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华侨大学 | 中南民族大学 |
|---|---|---|
| 软科(综合) | 135 | - |
| 校友会(综合) | 117 | 135 |
| 武书连 | 154 | 197 |
| US排名 | 1452 | 1676 |
| 软科(民族) | - | 2 |
| 泰晤士 | 73-92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1 | 23881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7 | 25628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4 | 26946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2 | 27833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563 | 23070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面向泉州 | 本科批 | 559 | 24747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面向厦门 | 本科批 | 556 | 26075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面向泉州 | 本科批 | 555 | 26530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面向厦门 | 本科批 | 550 | 28774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面向泉州 | 本科批 | 548 | 29736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面向厦门 | 本科批 | 542 | 32508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1 | 5255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0 | 5415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7 | 5884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面向泉州 | 本科批 | 560 | 5415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面向泉州 | 本科批 | 560 | 5415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面向厦门 | 本科批 | 558 | 5722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选1) |
| 2021 | 面向厦门 | 本科批 | 557 | 5884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面向泉州 | 本科批 | 557 | 5884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选1) |
| 2021 | 面向泉州 | 本科批 | 555 | 6238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面向厦门 | 本科批 | 551 | 6903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面向厦门 | 本科批 | 543 | 8344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1 | 28289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5 | 35902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高山族 | 本科批 | 564 | 22629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批 | 518 | 44171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批 | 510 | 48177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7 | 5884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6 | 6063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批 | 532 | 10653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批 | 528 | 11507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9 | 2578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9 | 2578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2 | 2925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65 | 32855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1 | 5381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0 | 5558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84 | 6781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6 | 27213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1 | 2975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7 | 3188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65 | 32855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批 | 557 | 37114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批 | 550 | 4091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549 | 4144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批 | 527 | 53339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1 | 5381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0 | 5558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87 | 6130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批 | 585 | 6573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批 | 583 | 6990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580 | 7643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华侨大学是中央统战部直属,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学校于1980年成立董事会,庄希泉、胡平、黄长溪、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王刚先后担任董事长。现任董事长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名誉董事长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特别行政区原行政长官何厚铧。
学校的办学实力强,有良好声誉,国际竞争力位居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71名,2003年获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教学质量有保障。近年来,境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招生或部分用人单位招聘资料,华侨大学与多数211高校并列同一层次,2020届药学专业毕业生硕博连读进入西湖大学,2022年优秀毕业生直接保研中40%进入985高校,都是对学校办学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最好的肯定。
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以2021年为例,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3.20%,主要体现有3个特点
一是就业格局稳固质量持续优化
毕业生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就业质量持续优化。凭借良好的就业竞争力,超过四分之一(27.03%)的青年人才工作地点位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等社会经济环境相对发达的城市群;约四分之三(72.89%)的毕业生工作地点位于福建、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北京等六省市。以2021届为例,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7195元,其中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平均月薪分别为6454元、8621元和10719元。
二是升学率和升学质量稳步提高
毕业生升学总人数为121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达到22.60%,升学中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比例为30.36%,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比例为34.26%,升学本校比例为10.17%;本科生赴伦敦大学学院、曼彻斯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康奈尔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国(境)外高校升学的学生数为234人,比例为20.51%。本科生升学上述类型高校合计95.30%。
同时,我校也是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院校,占应届本科毕业生总数5%。优秀毕业生亦可直接保研985高校,2017-2022年1033名优秀毕业生中有721人直接保研原985、211高校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比70%,2022年直接保研“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比例85%,较2017年55%提高30个百分点,其中:直接保研985高校347人,占比33.59%,如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三是立足“海西”服务四方经济发展
学校留闽就业人数为2347人,占全校就业人数(已扣除升学、入伍等非生产性劳动就业)的49.13%。“特区”厦门和“经济强市”泉州凭借“地利之便”,分别吸纳留闽就业人数的47.08%和30.29%。从就业单位产业分布看,留闽毕业生就业于福建地方重点产业园区单位的占比为25.78%;就业于福建龙头企业或关键领域单位的占比54.94%,学校持续为服务“海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大批优秀毕业生聚焦前沿、奔赴四方,进入包括腾讯科技、中国商飞、百度、小米科技、字节跳动、科大讯飞、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商汤科技、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引领国际国内行业发展的企事业单位工作,投身新时代伟大征程。
具体可查看我校公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学校占地1550余亩,校舍面积100万余平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鳞次栉比,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教学、科研和生活的优美环境。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多措并举,为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搭建平台。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平均保持在90%以上。我校毕业生以勤恳的敬业态度、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毕业生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等地区就业创业、建功立业,到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企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考研、出国(境)深造率超过26%,逐年提升。
学校每年举办各类宣讲会、招聘会800余场,提供岗位数近30万个,重点单位进校招聘数量持续增加。学校深入开展校校、校企和校地就业合作,主动对接生源地人社、招才部门,发挥校友力量,积极开展校地就业合作;主动对接相关行业企业和行业协会,积极开展校企就业合作;主动与复旦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高校深化校校就业合作,为促进和帮助学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毕业生就业流向与国家的“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发展布局高度契合,主要集中在湖北省、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西部等地区,涉及电力、电信、民航、航运、金融、文化、教育等多个重点行业和电子信息、建筑、新能源、新材料、化工、科技等多个重点领域。
我校普通本科各专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各民族考生,在部分省份单列计划招收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预科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学校对各省关于少数民族的全国性加分均予以承认,在分配专业(不含高水平运动队)时也使用其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