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 | 56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97 | - |
| 高职排名 | 366 | 48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0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00 | 453190 | 180 | |
| 2020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80 | 347337 | 18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81 | 210880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82 | 120739 | 2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20 | 204282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69 | 130241 | 200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校,坐落在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政治文化中心地带。
多年来,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特色谋发展,以质量求生存,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日益彰显。一是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办学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创建产教融合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卓越、创新创业示范引领、社会服务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全国知名高职院校为目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教育服务对接社会需求的“四对接”办学模式。二是形成了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以学院为龙头成立济源职业教育集团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秉承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形成了校中厂、厂中校、订单式、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等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形成了“围绕产业办专业、围绕专业办企业,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校企办学双主体、合作育人全过程,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切实推进了“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大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阳光工程、511培训工程等,主动对接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积极服务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每年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4000人,培训各类成人教育学员和技术人员上万名,开展技术信息服务百余次。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华为集团、京东集团、甲骨文公司、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等20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准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甲骨文软件学院、新能源汽车协同研发中心等,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辐射、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四是持续深化盟院合作,学院与民盟河南省委签订盟院深化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在民盟河南省委、省教育厅、示范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与郑州大学等6所本科院校、10多家民盟企业构建了“361+N”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与郑州轻工业学院联办了应用型本科专业,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合作成立了试点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快速提升办学综合实力,为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学生就业方面,学院实施“订单”培养及“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训模式,先后与华能沁北电厂、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河南济源钢铁公司、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等企业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培养,与河南新飞集团、河南利达光电有限公司、河南风神轮胎有限公司等200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签订了长期用人协议。开辟了就业绿色通道,连续五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本着“决不让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原则,学院开辟“绿色通道”保证学生按时入学,入学后,学院坚持“奖、勤、助、贷、补”五字方针,通过建立贫困生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1、国家助学贷款:贫困生可按国家政策和学院相关规定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贷款最高限额为5000元,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比例不超过在校学生总数的20%。学院由学生处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发放、管理等工作。
2、奖、助学金:①国家奖学金:8000元/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学年,省政府奖学金:4000元/学年。
②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学金800元/学年,奖励比例5%;二等奖学金400元/学年,奖励比例10%;三等奖学金200元/年,奖励比例15%。
③国家助学金:2000元/学年。
④学院特困生生活费补助:一等每生每年补助300元,二等每生每年补助200元,三等每生每年补助100元。
3、勤工助学:学院提供护校、修缮、校园绿化等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机会,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由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市属国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始建于1963年,曾先后使用过“石家庄专员公署商业职业学校”“石家庄地区财贸学校”“石家庄地区商业学校”等名称。1985年恢复“石家庄地区财贸学校”名称。1993年,学校更名为“石家庄市财经学校”。1999年,原石家庄市财经学校、第一商业学校、第二商业学校和财贸干部学校合并,成立新的石家庄市财经学校。2002年升格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2004年石家庄市纺织技工学校并入学院。
近几年我院就业情况一直很好,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上,就业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面对疫情形势下毕业生不能返校、企业不能进校的现实情况,我院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落实中央“六稳六保”要求的“第一民生工程”,举全校之力,努力把疫情对就业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了“领导主抓、中心统筹、系(部)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和就业工作专班,全面总结和部署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二是“线上+线下”,打好就业“组合拳”。
在线下,举办秋季大型人才交流会;针对各系(部)专业特点,不定期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专场招聘会,充分满足学生的求职择业需求。
在线上,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大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并以讲座、座谈交流、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解读。积极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微企业、政策性岗位就业。同时利用学院就业信息化平台,举办线上小型招聘会,精准推送就业岗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参评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可享受免学费,免住宿费,免书费的国家资助政策;特殊困难学生还可享受专项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