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土木类(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2 | 18172 |
2021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4 | 17770 |
2021 | 生物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9 | 16837 |
2021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方向)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0 | 16641 |
202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1 | 16449 |
2021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3 | 16058 |
2021 | 机械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3 | 16058 |
2021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9 | 14886 |
2021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3 | 14146 |
2021 | 药学(生物医药方向)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3 | 14146 |
2021 |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3 | 14146 |
2021 | 城乡规划(绘画)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4 | 13962 |
2021 | 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6 | 13580 |
202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8 | 13211 |
2021 |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统计、数据分析)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9 | 13009 |
2021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0 | 12834 |
2021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1 | 12652 |
2021 | 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3 | 12301 |
2021 |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5 | 12005 |
2021 | 财务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8 | 11501 |
2021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人工智能)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1 | 11000 |
2021 | 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3 | 2691 |
2021 |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3 | 2691 |
2021 | 社会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4 | 2630 |
2021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7 | 2452 |
2021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8 | 2412 |
2021 |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1 | 2263 |
2021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2 | 2207 |
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本专 业隶属于电气类,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 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 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 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 能力。学校可根据情况设置专业方向,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及其控制、高电压技术、电力 电子技术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 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运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 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应涵盖电路、电子、电磁场、信息分析 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 电力拖动、电力电子与电气检测、电力设备与高电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建议适当涉 及电气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各学校可根据办学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气学科概论(16学时)、电路基础(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电磁场(32 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自 动控制原理(48学时)、微机系统与接口(48学时)、电机学(上)(48学时)、电机学(下)(48学 时)、电力电子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基础(64学时)、电力传动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暂态 分析(48学时)、电气检测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
示例二: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工程电磁场(40学时)、数字逻辑电路( 64 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微 机原理与接口技术(72学时)、电机学(上)(32学时)、电机学(下)(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 学时)、发电厂电气工程(48学时)、电力系统分析(64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64学时)。
示例三:电路(9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信号与系统 (48学时)、自动控制理论(56学时)、微机原理与应用(64学时)、电机学(上)(64学时)、电力工 程(上)(64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学时)、微机保护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自动装置(48学 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电力系统故障分析(48学时)、工程电磁场(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电气工艺实习、计算机软硬件实践、电气工程专业课程 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具备科学 认识、研究社会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党政机关、教育、科研、文化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 社会团体中从事社会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与政策评估、社会管理与社会规划等方面工 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 接受社会调查和分析研究的专业训练,具有认识社会和分析社会的基本能力及社会管理工作的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动态;
2.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运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能做定量分析和 定性分析;
3.了解经济、政治、法律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
4.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 法规,并了解我国国情;
5.具有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社会管理能力;
7.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社会学。
核心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中国社会思想史、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 学、社会分层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 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药学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等相关学科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具备药物研究与 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掌握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物制剂、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技术;
3.具备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能力;
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5.了解药学及相关领域前沿与发展趋势、医药行业发展需求;
6.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 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生物学。
核心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动力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研究见习、医药企业(或研究机构、医院、 社区药房)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生物化 学实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生药学实验、药剂学实验、药 理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物动力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 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 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工 程科学知识;
3.系统掌握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理 解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联,具有感知、传输、处理一体化的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 并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 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物联网技术体系、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控制、物 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理论学时+实验或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5 +18学时)、RFID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网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物联网软件设计 (27 +18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54学时)、物联网中间件设计(27 +18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 设计(54学时)、嵌入式系统与设计(45 +18学时)、传感器微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36+36学 时)、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定位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 (45 +18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36学时)、计算机网络(54学时)。
示例二:物联网工程概论(30学时)、物联网算法基础(60 +15学时)、物联网硬件基础(60+ 15学时)、传感网与微操作系统(45 +15学时)、物联网安全与隐私(30学时)、无线单片机与协议 开发(60+15学时)、JAVA语言程序设计(30 +15学时)、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20 +10学时)、物 流管理信息系统(30+15学时)、RFID系统(30学时)、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20 +10学时)、多 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60学时)、云计算(30学时)、物联网与智慧思维(30学时)、移动人机交互 技术(30学时)、社会计算(30学时)。
示例三: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体系结构(40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36+10 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40+10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40 +12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 (40+10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50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0 +14学时)、RFID与智能卡 技术(40+10学时)、物联网控制技术与应用(40+14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40 +14学时)、传感 器网络及应用(40 +14学时)、网络规划与设计(40 +14学时)、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40+10学 时)、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40+14学时)、软件集成与服务计算(40+1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传感器实验、传感网实验、物联网通信实验、物联网数据处理实验、物联网工 程规划与设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华侨大学2019年吉林省各专业录取情况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批次名称科类名称高分平均分低分控制线备注1120203会计学第一批a段理工 21202工商管理类第一批a段理工 30809计算机类第一批a段理工 4082801建筑学第一批a段理工 5020301金融学第一批a段理工 6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第一批a段理工 7080706信息工程第一批a段理工 80201经济学类第一批a段理工 912
华侨大学2017年吉林省各专业录取情况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批次名称科类名称高分平均分低分本一线备注1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第一批a段文史 2030101法学第一批a段文史 3050103汉语国际教育第一批a段文史 4050106应用语言学第一批a段文史 5050301新闻学第一批a段文史 6120202市场营销第一批a段文史 7120203会计学第一批a段文史 8120206人力资源管理第一批a
华侨大学2021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6分,土木类(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9分,药学(生物医药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5分,机械工程理科录
华侨大学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49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方向)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49分,化工与制药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50分,土木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52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5
华侨大学2021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类(ACCA国际)(会计学(教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80分,经济学类(CFA金融分析)(金融学(教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83分,土木类(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
华侨大学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类(ACCA国际)(会计学(教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7分,汉语国际教育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8分,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0分。华侨大学2021年
华侨大学2017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生态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2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2分,信息工程(移动通信技术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2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2分,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理
华侨大学2018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方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方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土地资源管理(规划方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9分,土地资源管理(规划方向)文科录取分
华侨大学2019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1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1分,机械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2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2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
华侨大学2020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7分,土木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7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7分,电子信息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8分,机械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8分,测控技术与仪
2021年华侨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药学(生物与医药方向)、社会学、
华侨大学2021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土木类(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4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9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方向)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