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 社会科学基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 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在材料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或企业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 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材料制备、性 能分析与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的成分、制备方法与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 律,以及材料设计、制备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从而具有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材 料设计、材料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和材料生产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 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程度 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掌握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常规的材料制备、材料性能与结 构分析检测方法和技术;
3.具有选用适当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和实验方法分析并解决材料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 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的材料制备与加工生产方法,以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 和趋势;
5.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熟悉所属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 工程基础、材料制备技术、材料生产装备与生产工艺、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性能与应 用等。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基础(56学时)、物理化学(80学时)、物理化学实验(50学时)、仪器分 析(32学时)、仪器分析实验(24学时)、有机化学(56学时)、有机化学实验(48学时)、工程力学 (48学时)、电气工程学概论(96学时)、电工学实验(32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材料研 究与计算机应用(32学时)、材料科学基础(56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材料物理性能 (40学时)、材料现代研究方法(56学时)、材料概论(32学时)。
(1)专业方向一:高分子物理(48学时)、高分子化学(56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 (40学时);
(2)专业方向二:金属学(40学时)、固态相变(40学时)、工程材料学(40学时);
(3)专业方向三:无机材料相图与应用(40学时)、无机材料高温动力学(40学时)、先进陶 瓷制备与加工(32学时)。
2.示例二:机械设计制图B(48学时)、电工技术(48学时)、物理化学D(64学时)、电工技 术实验(16学时)、材料科学基础实验(48学时)、物理化学实验B(32学时)、电子技术(48学 时)、材料科学基础(128学时)、电子技术实验(16学时)、统计物理B(32学时)、冶金工程概述 (32学时)、材料物理性能A(48学时)、材料制备与加工(48学时)、材料分析方法(64学时)、金 属材料学(48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
3.示例三:工程制图与AutoCAD( B)(64学时)、工程力学A(64学时)、材料物理化学(64 学时)、材料科学基础A(80学时)、机械设计基础A(64学时)、材料性能学A(80学时)、材料现 代测试技术(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I(48学时)、材料中的固态相变(48学时)、材料结构与性 能(48学时)、冶金原理(48学时)、材料合成与制备(32学时)。
(1)金属材料方向:金属材料学(56学时)、表面工程学(48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 时);
(2)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陶瓷材料(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时)、粉体工程学(56 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机械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或 专业综合试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制备方法实验、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材料物理性能实验、材料结构分析方 法与测试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 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 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 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 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掌握一门外语;
2.了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 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 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 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 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8.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 仪器的运用能力;
9.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原理和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 施工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力学(1 19学时)、结构力学(102学时)、流体力学(34学时)、土力学(34学 时)、弹性力学(34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7学时)、工程地质(34学 时)、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68学时)、测量学(51学时)、土木工程法规(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 招投标(3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17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钢结构基本 原理(43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土木施工工程学(43学时)、结构全寿命维护(34 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力学(80学时)、流体力学(24学 时)、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2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 工程制图(40学时)、测量学(32学时)、土木工程试验(36学时)、工程经济与管理(24学时)、工 程监理概论(2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4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32学时)、基础工程 (32学时)、土木工程施工(32学时)、施工组织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力学(96学时)、水力学(32学时)、 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6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画法 几何及土建制图(80学时)、土木工程测量(48学时)、结构实验与检测(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 (24学时)、建设工程法规(24学时)、建设工程经济(2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24学时)、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72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48学时)、基础工程(40学时)、土木工程施工 技术(56学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2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 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 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实验(结合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接受建筑师基本训练,具备基本的建 筑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能在城市建设领域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技能的基 本训练,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素养;
2.具有建筑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和外国古代及近现代建筑历史,了解建筑设计、城 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空间形体表达方法,掌握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 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物理环境(声、光、热)、建筑设备(水、暖、电)的基本知识;
3.具有建筑学的专业知识,具有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 划设计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能;
4.了解土木工程、建筑设备、环境保护、建筑经济等相邻学科基本知识;
5.熟悉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建筑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建筑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核心知识领域:建筑设计与实践: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的主干;建筑历史 与理论:古今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体的知识构成建筑学专业的理论平台;建筑技术与建 筑师执业:建筑数学、建筑物理、建筑结构、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技术支 撑;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理论以及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拓 展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建筑设计(8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设计概论 (4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景观学原理(32学时)、空间形体 表达基础(32学时)、建筑技术概论(16学时)、CAAD方法(32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 物理环境(48学时)、素描水彩(192学时)、建筑师业务实践(208学时)、建筑构造与设备(80学 时)、实习环节(240学时)、毕业设计(240学时)。
示例二:建筑设计(78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256学时)、视觉设计基础(288学时)、建筑制 图(32学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建筑设计基础理论(16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32学时)、 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原理(16学时)、专业外语(64学时)、建筑力学 (48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结构(48学时)、建筑构造(96学 时)、建筑物理(64学时)、建筑设备(48学时)、建筑设计理论(64学时)、实习环节(288学时)、 毕业设计(256学时)。
示例三:建筑设计(752学时)、室内设计及原理(32学时)、景观规划与设计及原理(32学 时)、城市设计及原理(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建筑力学(48学时)、材料与工艺学 (32学时)、建筑构造(48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物理环境(96学时)、建筑设备(48学 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中国建筑史(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64学时)、美术(128学时)、工程制图(32学时)、设计初步(144学时)、建筑师业务实习(280学 时)、毕业设计(30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基础和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设计模型实验、建筑物理实验、计算机建模和绘图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 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 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 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科学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新思维能力;
6.掌握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7.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 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商务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旅游景区调查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专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旅游管理信息化软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 名称 | 学制 | 层次 |
|---|---|---|
| 哲学 | 四年 | 本科 |
| 经济学 | 四年 | 本科 |
| 金融学 | 四年 | 本科 |
| 金融学(1+2+1中美联合培养国际班) | 四年 | 本科 |
| 金融学(CFA) | 四年 | 本科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本科 |
| 法学 | 四年 | 本科 |
|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 四年 | 本科 |
| 社会学 | 四年 | 本科 |
| 体育教育 | 四年 | 本科 |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本科 |
| 汉语国际教育 | 四年 | 本科 |
| 应用语言学 | 四年 | 本科 |
| 日语 | 四年 | 本科 |
| 翻译 | 四年 | 本科 |
| 英语 | 四年 | 本科 |
| 广播电视学 | 四年 | 本科 |
| 广告学 | 四年 | 本科 |
| 新闻学 | 四年 | 本科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本科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本科 |
| 应用物理学 | 四年 | 本科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本科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四年 | 本科 |
| 统计学 | 四年 | 本科 |
| 机械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工业设计 | 四年 | 本科 |
| 车辆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智能制造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本科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功能材料 | 四年 | 本科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本科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本科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四年 | 本科 |
| 信息工程(移动通信技术方向) | 四年 | 本科 |
| 人工智能 | 四年 | 本科 |
| 自动化 | 四年 | 本科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本科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方向) | 四年 | 本科 |
| 信息安全 | 四年 | 本科 |
| 数字媒体技术 | 四年 | 本科 |
| 土木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本科 |
| 制药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环境生态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建筑学 | 五年 | 本科 |
| 城乡规划 | 四年 | 本科 |
| 风景园林 | 四年 | 本科 |
| 生物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临床医学 | 五年 | 本科 |
| 药学 | 四年 | 本科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本科 |
| 工程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本科 |
| 财务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国际商务 | 四年 | 本科 |
| 人力资源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会计学(1+2+1中美联合培养国际班) | 四年 | 本科 |
| 会计学(ACCA) | 四年 | 本科 |
| 行政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土地资源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公共事业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物流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电子商务 | 四年 | 本科 |
| 酒店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旅游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音乐表演 | 四年 | 本科 |
| 舞蹈学(师范) | 四年 | 本科 |
| 音乐学(海外教育) | 五年 | 本科 |
| 舞蹈学(海外教育) | 四年 | 本科 |
| 音乐表演(礼仪与航空服务方向) | 四年 | 本科 |
| 播音与主持艺术(航空播音方向) | 四年 | 本科 |
| 美术学 | 四年 | 本科 |
| 绘画 | 四年 | 本科 |
| 视觉传达设计(含动画) | 四年 | 本科 |
| 环境设计 | 四年 | 本科 |
| 产品设计 | 四年 | 本科 |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文件精神,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实行文化考试和体育专项考试相结合的办法。
1.文化考试
考生必须参加高考报名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文化考试。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英语四科,每科满分150分,总分600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答。文化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 时间 | 上午 | 下午 |
| 9:00—10:30 | 14:00—15:30 | |
| 4月16日 | 语文 | 数学 |
| 4月17日 | 政治 | 英语 |
1.注册报名渠道。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或“体教联盟APP"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系统”(以下简称“体育单招系统”)。
2.注册: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在“体育单招系统"完成注册,校验运动员技术等级信息。
注册时间:2022年2月7日12:00至3月7日12:00。
3.报名:已完成注册考生在“体育单招系统”内填报志愿并交纳考试费。报名成功以考生完成交费为准,一旦报名成功,考生志愿相关信息不允许修改。
报名时间:2022年3月1日12:00至3月10日12:00。

我就是那家学校毕业的有计算机计算机分三个班职业高中电子班幼教算下来十个左右

十关于学生对外交流渠道有什么途径呢答学校成立国际学院积极为学生赴境外交流创造条件赴台交流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交流生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在师资队伍国际化教育教学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办学管理国际化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奠定良好基础学校现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学生是全国拥有境外学生多的大学之一在2018年上海软科中国好大学排名中学生国际化程度居全国第四位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交流院校多元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领域不断拓宽1欧美高校近3学年与欧美地区28所高校签署合

黎明大学开设航空物流管理、食品智能加工技术、商务日语、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国际商务、汽车智能技术、休闲服务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机场管理方向)、复合材料智能制造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空中乘务、物联网应用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金融服务与管理、商

黎明职业大学开设智能控制技术、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影视多媒体技术、鞋类设计与工艺、服装设计与工艺、商务日语、旅游管理、纺织材料与应用、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复合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大数据与会计、建筑工程技术、工

仰恩大学开设物联网工程、广告学、人工智能、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网络与新媒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新闻学、法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艺术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商务英语、工业工程、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开设金融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石油化工技术、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技术、工商企业管理、酒店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学前教育、新能源汽车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现代物流管理、商务英语(跨境

泉州华侨职业学校前身是泉州私立华侨中学。学校设立的专业有:会计、电子商务、外贸英语、食品检验技术与经营管理、电子信息技术、幼儿教育(音乐舞蹈表演)、工艺美术(含电脑美术设计)、商务文秘(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及应用(含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动漫制作,网络管理)等

2022华侨大学王牌专业有法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等省级特色专业介绍。华侨大学省级特色专业法学类法学华侨大学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华侨大学有什么专业?华侨大学开设汉语言文学、产品设计、酒店管理、城乡规划、机械工程、翻译、汉语国际教育、应用语言学、体育教育、信息安全、临床医学、会计学(1+2+1中美联合培养国际班)、中国语言文学类、应用物理学、法学、金融学(1+2+1中

华侨大学开设财务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航空播音方向)、社会学、应用语言学、物联网工程、工程管理、人工智能、美术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金融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