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泉州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湖南工商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21 | 物理类 | 532/516(本科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21 | 物理类 | 514/511(本科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21 | 历史类 | 536/528(本科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21 | 历史类 | 539/523(本科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20 | 理科 | 511/505(本科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20 | 理科 | 505/495(本科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20 | 文科 | 541/538(本科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20 | 文科 | 534/530(本科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9 | 理科 | 493.96/442(本科二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9 | 文科 | 550.99/535(本科二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8 | 理科 | -/466(本科二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8 | 理科 | -/462(本科二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8 | 文科 | -/528(本科二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7 | 理科 | -/413(本科二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7 | 理科 | -/407(本科二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7 | 文科 | -/474(本科二批)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泉州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湖南工商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21 | 物理类 | -/512(本科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21 | 历史类 | -/524(本科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20 | 理科 | -/510(本科二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9 | 理科 | -/497(本科二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8 | 理科 | -/499(本科二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8 | 文科 | -/561(本科二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7 | 理科 | -/471(本科二批)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2017 | 文科 | -/525(本科二批) | /()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 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 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 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国家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 新发展。
2.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和GIS技术 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 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
3.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4.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 的初步能力;
5.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 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环境适 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规划类。
核心知识领域:地理学类、数学与信息类、规划类、管理类、环境类。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自然地理学概论(48学时)、人文地理学(32学时)、经济地理学(48学时)、城市地 理学(32学时)、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48学时)、计量地理学(32学时)、遥感基础与图像解译原 理(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概论(48学时)、城市经济学(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
示例二:人文地理学(54学时)、城市地理学(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工业地理学 (54学时)、交通地理学(54学时)、区域分析与规划(7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72学时)、城市总 体规划(72学时)、修建性详细规划(54学时)、控制性详细规划(54学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54学时)。
示例三:自然地理学(120学时),人文地理学(68学时),环境科学概论(54学时),区域分 析与区域规划(68学时),城乡规划原理(54学时),数字测图(54学时),GIS原理与应用(54 学时),遥感概论(45学时)、遥感图像处理与实验(68学时)、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54学时), 土地利用规划(54学时),城乡规划与设计(72学时)、专题地图(6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综合实习、人文地理实习、区域地理综合实习、计算机专题地图编 制、城市(社区)规划实务与图件设计综合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人文地理实践、区域地理综合实践、城市规划综合实践、土地管理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福建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6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面向泉州) | 511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历史类 | 528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面向泉州) | 523 | ||||
四川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3 |
文科 | 534 | ||||
广西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504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1 |
文科 | 518 | ||||
湖南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2 |
历史类 | 524 | ||||
山东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03 |
江西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1 |
浙江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9 |
山西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22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 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 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 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国家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 新发展。
2.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和GIS技术 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 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
3.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4.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 的初步能力;
5.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 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环境适 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规划类。
核心知识领域:地理学类、数学与信息类、规划类、管理类、环境类。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自然地理学概论(48学时)、人文地理学(32学时)、经济地理学(48学时)、城市地 理学(32学时)、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48学时)、计量地理学(32学时)、遥感基础与图像解译原 理(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概论(48学时)、城市经济学(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
示例二:人文地理学(54学时)、城市地理学(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工业地理学 (54学时)、交通地理学(54学时)、区域分析与规划(7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72学时)、城市总 体规划(72学时)、修建性详细规划(54学时)、控制性详细规划(54学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54学时)。
示例三:自然地理学(120学时),人文地理学(68学时),环境科学概论(54学时),区域分 析与区域规划(68学时),城乡规划原理(54学时),数字测图(54学时),GIS原理与应用(54 学时),遥感概论(45学时)、遥感图像处理与实验(68学时)、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54学时), 土地利用规划(54学时),城乡规划与设计(72学时)、专题地图(6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综合实习、人文地理实习、区域地理综合实习、计算机专题地图编 制、城市(社区)规划实务与图件设计综合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人文地理实践、区域地理综合实践、城市规划综合实践、土地管理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海南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1 |
广西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45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2 |
文科 | 558 | ||||
河南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4 |
文科 | 587 | ||||
安徽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5 |
文科 | 590 | ||||
江苏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第一学年在北校区学习,第二学年起在南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2 |
历史类 | 518 |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于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市。泉州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经济总量连续22年位居福建省首位。学校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系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属本科高校,由创办于1923年的泉州师范学校、1939年的南安师范学校、1951年的泉州教育学院和1958年的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1999年和200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两次莅校视察指导工作,并作出了“泉州师院发展方向是建设多学科的大学,目标很宏伟,这无疑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这也符合福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要求”的重要指示。
近百年办学历程筚路蓝缕,一甲子高等教育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泉师人秉承“善学如泉、正心至大”校训精神,继往开来、砥砺前行,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0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2年获批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2013年获批福建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以来,获批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高校,获批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资格。学校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平安校园等一批高级别荣誉称号,蝉联七届省级文明学校(文明校园)。办学以来,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福建省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泉州主校区(校本部)和南安、鲤城2个分校区,共占地1815亩。下设二级学院17个,本科招生专业58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8万人。现有教职工14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台湾全职教师近20人。有国家级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福建省特殊支持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人选等省级高层次人才100多人,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福建省本科教学团队9 个,福建省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
学校坚守育人初心,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着力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先后获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专业和课程改革”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以及省级一流专业等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30余项。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通过行业类专业认证,小学教育、英语、音乐学等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福建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培育基地。近3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1300余项。毕业生创业率和创业存活率实现“双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着力做特工科、做优人文社科,做精教师教育学科。拥有省级学科14个,其中音乐与舞蹈学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教育学、光学工程、工商管理等6个学科获批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型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获批福建省重点学科。现有福建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入选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先后获批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福建省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验收,经教育部批准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校坚持科研创新和学术繁荣发展,加强平台建设,提升科研水平。现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40个,入选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首批智库成员单位,建有国家语委科研中心丝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台盟中央闽南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建华南地区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共建泉州师院-高科环保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监测与废弃物资源化联合实验室、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泉州师范学院南安科研工作站等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先后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50项,其中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7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50多项、其他类科研课题1200余项。“求索”讲坛入选首批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十佳讲坛。
学校坚持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的发展道路,打造校地发展共同体。制定实施《泉州师范学院服务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8641”行动计划),建设8个哲学社科创新平台,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构建6个人才培训平台,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丰泽区、鲤城区、晋江市等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附小、附中,共同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拓展4个国际交流平台,服务“海丝”先行区建设。建设10个科技创新平台,对接泉州传统、重化、高新三大产业板块,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与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共建泉州市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东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共建高水平学科、平台及人才团队。与中化集团、中国石化、中国电信、绿地集团、安踏集团、百宏集团、盼盼食品、高科环保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共育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校植根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深入开展闽南文化、海丝文化等方面研究,服务泉州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泉州文化走向世界。深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在海内外首创南音学科专业,开展南音发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福建省唯一入选高校),获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南音新作《凤求凰》获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一等奖(第一名),列入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名录(全国高校首次进入名录)。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深化校际交流合作,与70多所国(境)外高校缔结姐妹学校关系,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林肯大学等近十所国外知名高校建立师生交流、本硕连读等项目,与法国里昂商学院、泉州企业家联合会共同开展体育产业交流合作,与巴西沙滩足球协会合作推广足球教育培训和足球文化,与波兰克拉科夫音乐学院合作开展传统音乐传承保护与研究;与元智大学、龙华科技大学、屏东大学等近十所台湾知名高校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每年选派500多名师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开展留学生教育,获省政府留学生奖学金支持,招收来自俄罗斯、密克罗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近200人;成立国际海员培训中心,培训孟加拉、尼泊尔等沿线国家的船员。致力汉语国际推广,2005年成为福建省最早向菲律宾选派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的两所高校之一,2014年加入国侨办外派教师项目,共选派志愿者及外派教师近400人,分赴菲律宾、印尼等近十个国家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自2011年起,每年承办华裔学生学中文夏令营及各类型语言文化推广活动,共培训来自东南亚和欧洲国家华裔学生1000余人。成为福建省委统战部遴选的第一所在疫情期间承担海外华文师资线上培训的高校,面向菲律宾和马来西亚160多所华校本土华文教师和管理者开展线上培训。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以来,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建设作出的“建设多学科大学”重要指示精神,学校制定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五个工程”建设,全面掀起“二次创业”新热潮,坚定不移地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奋勇前行。
录取原则
1.招生工作始终贯彻公平公正,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2.学校根据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有关规定调阅考生档案。
3.普通类专业录取规则
(1)除考生所在省份有特别规定外,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规则。录取按照考生投档分排序并根据考生专业志愿的先后次序依次进行。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均无法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参考考生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关科目成绩及考生综合素质评价,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以院校专业组为填报单位的,只能在同一院校专业组内调剂)。投档分相同时,按各省份普通类考生高考总成绩排序规则排序录取,如仍相同情况下,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2)根据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统一要求,我校在内蒙古按“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规则进行录取。
4.艺体类专业录取规则
(1)艺术类和体育类考生的高考文化成绩(含政策性加分)和省级统考专业成绩均必须达到生源省(区、市)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音乐学(南音方向)还必须参加我校南音专业校考并取得合格以上成绩。
(2)艺术类和体育类按院校投档的省份,实行第一专业志愿优先,第二及之后专业志愿分数优先的原则。
(3)艺术类和体育类以综合分投档的,按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分相同时则按单科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省级专业统考成绩、高考平行志愿特征分;以其他成绩投档的,学校将按照考生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按高考平行志愿特征分从高到低排序录取。
(4)音乐学(南音方向)按南音专业校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南音专业校考成绩相同时则按高考平行志愿特征分排序录取。
专业录取要求
1.外语类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它专业不限考生语种,但入学后公共外语只开设英语。报考外语类本科专业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
2.报考外语类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必须参加所在省统一组织的外语口试且成绩合格,没有统一组织外语口试的省份不作要求。
3.闽台合作项目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只录取有填报相应专业志愿的考生,未填报专业志愿将不予录取。
4.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除本章程有规定外,均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附件)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要求执行。
5.根据《船员健康检查要求》(GB 30035—2021)国家标准,我校航海技术专业要求身高达160cm(含)以上,双眼裸视力均能达到4.7(0.5)及以上;或双眼裸视力4.0(0.1)及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4.9(0.8)及以上,无色盲色弱。轮机工程专业要求身高达155cm(含)以上,双眼裸视力均能达到4.6(0.4)及以上;或双眼裸视力4.0(0.1)及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4.6(0.4)及以上,无色盲。
6.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由于工作性质特殊,不适宜女生报考。
7.报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定向就业的考生,必须是当年参加普通高考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生,且考生须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录取的学生到校报到注册时未能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则取消入学资格,相关责任由学生个人承担。
8.少数民族预科班录取的预科学生先在我校南安校区进行一年的预科阶段学习,预科学习合格并结业者,我校将根据学生在预科阶段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情况,结合学生志愿填报情况和专业招生计划确定其本科学习专业,并转入我校进行本科阶段学习。
10.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11.录取照顾政策按生源所在省级招生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泉州师范学院2012年艺术类录取原则
5.艺术类录取原则:
(1)音乐学(南音方向)必须参加由我校单独组织的专业考试,福建省其他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由省招办组织的统一专业考试。
(2)音乐学(南音方向)专业录取原则:按专业成绩占70%文考成绩占30%的比例折算成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分折算公式为:综合分=(专业成绩÷专业成绩满分)×文化成绩满分×70%+文化成绩×30%。
(3)福建省艺术类(南音除外)录取原则:在文化考试成绩和专业考试成绩均合格的基础上,按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4)江西省、江苏省、广西区的美术类及湖南省、江西省的音乐类和舞蹈类考生必须参加我校组织的相关专业考试并取得合格证,所取得的考试成绩作为专业录取依据。学校将在文化考试成绩和专业考试成绩均合格的基础上,按照考生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5)其他省的考生必须参加由省级招办组织的统一专业考试。学校将在文化考试成绩和专业考试成绩均合格的基础上,按照考生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以综合分投档的,则按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
1.泉州主校区:泉州市丰泽区东海大街398号;
2.南安校区: 泉州市南安市码头镇仙美街100号
(位处诗山镇街道边)。
学校咨询电话(区号:0595)22919911
电子邮箱:zhaosheng@qztc.edu.cn
各学院联系电话
各二级学院 |
联系电话(区号0595) |
文学与传播学院 |
22918005,22918736 |
陈守仁商学院 |
22918039, 22918788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22917089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22111805 |
外国语学院 |
22918050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22919980,22919981 |
海洋与食品学院 |
22979207 |
化工与材料学院 |
22919562,22870772 |
纺织与服装学院 |
22609836,22609830 |
教育科学学院 |
22919811,22918322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22792900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22917900 |
体育学院 |
22915676 |
航海学院 |
22919556 |
应用科技学院 |
86488835 |
3.校内临时困难补助:本人病重或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校内临时困难补助。
4.勤工助学:学校各单位设置勤工助学岗位,优先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岗;学校设立学生服务中心,联系校外正规用人单位为广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5.社会资助:学校积极联系热心公益事业的单位和个人设立奖助学金。包括陈笃彬教育奖、泉州市关工委千墅奖学金、泉州市教育基金会优秀大学生奖助学金、贤銮奖学金、成功寒窗奖学金和助学圆梦基金等。
6.发展性资助:学校设立本科生发展性资助实施办法,对学生在大型赛事、先进典型评选、团队科研、创新创业、考研等领域进行奖励和帮扶,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学生资助工作由“给予型”、“输入型”向“励志型”、“强能型”转变。
湖南工商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南朝岳麓,东顾湘江。她是一所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十三五”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全国首批百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1999年开始研究生培养工作。6个一级学科连续两年入选上海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全国排名进入前10%,分别居省内高校第1、2位。
学校始建于1949年,校园占地1432.08亩,建筑面积55万余平方米。现有总值1.8亿余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00万余册的图书馆藏书。设有23个二级学院、115个科研机构。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有4个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2个省级“双一流”学科;1个国家基础科学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长沙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长沙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室,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个省级专业特色智库,1个院士工作站,7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4个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基地,2个省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个省社科普及基地,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省级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基地。有67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资助建设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有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0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0门省级精品课程,4个省级教学团队;36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8个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2016年与湖南湘江新区开展全面合作试点。
学校有教职工1780人,专任教师1316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者153人,具有副高职称者27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09人,国家级教师团队1个,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政协委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委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1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1人,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教授1人,“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首席教授1人,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芙蓉学者计划”首届特聘教授1人并荣获“芙蓉学者”贡献奖,湖南省优秀专家1人,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1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学者6人,湖南省新型智库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教学名师3人,湖南省优秀教师5人,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人,湖南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1人,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湖湘青年英才”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26人。
近5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20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3项,尤其是学校教师牵头获批的“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实现我省国家基础科学中心零的突破。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数量在湖南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公开发表论文2362篇,其中,在Nature、《管理世界》《中国科学》《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ESI前1%高被引论文8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222部;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265项。
近10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科研获奖5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大满贯高校,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1项、湖南省光召科技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三等奖、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以及其他省部级奖39项。
学校遵循“至诚至信,为实为新”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以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坚持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最美湘女”肖霞同学十八年如一日照顾远征军人遗孀,“湖南好人”徐守宝等6名同学入选湖南省“2017年度十大教育人物”。面向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近年来年度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对外交流日益广泛,先后与爱尔兰、荷兰、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2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办学和校际交流关系。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高,学生就业情况好。学校遵循"厚德、博学、精明、自强"的校训,坚持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有300余人次的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国广告协会广告大赛等全国性竞赛中获奖,其中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获全国"世博"专题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700余人次在湖南省大学生竞赛中获奖。毕业生适应行业广泛,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来,毕业生年度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4%以上,其中继续深造和到政府机关、司法机构、银行、海关、石油、烟草等行业单位就业比例达40%以上,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上海、杭州、南京、长沙、北京等大中城市与长三角、珠三角一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愈益广阔。
学院目前有食堂四个,主要分布在学生宿舍区
湖南工商大学金融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
湖南工商大学金融科技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科技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科技就业前景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就业前景,金融科技专业介绍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科技和人文地理与
湖南工商大学金融工程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人文地理与
湖南工商大学投资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投资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投资学就业前景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就业前景,投资学专业介绍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投资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
湖南工商大学保险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
湖南工商大学金融数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数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数学就业前景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就业前景,金融数学专业介绍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数学和人文地理与
湖南工商大学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就业前景,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人文地理
湖南工商大学财政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财政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财政学就业前景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就业前景,财政学专业介绍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财政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
湖南工商大学经济统计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
湖南工商大学经济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