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泉州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湖南工商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 | 2021 | 物理类 | 520/483(本科批) | /() |
软件工程(媒体技术) | 2020 | 理科 | 480/452(本科批) | /() |
软件工程(软件开发) | 2020 | 理科 | 492/449(本科批) | /() |
软件工程(网络技术) | 2020 | 理科 | 475/447(本科批) | /() |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 | 2020 | 理科 | 485/446(本科批) | /() |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 | 2020 | 文科 | 514/489(本科批) | /() |
软件工程(媒体技术) | 2019 | 理科 | -/431(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软件开发) | 2019 | 理科 | -/430(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 | 2019 | 理科 | 460/428(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信息管理) | 2019 | 理科 | -/428(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媒体技术) | 2019 | 文科 | -/488(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 | 2018 | 理科 | -/415(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 | 2018 | 文科 | -/477(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 | 2017 | 理科 | -/368(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软件开发) | 2017 | 理科 | -/363(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媒体技术) | 2017 | 理科 | -/361(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信息管理) | 2017 | 理科 | -/360(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 | 2017 | 文科 | -/412(本科二批) |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福建 | 软件工程(就读于泉州主校区,一、二年级每学年5040元/人,三、四年级每学年16000元/人)(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3 |
四川 | 软件工程(软件类)(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2 |
海南 | 软件工程(一、二年级每学年5040元,三、四年级每学年16000元)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0 |
湖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2 |
江西 | 软件工程(该专业一、二学年学费5040元/年;三、四学年学费160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5 |
浙江 | 软件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42 |
河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5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福建 | 软件工程(就读于泉州主校区,一、二年级每学年5040元/人,三、四年级每学年16000元/人)(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3 |
四川 | 软件工程(软件类)(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2 |
海南 | 软件工程(一、二年级每学年5040元,三、四年级每学年16000元)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0 |
湖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2 |
江西 | 软件工程(该专业一、二学年学费5040元/年;三、四学年学费160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5 |
浙江 | 软件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42 |
河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5 |
1、专业特色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2015年通过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办学水平和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评估。在近几年的专业建设中,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来保证本科培养质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1)明确清晰的定位与办学特色
本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定位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校特点、目标明确且思路清晰,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我校的办学特点,注重学生商科素养的熏陶,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不仅具有较强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又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该专业定位较合理、特色较鲜明。同时,在进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不断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并逐步对其优化和完善。
(2)全方位、多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与实训和毕业设计三个阶段的锻炼,有效掌握软件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技术背景、开发手段、测试方法以及项目管理等相关知识。通过软件市场调研、软件产品营销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习类实践教学环节,同时结合课内实验和单独开设的实验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并通过设立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学分模块,鼓励学生参加程序设计大赛、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以高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企业为依托,联合企业开展了实践教学合作,通过建立业界和学界的良好互动机制,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优质资源,在《面向对象程序课程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训》等教学环节中积极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专业证书考试,将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及专业证书考试有机结合。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软件项目开发的实际能力、软件项目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工程素养,熟悉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分析设计与开发、软件项目管理、技术支持及市场开拓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四川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9 |
海南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3 |
广东 | 计算机类(非定向)(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2.软件工程+080905.物联网工程)(办学地点: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学年专业分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1 |
江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1 |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于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市。泉州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经济总量连续22年位居福建省首位。学校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系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属本科高校,由创办于1923年的泉州师范学校、1939年的南安师范学校、1951年的泉州教育学院和1958年的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1999年和200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两次莅校视察指导工作,并作出了“泉州师院发展方向是建设多学科的大学,目标很宏伟,这无疑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这也符合福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要求”的重要指示。
近百年办学历程筚路蓝缕,一甲子高等教育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泉师人秉承“善学如泉、正心至大”校训精神,继往开来、砥砺前行,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0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2年获批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2013年获批福建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以来,获批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高校,获批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资格。学校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平安校园等一批高级别荣誉称号,蝉联七届省级文明学校(文明校园)。办学以来,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福建省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泉州主校区(校本部)和南安、鲤城2个分校区,共占地1815亩。下设二级学院17个,本科招生专业58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8万人。现有教职工14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台湾全职教师近20人。有国家级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福建省特殊支持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人选等省级高层次人才100多人,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福建省本科教学团队9 个,福建省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
学校坚守育人初心,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着力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先后获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专业和课程改革”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以及省级一流专业等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30余项。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通过行业类专业认证,小学教育、英语、音乐学等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福建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培育基地。近3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1300余项。毕业生创业率和创业存活率实现“双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着力做特工科、做优人文社科,做精教师教育学科。拥有省级学科14个,其中音乐与舞蹈学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教育学、光学工程、工商管理等6个学科获批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型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获批福建省重点学科。现有福建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入选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先后获批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福建省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验收,经教育部批准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校坚持科研创新和学术繁荣发展,加强平台建设,提升科研水平。现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40个,入选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首批智库成员单位,建有国家语委科研中心丝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台盟中央闽南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建华南地区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共建泉州师院-高科环保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监测与废弃物资源化联合实验室、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泉州师范学院南安科研工作站等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先后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50项,其中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7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50多项、其他类科研课题1200余项。“求索”讲坛入选首批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十佳讲坛。
学校坚持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的发展道路,打造校地发展共同体。制定实施《泉州师范学院服务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8641”行动计划),建设8个哲学社科创新平台,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构建6个人才培训平台,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丰泽区、鲤城区、晋江市等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附小、附中,共同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拓展4个国际交流平台,服务“海丝”先行区建设。建设10个科技创新平台,对接泉州传统、重化、高新三大产业板块,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与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共建泉州市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东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共建高水平学科、平台及人才团队。与中化集团、中国石化、中国电信、绿地集团、安踏集团、百宏集团、盼盼食品、高科环保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共育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校植根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深入开展闽南文化、海丝文化等方面研究,服务泉州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泉州文化走向世界。深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在海内外首创南音学科专业,开展南音发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福建省唯一入选高校),获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南音新作《凤求凰》获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一等奖(第一名),列入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名录(全国高校首次进入名录)。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深化校际交流合作,与70多所国(境)外高校缔结姐妹学校关系,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林肯大学等近十所国外知名高校建立师生交流、本硕连读等项目,与法国里昂商学院、泉州企业家联合会共同开展体育产业交流合作,与巴西沙滩足球协会合作推广足球教育培训和足球文化,与波兰克拉科夫音乐学院合作开展传统音乐传承保护与研究;与元智大学、龙华科技大学、屏东大学等近十所台湾知名高校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每年选派500多名师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开展留学生教育,获省政府留学生奖学金支持,招收来自俄罗斯、密克罗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近200人;成立国际海员培训中心,培训孟加拉、尼泊尔等沿线国家的船员。致力汉语国际推广,2005年成为福建省最早向菲律宾选派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的两所高校之一,2014年加入国侨办外派教师项目,共选派志愿者及外派教师近400人,分赴菲律宾、印尼等近十个国家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自2011年起,每年承办华裔学生学中文夏令营及各类型语言文化推广活动,共培训来自东南亚和欧洲国家华裔学生1000余人。成为福建省委统战部遴选的第一所在疫情期间承担海外华文师资线上培训的高校,面向菲律宾和马来西亚160多所华校本土华文教师和管理者开展线上培训。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以来,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建设作出的“建设多学科大学”重要指示精神,学校制定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五个工程”建设,全面掀起“二次创业”新热潮,坚定不移地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奋勇前行。
3.校内临时困难补助:本人病重或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校内临时困难补助。
4.勤工助学:学校各单位设置勤工助学岗位,优先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岗;学校设立学生服务中心,联系校外正规用人单位为广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5.社会资助:学校积极联系热心公益事业的单位和个人设立奖助学金。包括陈笃彬教育奖、泉州市关工委千墅奖学金、泉州市教育基金会优秀大学生奖助学金、贤銮奖学金、成功寒窗奖学金和助学圆梦基金等。
6.发展性资助:学校设立本科生发展性资助实施办法,对学生在大型赛事、先进典型评选、团队科研、创新创业、考研等领域进行奖励和帮扶,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学生资助工作由“给予型”、“输入型”向“励志型”、“强能型”转变。
“东西塔”
东为“镇国塔”,高48.27米;西为“仁寿塔”,高45.06米。东、西两塔是我国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对石塔。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成了泉州古城的独特标志和象征。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
“老君岩”
老君岩为代表的六处宋元时期的清源山石造像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学校大门”
“文科楼”
“实验楼群”
“图书馆”
“陈伟利体育馆”
“陈祖昌大礼堂”
“宿舍区”
“学生公寓”
“校园小景”
“校园小景”
“学术交流中心”(建设中)
“艺术楼”(建设中)
近3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1500余项。毕业生创业率和创业存活率实现“双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
湖南工商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南朝岳麓,东顾湘江。她是一所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十三五”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全国首批百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1999年开始研究生培养工作。6个一级学科连续两年入选上海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全国排名进入前10%,分别居省内高校第1、2位。
学校始建于1949年,校园占地1432.08亩,建筑面积55万余平方米。现有总值1.8亿余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00万余册的图书馆藏书。设有23个二级学院、115个科研机构。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有4个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2个省级“双一流”学科;1个国家基础科学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长沙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长沙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室,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个省级专业特色智库,1个院士工作站,7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4个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基地,2个省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个省社科普及基地,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省级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基地。有67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资助建设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有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0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0门省级精品课程,4个省级教学团队;36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8个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2016年与湖南湘江新区开展全面合作试点。
学校有教职工1780人,专任教师1316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者153人,具有副高职称者27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09人,国家级教师团队1个,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政协委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委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1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1人,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教授1人,“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首席教授1人,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芙蓉学者计划”首届特聘教授1人并荣获“芙蓉学者”贡献奖,湖南省优秀专家1人,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1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学者6人,湖南省新型智库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教学名师3人,湖南省优秀教师5人,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人,湖南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1人,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湖湘青年英才”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26人。
近5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20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3项,尤其是学校教师牵头获批的“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实现我省国家基础科学中心零的突破。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数量在湖南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公开发表论文2362篇,其中,在Nature、《管理世界》《中国科学》《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ESI前1%高被引论文8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222部;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265项。
近10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科研获奖5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大满贯高校,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1项、湖南省光召科技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三等奖、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以及其他省部级奖39项。
学校遵循“至诚至信,为实为新”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以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坚持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最美湘女”肖霞同学十八年如一日照顾远征军人遗孀,“湖南好人”徐守宝等6名同学入选湖南省“2017年度十大教育人物”。面向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近年来年度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对外交流日益广泛,先后与爱尔兰、荷兰、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2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办学和校际交流关系。
学院目前有食堂四个,主要分布在学生宿舍区
湖南工商大学软件工程和网络空间安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网络空间安全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网络空间安全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网络空间安全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湖南工商大学软件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数
湖南工商大学软件工程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物联网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物联网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湖南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这
湖南工商大学工业智能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业智能和软件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业智能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工业智能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业智能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工业智能
湖南工商大学机器人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器人工程和软件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器人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器人工程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湖南工商大学通信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和软件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通信工程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通信工程
湖南工商大学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人工智能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人工智能
湖南工商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软件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湖南工商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软件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制造工程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