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19 | 生物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7 | 43940 |
2019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3 | 42299 |
2019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9 | 32440 |
2019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3 | 31348 |
2019 | 化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93 | 26100 |
2019 | 秘书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19 | 5588 |
2019 | 英语(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19 | 5588 |
2019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24 | 5109 |
土木工程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本专业已成为拥有较强师资力量和较好办学条件、报考率和就业率双高的聊城大学特色专业,是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名校工程建设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已累计为国家培养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高级专业人才1700余人。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11人,国家注册结构师、注册岩土工程师等注册师资格教师12人,外聘兼职教师6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山东省教研项目6项。建有结构与检测、土木工程材料、力学、土力学、工程测量五个实验室,建筑面积3500m2,设备总值480万元,共建校外实习基地12个。近三年来学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居全校各专业前列。
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现开设建筑工程和地下工程两个专业方向,主要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或地下结构等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并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良好发展潜质,在工作岗位上能做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教育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也可以选择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领域进一步深造。
培养目标
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为创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本专业旨在培养培养人格健全,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生物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及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并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法律环保意识。能够从事生物工程领域产品生产、工程设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管理经营等关键岗位工作,适应国家生物工程及相关领域经济建设需要和行业未来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生物工程导论、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化工原理、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工艺学、生物反应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发酵工厂设计、化工原理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基因工程实验、生物工艺学实验、发酵分析实验、大型仪器分析测试、啤酒发酵模拟实训、青霉素发酵模拟实训、啤酒生产工艺实训等。
办学条件
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4人,具有海外留学及学术研究背景的教师2人。学院教授、副教授普遍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科研素质和敬业精神,在本科生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时间,拥有国家双语教学课程项目、多门校精品课程。聘请南京医科大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徐涌为特聘教授,聘请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的知名专家教授为兼职教授,还聘请山东齐鲁味精集团等5家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担任生物工程相关课程的兼职教师。现拥有设备先进的化工原理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基因工程实验室、生物工艺学实验室、发酵分析实验室、大型仪器分析测试中心、生物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啤酒生产工艺实训中心、金工实习厂等教学实验实训室,并与省内多家科研单位及知名生物工程相关企业共建专业实习基地,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办学特色
本专业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高度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以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支撑,培养应用型工程实践人才。与9家企业建立了大学生实习(训)基地。安排专业教师与集团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制定实习方案,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中外合作教育,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开展国际合作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并于2018年迎来首批留学生。
办学成果
本专业自1998年设立以来,依托高水平师资力量,结合学校化工、制药、环境、材料等工程技术强势学科,共享教学与科研资源,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择业面,使本专业得到快速发展。 2010年,获批教育部“聊城大学与韩国建国大学合作举办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并于2014年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格评估。 2013年,“聊城大学-山东齐鲁味精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教育部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2017年,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单位。 2018年,获批国家生物工程一级硕士点。 2018年本专业考研率在41.89%。
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在生物医药、生物化工、轻工、食品、能源、环保等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相关产品、工艺、开发、设计、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工作,也可在环保、商检、药检、海关、工商、税务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或在高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以专业化秘书培养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秘书+技能+人文”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以及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素养,掌握扎实的秘书学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适应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社会团体的实际需求,从事办公室管理、行政事务管理、文书档案管理、会议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秘书人才。 目标1:具有良好的政治品格、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敬业自律,积极进取,视野开阔,团结合作,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并具有优良的人文素质修养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信念坚定、品质高尚、勤勉奋进的专业化秘书。 目标2:掌握系统的秘书学专业理论和知识,熟悉秘书工作的原则、规律、特点、方法和规范,并能够运用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处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专业素养深 目标3: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具备现代秘书的职业观念,了解汉语言文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具有自我全面发展的意识和终身研究学习的能力,成为社会适应性强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化秘书。
主干课程
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秘书写作、秘书文档管理、秘书礼仪、办公自动化技术、秘书文化、秘书心理学、中国秘书史、现代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商务英语、中国文学简史
办学条件
1.教学经费投入 2017-2018学年,本专业投入总经费为109.33万元,生均经费为0.696万元。 2.教学设备 学校投入较大资金用于秘书学专业的建设,实验教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秘书学专业现拥有可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仿真办公实训室”和“礼仪实训室”,配有电脑、多动能一体机等现代办公设备,为学生进行各种实训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现有纸质藏书总量30万多册,各种中文期刊杂志500余种,电子图书190万册。 3.教师队伍建设 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研究能力强、富有奉献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教学团队。目前,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4人,学生117人,生师比为8.4:1;职称结构合理,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9人;学历结构完善,全部拥有研究生学历,其中获得博士学位者9人,占到64%;年龄结构合理,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85%以上;学缘结构良好,有利于学术的交流与争鸣,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本专业还聘请聊城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延勇等为特聘专家和课程讲师,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座,并担任《档案管理学》、《中国书法》、《秘书实务》等课程的授课工作,受到学院师生的一致好评。 4.实习基地 实践教学是掌握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关键环节,是完成培养目标的必经之途。近年来,本专业在校外与东昌府档案局签署实践基地协议,并积极联系其他实习单位;校内拥有聊城大学校办、党办、宣传部、《聊城大学报》等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实习实践机会,学生实习成果丰富,得到各界的充分肯定。 5.现代教学技术应用 文学院现有容纳130人的多媒体教室10个,容纳90人的多媒体教室2个,小教室多媒体教室1个,现代化语音室1个;本专业所使用课程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办公自动化》、《秘书实务》、《电脑速记
办学特色
生物科学专业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2016年生物科学专业开始招收公费师范生,为省内各地市高级中学培养优秀师资。2017年取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本专业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中外合作教育,与美国、韩国、爱尔兰、意大利等国高校均有留学、交换生项目合作。
办学成果
为了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促进学生有效就业。该专业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87.84%,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80%,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87%,多人考上国家公务员、地方公务员以及事业编制;该专业的就业专业对口率每年均在67%以上。2016年,在武汉大学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与武书连大学评价排行榜这两个评价体系中,秘书学专业均进入了全国高校的前10%的行列。从招生来看,经过多年发展,秘书学专业已经发展成为在国内颇具影响的专业之一,受到了广大考生的极大关注,报考本专业的考生也越来越多。
就业前景
秘书学专业是一个社会需求量大且相对稳定的专业,不管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外企、民企、中小企业,都需要从事办文、办事、办会、公关策划、商务咨询、信息收集、计算机文字处理等能提供“辅助管理、综合服务”的秘书工作人员。相关调研报告表明:文秘作为职业在社会和市场中需求量十分可观,在各类求职招聘类网中的需求量也名列前茅。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于山东,面向全国师范教育,以“卓越教师培养”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语言学+文学+语文学”为特色,致力于培养热爱教育事业、道德情操高尚、人文素养深厚,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字书写能力、文献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全面了解国内外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发展能力与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能力,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教学、教研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语文教师,未来成长为卓越教师。
主干课程
基础写作、现代汉语、普通话、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社会科学文献检索与利用。教育学概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办学条件
一、优秀的教师队伍。本专业现有在岗专业教师4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1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人,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0人。其中,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二、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成果。历年来,本专业教师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多项,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0多项。中国现当代文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山东省特色文献与文化“双创”协同创新中心是第二批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是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学术成果也非常显著,先后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夏衍电影文学三等奖1项,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10余项,省级其它科研奖励20余项,省教育厅科研奖励50余项。
办学特色
一、多层次的专业培养体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形成包括本科、硕士研究生不同层次的培养体系。本科专业包括普通本科生与免费师范生不同的培养类型,研究生包括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生和学科教学(语文)专业领域的硕士生招生培养。为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二、丰富有效的实践教学。1、本专业起源于师范教育,一致对语文教师的基本技能非常重视,,并逐步形成了以写作、普通话、演讲、阅读、书法等教师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五项全能训练体系。1992年起成立第二课堂,专门对学生实施专业技能培训与达标测评工作,这大大锻炼和提高了该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成才起到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新世纪以来,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成才的需要,我们又将传统的五项全能,调整为口语表达、阅读、写作、教师礼仪、教学技能新的五项基本技能,并与第一课堂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大大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的提高。2、新世纪以来,该专业又启动了学生阅读“百部文学名著工程”,旨在倡导学生阅读经历史检验的文学名著,用人类最优秀的文学来填充大学生的读书空间,打造“书香学院”,2014年以来,又开设了“百部文学名著工程教师责任田”、“名著导读大讲堂”等活动,对学生阅读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对学生提升艺术修养、人文品格、人生境界、创新性思维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注重培训强化专业基本技能。这一直是本专业的一个传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本专业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归纳为写作、普通话、演讲、阅读、书法五项基本技能,并在学生第二课堂进行了系统的训练和测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我们将传统的五项全能,调整为口语表达、阅读、写作、教师礼仪、教学技能新的五项基本技能,与此相关的课堂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将第一课堂的知识传授和第二课堂的技能训练测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更为有效的效果。二、注重学科平台建设,以科研促进教学。该专业历经40年的发展,学科建设成绩优异。语文教学论和中国古典文献学一直是两个传统的省级重点学科,后来有增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2007年与200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分别被评为省级、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中国语言文学被批准为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下辖有七个二级学科均可授予文学硕士学位,同时还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教学(语文)也均可授予硕士学位。2017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又被批准为博士学位申请建设点。石兴泽教授的视频公开课《走进老舍》2014年获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群2014年获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三、教学改革,求实创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注重中文师范专业基本技能的教学。
办学成果
早在1993年,本专业的教学成果《高师语文学科专业技能培养规程》就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成果《高师中文专业教学体系建构》1997年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新世纪,本世纪初,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创新能力为目标,本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依然踵事增华。教学成果《经典文本教学与本科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009年获得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成果《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4年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就业前景
该专业为传统基础专业,就业前景良好:一是能够在中小学等基础教育一线学校进行语文教学和教育研究的教师;二是面向更高层次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输送人才,通过考硕、考博,成为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致力于人文科学的研究工作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三是面向新闻文艺出版部门、政府机关及其它企事业单位,成为从事文学评论与创作、新闻报道以及文化宣传、行政文秘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成立于1974年,是聊城大学设立最早的6个专业之一。1981年更名为聊城师范学院英语系,2000年发展为聊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02年更名为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13年确立为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专业。本专业起步于师范教育,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秉承以英语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传授与基本语言技能训练为基础,以培养一流中小学英语教师、翻译、外事管理人才为目标的办学传统,为社会输送了近6000名毕业生
主干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语言学,英汉翻译,英语教学法等
办学条件
英语专业拥有一支学缘、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任教师53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1人,教授12人,副教授23人;博士后3人,博士(含在读博士)17人,38人具有海外任教、访学、学习、进修经历,已形成了一支由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充满活力的教学和科研团队;从学缘结构来看,具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队伍分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名校。
办学特色
英语专业现设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英语课程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以及英语学科教学和翻译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同时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培养资格。英语专业还承担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省培计划”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聊城市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是山东省省属高校中唯一同时具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培计划”三级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资格的专业。英语专业除完成本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外,还面向全校开设“双学位、双专业”教育,形成了硕士与本科、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关注中外合作的多元化办学模式,连续多年被“武书连国内大学专业排行榜”列为五星级专业,在山东省内英语专业排名中位居TOP 3。
办学成果
近五年来,英语专业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2项,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6项,出版学术专著(译著)2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3项。
就业前景
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秉承以英语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传授与基本语言技能训练为基础,以培养一流中小学英语教师、翻译、外事管理人才为目标的办学传统,为社会输送了近6000名毕业生,培养出了山东省人民政府秘书长申长友、临沂大学党委书记李喆、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德禄、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辛斌、苏州大学王军、山东大学刘振前等一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教学、科研、外事、外贸、新闻、政府等部门与机构。聊城市及周边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中的70%都毕业于英语专业,其中姜玉莲、贾天成被评为英语特级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张涛担任山东省教研室英语教研员,全省17地市的英语教研员中有9人毕业于英语专业。2017年近100人次英语专业学生获得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和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的一二三等奖。截至2018年10月,英语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780人,双学位本科生230人,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研究生140人。
年份省份层次批次专业科类高分低分专业分数线2019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文史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秘书学文史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英语(师范类)文史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化学(师范类)理工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土木工程理工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理工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食品科学与工程理工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生物工程理工4654270
年份省份层次批次专业科类高分低分专业分数线2020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文史类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英语(师范类)文史类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秘书学文史类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化学(师范类)理工类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食品科学与工程理工类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生物工程理工类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土木工程理工类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理工类4
年份省份层次批次专业科类高分低分专业分数线2018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文学(师范类)、秘书学)文史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师范类)、西班牙语、日语)文史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化学类(含化学(师范类)、应用化学)理工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理工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生物工程理工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土木工程理工
年份省份层次批次专业科类高分低分专业分数线2017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师范类)、日语、朝鲜语)文史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化学类(含化学(师范类)、应用化学)理工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理工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土木工程理工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安全工程理工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生物工程理工吉林省本科第二批a段食品科学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2018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9分,会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9分,经济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69分,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5分,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76分,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2020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7分,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0分,经济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38分,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40分。聊城大学东昌学院2020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
2021年聊城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师范类)、秘书学、英语(师范类)等8个专业。2021年聊城大学吉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
聊城大学2017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5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5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0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1分,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汽
聊城大学2018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2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5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5分,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9分,化学类(化
聊城大学2020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7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9分,机械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9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1分,化学(师范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3分,秘书学文科录取分数线
聊城大学2021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5分,化学(师范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6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1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3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8分,秘书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护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265分,医学检验技术文科录取分数线为288分,园艺技术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01分,工程造价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03分,计算机应用技术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05分,护理理科录取分数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2019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会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1分,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4分,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5分,经济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26分,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29分。聊
聊城大学2019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7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3分,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9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3分,化学(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