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97 | 64 |
| 高职排名 | 366 | 611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0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00 | 453190 | 180 | |
| 2020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80 | 347337 | 18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0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87 | 458170 | 180 | |
| 2020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47 | 316137 | 18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56 | 286796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40 | 296025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22 | 305240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20 | 306129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59 | 328114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55 | 328932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12 | 242418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392 | 259996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362 | 282704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342 | 294737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201 | 336332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89 | 153400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85 | 156435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84 | 157502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7 | 164613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4 | 168333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0 | 172302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24 | 118561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382 | 160138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347 | 193839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88 | 44815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85 | 46507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83 | 47521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78 | 49958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72 | 53543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64 | 58880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58 | 62471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52 | 66453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31 | 78945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21 | 83144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82 | 150957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66 | 171410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61 | 178003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58 | 181812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53 | 187879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42 | 200770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学考音乐类 | 专科批 | 237 | 921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学考音乐类 | 专科批 | 213 | 1235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学考音乐类 | 专科批 | 194 | 1344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校,坐落在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政治文化中心地带。
多年来,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特色谋发展,以质量求生存,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日益彰显。一是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办学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创建产教融合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卓越、创新创业示范引领、社会服务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全国知名高职院校为目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教育服务对接社会需求的“四对接”办学模式。二是形成了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以学院为龙头成立济源职业教育集团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秉承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形成了校中厂、厂中校、订单式、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等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形成了“围绕产业办专业、围绕专业办企业,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校企办学双主体、合作育人全过程,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切实推进了“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大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阳光工程、511培训工程等,主动对接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积极服务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每年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4000人,培训各类成人教育学员和技术人员上万名,开展技术信息服务百余次。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华为集团、京东集团、甲骨文公司、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等20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准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甲骨文软件学院、新能源汽车协同研发中心等,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辐射、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四是持续深化盟院合作,学院与民盟河南省委签订盟院深化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在民盟河南省委、省教育厅、示范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与郑州大学等6所本科院校、10多家民盟企业构建了“361+N”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与郑州轻工业学院联办了应用型本科专业,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合作成立了试点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快速提升办学综合实力,为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学生就业方面,学院实施“订单”培养及“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训模式,先后与华能沁北电厂、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河南济源钢铁公司、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等企业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培养,与河南新飞集团、河南利达光电有限公司、河南风神轮胎有限公司等200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签订了长期用人协议。开辟了就业绿色通道,连续五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1、学费:文经专业3300元/年,理工专业3600元/年,艺术专业5000元/年,对外合作办学11000元/年。
2、住宿费: 国际商务专业1000元/年,其它专业400-700元/年。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学院位于清远市清城区,距广州市中心仅60多公里,毗邻白云国际机场,许广高速、广乐高速、京广铁路纵贯南北,京广高铁在市区设清远站,广清城轨(首期)清城往返花都、白云国际机场,交通便捷。
学院坚持扎根地方,立足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融入珠三角核心区,面向沿海经济带,建设区域特征明显、专业特色鲜明、服务能力卓越的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先后被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文明校园”“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全国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广东省职工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院办学综合实力稳居粤东西北高职院校前列,在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高职高专排行TOP1000榜(2020)》中位列全国高职高专第248名,全省第24名。
院坚持“人本、创新、协同、优质”的办学理念和“立德树人,工学结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继续加大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力度,从专业设置、校外实训、师资来源、就业方式、管理理念等多个方面,努力实现与市场和社会的“零距离对接”。 学院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2017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8.51%,总体就业率为99.23%。
学校收费标准按照广东省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执行。分专业学费具体标准请详见我院官网。
学费标准:理、工、医、护、药类专业学费6410元/生年;文、史、管理、外语类专业学费每生每年5250元/生年;艺术类专业学费10000元/生年;国际合作办学专业学费15000元/生年。
住宿费1000元/生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