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土地资源管理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8 | 12933 | (23组)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595 | 14053 | (32组)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历史类 | 586 | 3188 | (13组)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0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7 | 13166 | |||
土地资源管理(地方专项) | 598 | 0 | ||||||
土地资源管理 | 文科 | 609 | 2757 | |||||
土地资源管理(地方专项) | 605 | 0 | ||||||
土地资源管理 | 2019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9 | 13805 | ||
土地资源管理(地方专项) | 571 | 16648 | ||||||
土地资源管理 | 文科 | 600 | 2934 | |||||
2018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7 | 12721 | |||
文科 | 622 | 2694 |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4 | 13973 | |||
文科 | 591 | 2919 |
专业特色:本专业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及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企业以及相关单位从事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政策法规等研究与实施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咨询、估价、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专业学科基础雄厚,拥有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全国同行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专业实验与实习条件优越,拥有专门实习实验场所、设备和规划、估价类实习软件与房地产实战沙盘。
主要课程:公共管理学、城乡规划与环境管理、公共管理、区域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数量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区域规划、地籍管理、测量学、土地制度与政策、不动产估价、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市场营销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各级政府土地和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及政策研究机构、城乡规划设计部门、测量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咨询评估机构、各类银行等投资金融机构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土地政策与法规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测量、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房地产咨询评估决策以及城市经营管理等工作;也可推荐或报考我校、其他高校及科研单位的研究生继续深造,亦可推荐到国外大学深造。
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要。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土地作为资产在投资领域乃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均需要从产权管理、资本运作和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是农村的最大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农村土地,实现农村土地的财产权利,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需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方面的广大毕业生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甘肃 | 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2 |
云南 | 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8 |
贵州 | 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农路22号)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四川 |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市场营销、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5 |
海南 | 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6 |
广西 | 工商管理类(4950元/年,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办学,包含专业:市场营销、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0 |
湖南 | 工商管理类(卓越班)(含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土地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本硕分流培养;收费4950元/年;办学地点杨凌示范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6 |
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收费4950元/年;办学地点杨凌示范区) | 604 | ||||
湖北 | 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6 |
河南 | 工商管理类(4950元/年;包含专业市场营销、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办学地点陕西省杨凌示范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4 |
江西 | 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3 |
福建 | 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4 |
安徽 | 工商管理类(4950元/年;含市场营销、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7 |
黑龙江 | 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5 |
山西 |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市场营销、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3 |
河北 | 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专业)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7 |
四年制本科。本专业下设土地资源管理与房地产经营管理两个方向。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土地估价、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房地产、农业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开设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学、土地法学、地价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工程、建筑工程概论、建筑制图、工程概预算、房地产市场学、房地产经济学等课程。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湖南 | 土地资源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8 |
595 | |||||
历史类 | 586 | ||||
四川 | 土地资源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3 |
土地资源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589 | |||
重庆 | 土地资源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6 |
广东 | 土地资源管理(非定向)(办学地点:湖南省长沙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7 |
山东 | 土地资源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89 |
江西 | 土地资源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4 |
浙江 | 土地资源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3 |
江苏 | 土地资源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8 |
黑龙江 | 土地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5 |
吉林 | 土地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0 |
山西 | 土地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6 |
天津 | 土地资源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29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兴旺、校长吴普特。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肩负着建设西北、兴学兴农、培育英才的历史重任。199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科教体制统筹改革,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行部省院共建机制,赋予学校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省院局联合出台意见继续深化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力支持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建校80余年来,一代代西农人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恪守“诚朴勇毅”的校训,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形成了“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和“团结、求真、坚韧、自信”的西农科学文化,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所),共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4个本科专业。现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地球科学等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进入ESI前1‰之列。目前,已发展为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
早在1934年建校之初,学校即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的总体思路,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三农”情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学术精英、创新创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社会发展管理人才。学校高度重视一流本科教育,积极参与“新农科”建设,25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拥有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农学专业通过农科专业(第三级)认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入选国家级“十一五” “十二五”规划教材52种,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1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有综合素质教育学院。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和支撑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与实践,多次获全国“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学术课外竞赛等顶级赛事国家第一级别奖,位居全国农林高校前列。建校以来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20余万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有19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经济林果育种与栽培、畜禽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农业生物技术、设施农业工程、葡萄与葡萄酒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6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以及我国自主培育和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合校以来,学校牢记服务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使命,始终站在助推西部大开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前沿,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4项,主持完成省部级一等奖95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812件。研究的黄土高原苹果优质高效绿色生产的系列关键技术,支撑引领黄土高原成为世界公认、全国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构建的土壤侵蚀调控技术体系,攻克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世界难题,助推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了贴近“三农”、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合校以来,学校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面向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服务工作。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与500多个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28个、示范基地46个,构建了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00多亿元。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农业科技现代化建设,探索实践“三团一队”帮扶工作模式,相关工作案例连续两年获评教育部直属高校十大典型项目,连续四年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在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陕西省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建有农民发展学院,为服务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通过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先后与全球36个国家112余所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年均1000名国(境)外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联合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环境科学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合作举办的植物保护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已通过陕西省合作办学专家组评估。学校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各类留学生281人。学校国际化办学实现了由“以外促内”向“走出去作为”的转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已逐步成为我国开展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和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高地。主导成立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影响广泛。牵头在丝路沿线国家建立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和4个海外人才培养基地。与杨凌示范区共建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牵头成立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组建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国际联合实验室、加入上合组织大学(牵头现代农业方向)。学校巴拉诺维奇国立大学孔子课堂于2021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运行。
新时代新阶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始终坚持“顶天”“立地”两个努力方向,持续实施人才强校、国际化、信息化三大战略,积极承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文明、促进人类健康、服务乡村振兴等四大学科使命,努力争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和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等“五个标杆”,扎实履行强农兴农的历史重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学校收费标准执行陕西省物价局、教育厅、财政厅的规定:
农林类理科专业3025元/学年;
理工、外语专业4950元/学年;
文史专业3850元/学年;
艺术类9900元/学年;
职教师资5500 元/学年。
若有变动以文件为准。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湖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占地近3000亩,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
学校设有24个学院,现招生本科专业89个,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伦理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发育生物学、理论物理、基础数学等6个国家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学、数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5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政治学、心理学、中国史、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等15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拥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2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以及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国家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花鼓戏)、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入选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1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心);拥有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动物多肽药物创制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多倍体鱼繁殖与育种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鲤鲫遗传育种中心;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拥有生物科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和哲学4个湖南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7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个湖南省种质资源库,4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5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是湖南首批省级重点智库,拥有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中心、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专业特色智库;拥有8个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单位,是教育部、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湖南)。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2人),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7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7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者等35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人选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5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人选46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3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76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37人、湖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专家”1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16人,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人选27人,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27人。
学校先后同47个国家和地区的197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人员交流、教学和科研合作,并分别与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韩国圆光大学、美国南犹他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格林卡音乐学院、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美国特拉华大学、德国柏林媒体设计学院、美国圣约瑟夫大学、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拥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和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美国研究中心等三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进入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学校图书馆藏书410余万册,其中古籍22万余册,订购各类文献数据库115个。学校主办14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7种;学校出版社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国家一级出版社。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输送毕业生50余万人,培养了一大批国际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校友遍布海内外。在校学生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12000余人,长短期国际学生近1200人,已形成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面向未来,湖南师范大学将始终秉承“仁、爱、精、勤”的校训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湖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坚定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名 称 |
奖 励 金 额 |
专业奖学金 |
特等3000元/人 |
一等1500元/人 |
|
二等1000元 |
|
三等500元 |
|
“未来教育家”奖 |
一等奖1000元/人 |
二等奖600元/人 |
|
三等奖400元/人 |
|
杨树达奖 |
一等奖800元/人 |
二等奖500元/人 |
|
三等奖300元/人 |
|
科技创造奖 |
一等奖800元/人 |
二等奖500元/人 |
|
三等奖300元/人 |
|
纪念奖100元/人 |
|
董爽秋生命科学奖 |
一等奖400元/人 |
二等奖300元/人 |
|
三等奖200元/人 |
|
华夏奖学金 |
一等奖600元/人 |
二等奖400元/人 |
|
三等奖300元/人 |
|
中期水平考试奖学金 |
一等奖800元/人 |
二等奖500元/人 |
|
三等奖300元/人 |
|
林增平史学奖 |
一等500元/人 |
二等300元 |
|
三等200元 |
|
佳和奖学金 |
500元/人 |
文学艺术创作奖 |
一等奖800元/人 |
二等奖500元/人 |
|
三等奖300元/人 |
|
学习优秀奖 |
一等奖800元/人 |
二等奖500元/人 |
|
三等奖300元/人 |
|
国家奖学金 |
一等奖6000元/人 |
二等奖4000元/人 |
|
省优秀特困生奖学金 |
6000元/人 |
校优秀特困生奖学金 |
一等奖2000元/人 |
二等奖1500元/人 |
|
三等奖1000元/人 |
|
贵联优秀学生干部奖 |
600元/人 |
“师大之星”奖学金 |
500元/人 |
树人奖学金 |
300元/人 |
湖南师范大学制药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制药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制药工程就业前景和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前景,制药工程专业介绍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制药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湖南师范大学物联网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联网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和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前景,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联网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这二个专业,
湖南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土地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土地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和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前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湖南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湖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土地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土地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计算机科学与
湖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和土地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工智能和土地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和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前景,人工智能专业介绍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人工智能和土地资源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湖南师范大学通信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和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介绍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通信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湖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土地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土地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前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农林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农林经济管理就业前景和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前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介绍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农林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
湖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农林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农林经济管理就业前景和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前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介绍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农林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