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南京体育学院 |
|---|---|---|
| 校友会(综合) | 301 | 330 |
| 武书连 | 307 | 585 |
| 软科(医药) | 32 | - |
| 软科(民族) | - | 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9 | 33310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0 | 39551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9 | 40254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7 | 49398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7 | 49398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2 | 61849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57 | 34604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51 | 38818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47 | 41745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38 | 48600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36 | 50193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19 | 64513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4 | 9736 | 46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0 | 10965 | 466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8 | 15198 | 46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53 | 10025 | 466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48 | 11627 | 46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37 | 15576 | 46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8 | 48452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8 | 48452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8 | 67914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6 | 69940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9 | 77188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79 | 107627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生物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71 | 114984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61 | 123723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17 | 150598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9 | 35616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7 | 36770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选1)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81 | 52579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学校坚持质量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429人,研究生3266人。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15个;国家级及省级特色专业11个,国家级及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国家级及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118门;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5个。建有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6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6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7个。
含浦、东塘校区各有两个大型学生食堂。
我校无回民灶台,无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南京体育学院始建于1956年,由南京体育学校、江苏师范学院体育专修科和江苏省体育干部培训班合并而成,是全国唯一一所既承担高等教育办学任务又承担竞技体育为国为省争光行业使命的特殊高校,是江苏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体育高等学府和重要的省级竞技体育训练基地,是江苏省体育局和江苏省教育厅共管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被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校训为“严、和、朴、实”。
学校坐落于古都南京,拥有灵谷寺、仙林、五棵松(筹)、滨江四个校区。灵谷寺主校区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原民国中央体育场旧址,占地640余亩。学校教育教学设有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足球学院)、运动健康学院、武术与艺术学院、体育产业与休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部、运动员教育教学管理部、继续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和奥林匹克学院(民办机制)11个单位,15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工学6个学科门类,现有各类在校生7032名;竞技训练设有乒羽学院、网球学院(中国网球学院)、体操学院、击剑学院、游泳学院5个单位,11支省优秀运动队,现有专业运动员355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