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集美大学 | 沈阳建筑大学 |
|---|---|---|
| 软科(综合) | 180 | 224 |
| 校友会(综合) | 262 | 202 |
| 武书连 | 302 | 342 |
| US排名 | 1730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8 | 25192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3 | 27373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4 | 36413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8 | 39325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面向厦门 | 本科批 | 547 | 30213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面向厦门 | 本科批 | 540 | 33471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闽台合作 | 本科批 | 536 | 35419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面向厦门 | 本科批 | 534 | 36413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3 | 6547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面向厦门 | 本科批 | 542 | 8539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4 | 22629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地理/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6 | 40242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5 | 37956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 | 474 | 54220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2 | 5889 | 45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1 | 51387 | 336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09 | 77340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9 | 10024 | 456 |
集美大学地处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原国家海洋局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推免生资格单位,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办学始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和1920年创办的集美学校水产科、商科,迄今已有百年历史。1994年,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集美航海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合并组建集美大学。学校以“诚毅”为校训,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坚持“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在海内外享有广泛声誉。
第二十三条 国家奖、助政策
国家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施行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主的国家助学贷款,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解决学生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直接招收为士官的学生给予学费补偿或者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对退役士兵给予学费资助。
第二十四条集美大学奖、助体系
集美大学设立学业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如创新竞赛奖、文体单项奖等)和企业、社会团体捐资设立的奖学金,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创新。
集美大学实行“绿色通道”入学制度,协办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并建立了包含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就业援助、基层就业与自主创业奖励、社会捐助等多元资助形式的完整资助体系,以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就学。
沈阳建筑大学是以建筑、土木、机械等学科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管、理、文、农、法、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建设部,2000 年在国家办学管理体制调整中划归辽宁省管理。2010年,辽宁省政府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北京签署了共建沈阳建筑大学协议,为学校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密切学校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搭建了新的平台。
学校位于沈阳浑南新区的主校区占地面积 1500亩。主校区规划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规划布局合理,建筑形式现代、质朴、简练,功能设施齐全。教学区为网格式、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庭院组合,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一座长达 756 米 的亚洲第一长廊将教学区、图书馆、实验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学校拥有开放式图书馆、国内首座建筑博物馆、多功能体育中心(包括游泳馆、篮排球馆、乒乓球馆、体操馆、文娱馆等)、方便快捷的校园数字信息化平台。学校校园获得国家“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为确保每一名贫困学生不因暂时困难而辍学,我校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学校的实际采取了“奖、助、贷、勤、免、补”等多种措施以保证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一是在按规定评定发放国家、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及多种企业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来解决在校学习期间的部分费用;二是按规定发放国家助学金,为困难学生解决日常生活费;三是与有关银行落实了为贫困学生办理助学贷款事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持相关证明,入学后办理助学贷款;四是在校内设立了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岗位,每年可有近千人次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五是学校对家庭条件特殊困难,符合学校减免条件的学生,可以享受学费的减免政策;六是学校对于实施以上措施后在生活上仍有困难的学生开设了如定餐、阳光卡、学校党员助困基金、雷锋班历任班长基金以及社会人士在校内设立的多种资助或补助,目前我校在校生中每年都有数百名学生受到社会各界的资助。
在高考文化课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享受国家规定政策加分和降分的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