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20 | 机械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1 | 39792 |
2020 | 工业设计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5 | 37979 |
2020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5 | 37979 |
2020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旅游规划景区管理方向)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6 | 37532 |
2020 | 药学(生物医药方向)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7 | 37024 |
2020 | 土木类(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7 | 37024 |
2020 | 建筑学(绘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4 | 33891 |
2020 | 经济学类(CFA金融分析)(金融学(教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8 | 32260 |
2020 | 财务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9 | 31840 |
2020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0 | 31431 |
2020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1 | 31027 |
2020 | 应用物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5 | 29324 |
2020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9 | 27778 |
2020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0 | 27382 |
2020 | 生物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4 | 25758 |
202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5 | 25387 |
202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5 | 25387 |
2020 | 社会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5 | 4500 |
2020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8 | 4142 |
2020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9 | 23832 |
2020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9 | 23832 |
2020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0 | 3937 |
2020 |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0 | 3937 |
2020 |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3 | 3636 |
2020 | 信息工程(移动通信技术方向)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6 | 21328 |
2020 | 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7 | 3268 |
2020 |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9 | 3081 |
2020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1 | 19622 |
2020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旅游规划景区管理方向)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1 | 2907 |
2020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2 | 19283 |
2020 |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3 | 18958 |
2020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6 | 17939 |
2020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6 | 2520 |
2020 | 翻译(外语,外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8 | 2363 |
2020 | 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0 | 16644 |
2020 | 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5 | 15198 |
2020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7 | 14630 |
2020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8 | 14322 |
2020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9 | 14060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掌握金融知识和金融理论,具备金融实务专业技 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 工作,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技能、良好综合素质和优秀人格品质的创新型金融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金融 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工作实践能力,掌握金融学科学研究的 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能够较好地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金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 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有关经济和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国际金融活动的 规则和惯例,了解中国金融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具有能初步从事金融学理论研究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具有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 合素质。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经济法律概论、 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国际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保 险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国际金融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中央银行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含社 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相关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实践 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应用物理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究、教学、新技术开 发与应用以及管理工作的人才。本专业部分毕业生适合在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和特定专业方向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基本实验技能与 技术,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 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较为系统地掌握物理学和特定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 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有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专利申请等方面的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并掌握其他 自然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
4.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5.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技术管理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与人沟 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活动策划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了解应用物理学相关专业方向的前沿、发展动态、应用前景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 展状况。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经典力学(64学时)、热学(48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 学(48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4学时)、电动力学I(48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I(48学时)、 量子力学I(48学时)、分析力学(32学时)、固体物理(64学时)、电工电子技术(电路80学时+ 模电60学时+数电56学时+实验48学时)、计算物理(56学时)、半导体物理(48学时)、光电子 学(64学时)、光电技术及其应用(32学时)。
示例二:普通物理学(力学、热学,80学时)、普通物理学(电磁学,64学时)、普通物理学(光 学,56学时)、原子与原子核物理学(56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56学 时)、电动力学(56学时)、量子力学(64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4学时)、 计算物理(48学时)、模拟电路(40学时)、数字与逻辑电路(48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48学 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48学时)、智能仪器原理(40学时)。
示例三:大学物理(136学时)、固体物理(51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模拟电路(51学 时)、半导体物理(51学时)、热力学统计物理(51学时)、电动力学(68学时)、原子物理(51学 时)、数理方法(6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科研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工电子实验、应用物理方向专业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能 够胜任外事、商务、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 作,能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文化的生力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和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汉语和外语两方 面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训练,掌握跨文化交际和汉外口笔译基本技能,具备口笔译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知识与能力,包括外语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汉语知识 与写作能力,演讲与辩论能力,语言学习能力;
2.掌握翻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能力,包括口笔译技能、口笔译理论、跨文化交际 能力以及译者综合素质;
3.掌握翻译需要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包括中外社会文化知识,语言学与文学知识,使用现代 信息技术和翻译工具的知识,国际商务知识,公共外交知识;
4.了解翻译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了解翻译专业的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
5.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语言知识与能力模块:综合外语、外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 语、高级汉语写作。翻译知识与技能模块:翻译概论、外汉笔译、汉外笔译、应用翻译;联络口译、 交替传译、专题口译。相关知识与能力模块:中国文化概要、所学外语国家概要、跨文化交际、计 算机与网络应用、国际商务、公共外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语言综合技能训练、汉外翻译实践训练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 知识,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 和新产品开发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工程产品生 产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与实践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生物 工程产品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操作技术,具备生物产品制造和研发中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 能力,同时根据生物制药、环境生物工程、轻化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生物系统工程等专业方向,确 立人才培养特色。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数理化扎实基础以及计算机及 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生物工程产品的分析方法,生产设计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研究开发及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工程所涉及领域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前沿、应用前景、最新技术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 识的能力;
8.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发酵工程、生物分离 与反应工程、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生物化学(96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48学时)、化工原理(72学 时)、发酵工程(32学时)、基因工程(32学时)、分子生物学基础(32学时)、生物分离工程(32学 时)、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48学时)等。
示例二:化工原理(96学时)、生物化学(64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发酵工程(48学 时)、生物分离工程(48学时)、基因工程(32学时)、生物工程设备(48学时)等。
示例三:化工原理(80学时)、生物化学(80学时)、微生物学(64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 时)、生物反应工程(40学时)、生物分离工程(40学时)、生物工艺学(40学时)、发酵设备及工厂 设计(48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基本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发酵工程实验、生物分离工程实 验以及与专业方向相关的特色专业实验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华侨大学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专业录取情况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批次名称科类名称高分平均分低分控制线备注108070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项计划批理工 2080301测控技术与仪器专项计划批理工 31209旅游管理类专项计划批理工 4050207日语专项计划批理工 5082801建筑学本科第一批理工 6080902软件工程本科第一批理工 7020301金融学本科第一批理工 8120204财务管理本
华侨大学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专业录取情况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批次名称科类名称高分平均分低分本一线备注130101法学本科第一批文史 21202工商管理类(全英文教学,中美121双学位班)本科第一批文史 330204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本科第一批文史 450103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第一批文史 550101汉语言文学本科第一批文史 6120402行政管理本科第一批文史 7120203会计学本科第一批文
华侨大学2020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2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3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4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6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7分,经济学类理科录取分数
华侨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4分,哲学(试验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5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6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7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
华侨大学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类(国际)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89分,经济学类(金融分析)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91分,土木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2分,翻译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3分,工商管理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3分,电子信息类综
华侨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类(ACCA国际)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8分,经济学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0分,计算机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0分,汉语国际教育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5分。华侨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
2021年华侨大学广西招生专业:应用化学(拔尖人才试点班)(理工类,4年,5460元/年,在厦门校区办学)、经济学类(理工类,4年,5460元/年,在泉州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公共管理类(理工类,4年,54
华侨大学2017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8分,社会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8分,日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9分,土地资源管理(规划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9分,工商管理类(教学,中美联合培养国际班)理科录取分
华侨大学2018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类(ACCA国际(酒店管理)(教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4分,国际商务(教学,英国3+13+1)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9分,哲学(试验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5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
华侨大学2019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公共管理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9分,汉语国际教育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9分,中国语言文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9分,翻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9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旅游规
华侨大学2021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8分,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8分,药学(生物医药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9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
华侨大学2020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工业设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5分,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5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旅游规划景区管理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