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 | 182 |
校友会(公办三类) | 207 | - |
高职排名 | 567 | 685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94 | 412416 |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97 | 256999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03 | 405312 | 200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32 | 225724 | 200 |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是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创建于1950年秋,始名河南省财政厅粮食干部培训班,始建于当时的河南省省会开封。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学校1953年迁址于郑州,1965年成立河南省粮食学校,1997年更名为河南省经济贸易学校,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建校70余年来,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科学管理、内涵建设、提质提优”的新发展理念,严守“厚德强能、明理笃行”的校训,在一代代工贸人的精心铸造下,逐渐形成了“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为中国粮食行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0多万名优秀人才,被誉为“粮食人才的摇篮”。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切实实施“一把手”工程,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学校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放到学校改革发展的全局来统筹安排。目前全校上下已形成党政领导亲自抓,就业部门牵头抓,二级学院具体抓,其他部门参与抓的“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专兼结合、全员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格局。
我校始终秉承“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宗旨,扎实开展就业工作,大力开拓就业渠道,近五年平均就业率达96.44%,在全省高校排名中位居前列。专升本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屡创新高,近五年平均录取率达50.16%。每年的校园双选会、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培训、创新创业大赛等都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成长平台。
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牢固树立“市场为本,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积极推进就业工作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学校目前已基本形成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于一体的就业工作体系,为我校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把握机会、脱颖而出、成功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学校开辟入学“绿色通道”,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报到时实行学费缓交,直接入学;
(二)入学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可提出申请,学校按国家规定办理学费减免;
(三)国家奖学金(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国家助学金 (受助学生人均3300元);
(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国家规定提供适当勤工助学岗位,每个岗位补贴每月最高480元;
(五)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学费、住宿费之和,在校期间免除贷款利息;
(六)对应征入伍学生,执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或学费补偿的国家资助政策;
(七)对退役士兵执行国家关于退役后教育免学费资助。
(八)有关程序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校后可按照资助政策的要求向我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二级学院提出相应资助申请,我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二级学院根据国家相关要求为学生办理相关手续并提供资助。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4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周口市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面积1635亩,总建筑面积37.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97亿元,图书馆藏书124万册,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和实习实训基地226个,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4300个,教学用计算机1490台,标准田径运动场3个,教学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雅。
为确保每位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就读与毕业,学校建立有以“奖”“贷”“助”“勤”“减”为一体的资助体系。
“奖”: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年,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在校生;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年,用于奖励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生。
“贷”:开通国家助学贷款,家庭困难的学生按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条件和程序,每学年可向学校申请8000元以下的贷款,做到“应贷尽贷”,在校学习期间免付利息。
“助”:国家助学金3000元/生·年(覆盖率20%左右)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生活;农村贫困建档立卡户助学金100%全覆盖,标准4000元/生·年。
“勤”:学校实施“勤工助学”计划,在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设立勤工助学岗,让学生业余时间参与学校管理又有一定报酬补贴生活。
“减”:学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学生进行减收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