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00 | 6484 |
| 中医康复学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87 | 29517 |
| 中医康复学 | 2019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20 | 5332 |
| 中医康复学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516 | 25264 |
| 中医康复学 | 2018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510 | 4958 |
| 中医康复学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494 | 28466 |
| 中医康复学 | 2017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75 | 7655 |
| 中医康复学 | 2017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64 | 29877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经六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校于2004年全国首批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2007年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中医学专业认证单位,2018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下设16个学院、14个附属医院(4个直属)、1个中医药研究院、1个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院、26个教学医院和70个实习基地。设有27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法等5个学科门类。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31个;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36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28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69人、硕士研究生3175人、本科生14263人、专科生7人、留学生219人、预科生55人。
学校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中药学、药物制剂和针灸推拿学)和首批第二类特色专业(中医学)建设点。中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教育部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实验技术等8个本科专业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药物制剂等10个本科专业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药学学科排名并列第一、中医学学科排名并列第四,成为全国获评“A+”学科的三所中医药院校之一。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1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省领军人才梯队19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有国家精品课程8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6门、省精品课程22门;获首届国家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二等奖1部,首届省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特等奖1部、一等奖3部、二等奖3部;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学校两次获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称号,曾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5项。教学实验中心为全国中医药院校首批确定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医药博物馆被确定为黑龙江中医药博物馆,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被确定为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黑龙江分中心,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科技项目查新定点单位。
学校现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研究中心1个、重点研究室3个、三级实验室10个;有黑龙江省工程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8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5个、校企合作工程技术中心2个;有科技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平台1个。现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曾先后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立项3829项,其中国家973项目及课题5项、863项目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1641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项、吴阶平医药创新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8项、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学校培养的博士撰写的学位论文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获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校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4.85亿元,有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超高分辨质谱仪等一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中药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方剂配伍规律、针灸作用机理研究和中医药治疗内科、妇科、肾病等重大疾病的临床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学校附属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国家重大疫情中西医结合救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附属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是黑龙江省首家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定的中医院,为全国首批现代化中医院建设单位。附属第三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原隶属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2018年12月转隶,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正在规划建设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第四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黑龙江省康复医院)原隶属黑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2019年6月转隶,是集公益性、综合性、示范性为一体的三级康复专科医院,正在着力打造以康复特色为引领的新型现代化中医医院。四所附属医院现有床位4500余张,有国家重点专科25个、省级重点专科31个,年均门诊量150万人次,树立了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旗帜,为保障龙江人民身体健康,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教职工4044人(校本部845人),有专任教师1121人,博士生导师164人,硕士生导师610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3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学者6人,青年岐黄学者5人,龙江科技英才2人,龙江学者17人。学校启动实施“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学校拥有东北三省唯一一家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GLP实验室),建立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材GAP中心,现为“省医药工业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以清河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为核心,规划建设的“中国北药园”项目,成功获批全国首届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学校连续两届获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成为全省唯一获聘教指委主任委员单位的省属本科高校。学校还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和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单位,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学历教育资格,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来华留学生院校之一,已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医学院校或研究机构开展了教育、医疗、科技合作与交流,目前学校长期国际合作项目140项,接受国外来访学者500多人,培养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5000多人。学校与英国伦敦南岸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联合创办的世界首家中医孔子学院多次被教育部、国家汉办评为“先进孔子学院”,并成为全球首批“示范孔子学院”。
学校创办“龙江中医讲坛”,多次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举办“中俄生物医药论坛”,并联合发起成立中俄中医药创新发展联盟,组建中俄中西医结合学院,共同申报国际合作项目,全力打造中俄中西医结合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学校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合作创办全球首家传统医学研究院;与美国中药联商会合作创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美国分校,成为全球首个在海外开设中药学学士学位课程的机构。学校还被确定为中国-匈牙利两国政府项目“中国-中东欧中医药中心”建设单位。
学校秉承“勤奋、求真、博采、创新”的校训精神,以弘扬中医药精华,造福人类健康为己任,以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为依归,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国际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中医药大学拼搏奋进!
| 1 | 中医学(5+3一体化) | 5000 |
| 2 | 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硕士儿科学) | 5000 |
| 3 | 中医学(五年) | 5000 |
| 4 | 中医骨伤科学 | 5000 |
| 5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5500 |
| 6 | 护理学 | 4000 |
| 7 | 针灸推拿学 | 4200 |
| 8 | 中医康复学 | 5000 |
| 9 | 康复治疗学 | 5000 |
| 10 | 运动康复 | 5000 |
| 11 | 制药工程 | 4000 |
| 12 | 药物制剂 | 4200 |
| 13 | 中药学 | 4200 |
| 14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4500 |
| 15 | 生物技术 | 5000 |
| 16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000 |
| 17 | 药学 | 5000 |
| 18 | 中药制药 | 5000 |
| 19 | 药物分析 | 5000 |
| 20 | 公共事业管理 | 4200 |
| 21 | 应用心理学 | 4200 |
| 22 | 市场营销 | 4000 |
| 23 | 医学信息工程 | 5000 |
| 24 | 智能医学工程 | 待定 |
| 25 | 医学实验技术 | 5000 |
| 26 | 医学检验技术 | 5000 |
| 27 | 助产学 | 4500 |
| 28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待定 |
| 1.学费执行标准,以物价,财政,教育三部门批复为准. | ||
| 2.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硕士儿科学)前五年学费标准为5000/年,后三年学费根据研究生专业收取. | ||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长远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内容之一。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与用人单位广泛联系,拓宽就业渠道。近年来,学校还对本科专业招生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大幅度增加了社会急需的专业,压缩了长线专业的招生数量,并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

黑龙江工程学院最热门专业:网络与新媒体、英语(英语考生)、金融学类(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社会工作。网络与新媒体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文学学士新闻传播学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自2012年招生,是东北三省首家开设网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最热门专业:健身指导与管理、体育运营与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体育机械设备维护方向)、运动训练、计算机应用技术。健身指导与管理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体育类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最热门专业: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助产、医学检验技术、药学。口腔医学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临床医学类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具有从事基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最热门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无人机应用技术、畜牧兽医、宠物养护与驯导、市场营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水利工程与管理类专业简介:本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

黑龙江财经学院最热门专业:汉语言文学、法学、会计学、审计学、英语(英语考生)。汉语言文学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文学学士中国语言文学类培养目标: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较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

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最热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英语、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管理学学士旅游管理类【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

黑龙江工商学院最热门专业:会计学、商务英语、市场营销、英语、工商管理。会计学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管理学学士工商管理类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了解会计、经济、管理、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

黑龙江科技大学最热门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会计学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管理学学士工商管理类我校会计学专业具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黑龙江省省级重点专业,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办学声誉。

黑龙江大学最热门专业:法学(“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卓越法律人才)、法学(俄语)、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英语(英语考生)。法学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法学学士法学类基本信息1.专业代码:030101专业名称:法学招生时间: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最热门专业:中医学(+一体化)、中医学、中医学(+一体化儿科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学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五年医学学士中医学类培养目标:中医学(类)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各科的临床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