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哲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40 |
经济学 | 四年 | 94 | |||
金融工程 | 四年 | 40 | |||
金融工程(校企合作,与青岛英股教育科技公司合作) | 四年 | 80 | |||
法学 | 四年 | 111 | |||
知识产权 | 四年 | 80 | |||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 | 四年 | 71 |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四年 | 30 | |||
教育学(师范类) | 四年 | 23 | |||
教育技术学(师范类) | 四年 | 60 | |||
小学教育(师范类) | 四年 | 22 |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四年 | 201 | |||
汉语国际教育 | 四年 | 30 | |||
秘书学 | 四年 | 34 | |||
英语(师范类)(外语语种外英语) | 四年 | 87 | |||
西班牙语 | 四年 | 30 | |||
日语 | 四年 | 27 | |||
日语(校企合作,与青软实训教育科技公司合作) | 四年 | 40 | |||
广播电视学 | 四年 | 70 | |||
历史学(师范类) | 四年 | 127 | |||
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 | 四年 | 40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128 | |||
物理学(师范类) | 四年 | 121 | |||
化学(师范类) | 四年 | 103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80 |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四年 | 59 | |||
地理信息科学 | 四年 | 98 |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四年 | 119 | |||
应用心理学 | 四年 | 25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102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企合作,与青岛英谷教育科技公司合作) | 四年 | 40 |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年 | 70 | |||
机械电子工程(校企合作,与青岛英股教育科技公司合作) | 四年 | 40 | |||
车辆工程 | 四年 | 56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69 | |||
金属材料工程 | 四年 | 68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72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40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59 | |||
电子信息工程(校企合作,与青软实训教育科技公司合作) | 四年 | 160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108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40 | |||
人工智能(校企合作,与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合作) | 四年 | 8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69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72 | |||
软件工程(校企合作,与青软实训教育科技公司合作) | 四年 | 80 | |||
网络工程(校企合作,与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合作) | 四年 | 80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与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合作) | 四年 | 80 | |||
土木工程 | 四年 | 93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115 | |||
制药工程 | 四年 | 75 | |||
交通运输 | 四年 | 53 | |||
环境科学 | 四年 | 80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72 | |||
建筑学 | 五年 | 38 | |||
生物工程 | 四年 | 93 | |||
生物制药 | 四年 | 148 | |||
园艺 | 四年 | 40 | |||
植物保护 | 四年 | 20 | |||
智慧农业 | 四年 | 29 | |||
动物科学 | 四年 | 77 | |||
动物医学 | 四年 | 75 | |||
园林 | 四年 | 66 | |||
药学 | 四年 | 40 | |||
口腔医学技术 | 四年 | 54 | |||
护理学 | 四年 | 40 | |||
工程管理 | 四年 | 50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24 | |||
会计学 | 四年 | 66 | |||
人力资源管理 | 四年 | 34 | |||
行政管理 | 四年 | 61 | |||
标准化工程 | 四年 | 40 | |||
质量管理工程 | 四年 | 36 | |||
旅游管理 | 四年 | 60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机械电子工程(校企合作,与青岛英谷教育科技公司合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87 | 179562 |
电子信息工程(校企合作,与青软实训教育科技公司合作) | 488 | 177873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校企合作,与青岛英谷教育科技公司合作) | 488 | 176639 | |||
网络工程(校企合作,与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合作) | 490 | 172424 | |||
金属材料工程 | 491 | 169306 | |||
人工智能(校企合作,与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合作) | 491 | 169180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与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合作) | 491 | 170721 | |||
软件工程(校企合作,与青软实训教育科技公司合作) | 492 | 168775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93 | 165006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94 | 163456 | |||
植物保护 | 495 | 160782 | |||
园艺 | 495 | 162252 | |||
动物科学 | 495 | 160059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495 | 161566 | |||
日语(校企合作,与青软实训教育科技公司合作) | 495 | 161232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96 | 158329 | |||
土木工程 | 496 | 158770 | |||
工程管理 | 496 | 157808 | |||
车辆工程 | 496 | 159420 | |||
金融工程(校企合作,与青岛英谷教育科技公司合作) | 496 | 160025 | |||
生物工程 | 497 | 156315 | |||
环境科学 | 497 | 156853 | |||
园林 | 497 | 155581 | |||
机械电子工程 | 497 | 155982 | |||
智慧农业 | 497 | 156050 | |||
生物制药 | 498 | 155034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98 | 154329 | |||
交通运输 | 499 | 152722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99 | 151821 | |||
动物医学 | 499 | 152119 | |||
制药工程 | 500 | 149691 | |||
标准化工程 | 500 | 149835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01 | 148086 | |||
应用化学 | 501 | 147701 | |||
法学 | 普通类二段 | 501 | 147140 | ||
护理学 | 普通类一段 | 502 | 146011 | ||
通信工程 | 503 | 142729 | |||
旅游管理 | 503 | 142975 | |||
质量管理工程 | 503 | 143519 | |||
建筑学 | 505 | 139171 | |||
药学 | 505 | 138259 | |||
电子信息工程 | 506 | 137521 | |||
西班牙语 | 508 | 132255 | |||
软件工程 | 509 | 130149 | |||
地理信息科学 | 509 | 131656 | |||
行政管理 | 510 | 128936 | |||
人力资源管理 | 511 | 125838 | |||
知识产权 | 511 | 126530 | |||
广播电视学 | 511 | 126036 | |||
秘书学 | 511 | 127233 | |||
金融工程 | 511 | 127704 | |||
口腔医学技术 | 511 | 127478 | |||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 | 511 | 127298 | |||
经济学 | 512 | 124102 | |||
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 | 512 | 125545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13 | 123051 | |||
哲学 | 513 | 123377 | |||
工商管理 | 514 | 119887 | |||
日语 | 514 | 121536 | |||
应用心理学 | 516 | 116971 | |||
物理学(师范类) | 517 | 114315 | |||
教育技术学(师范类) | 517 | 114087 | |||
会计学 | 518 | 112497 | |||
法学 | 520 | 109739 | |||
汉语国际教育 | 520 | 108919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 522 | 104244 |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523 | 103297 | |||
化学(师范类) | 523 | 103647 |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527 | 96694 | |||
教育学(师范类) | 527 | 95213 | |||
历史学(师范类) | 527 | 96883 | |||
小学教育(师范类) | 528 | 94832 |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530 | 90383 |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531 | 88549 | |||
英语(师范类) | 534 | 84566 |
培养目标
生物科学是21世纪最有发展和影响力的前沿科学之一,是培养生命科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和教学优秀人才的摇篮。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高尚的师德和先进的教育观念,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具较强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主干课程
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生态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生物学教学论、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概论、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微格教学训练等
办学条件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33人,兼职教师8人,具有海外留学及学术研究背景的教师9人,博士2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4人,聘请中国科学院魏江春院士(双聘院士)、张新时院士为特聘教授,还拥有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等外聘兼职教授8人,教学团队的学历、职称及年龄比例优化合理。本专业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专业,办学经费充足,教学设备完善,实验室生均面积9.6平方米,达到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要求的生均2.5平方米以上标准,并实现开放运行、网络智能化管理。日常教学管理规范,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教学发挥主导作用,教学多媒体、在线课程、MOOC等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得到充分利用,教学效果良好;实习基地设置合理、利用率高,有4所实践教学基地和7所大学生实训基地,满足了学生实践训练要求。第二课堂活跃,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学生从2年级起就有机会进入导师的研究领域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加强对学生课外科研立项和科研活动的指导,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大赛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实现对优秀学生的精英教育。
办学特色
生物科学专业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2016年生物科学专业开始招收公费师范生,为省内各地市高级中学培养优秀师资。2017年取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本专业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中外合作教育,与美国、韩国、爱尔兰、意大利等国高校均有留学、交换生项目合作。
办学成果
近几年本专业新生平均报到率达98%以上,第一志愿上线率100%;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考研率30%左右,就业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满意度达95%以上,用人单位评价本专业学生能拥有实干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强。本专业的毕业生,现在已经涌现出一批行业内优秀人才和科研领军人物。
就业前景
毕业生主要面向学校及其教育机构、科研单位从事以生物学为基础的教学或研究工作,也可通过继续深造进入国家科研机构与高等学校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与教学工作,或进入企业从事生物领域中高新技术的研发,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推广,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应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及其他 工作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与化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应用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有综合 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动态、应用前景和 行业需求;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化工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 源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应用化学研究、开发和其他实际工作的 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性质,化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化学与化工仪器设备的原理和应用,化学品的开发、规模制备、加 工与应用方法,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无机化学(96学时)、分析化学(80学时)、有机化学(96学时)、物理化学(128学 时)、化工原理(32学时)、工业化学(32学时)、高分子科学导论(32学时)、生物化学(32学时)、 绿色化学(32学时)、化学信息学(48学时)、无机化学实验(96学时)、分析化学实验(120学 时)、有机化学实验(14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96学时)、化工原理实验(16学时)、应用化学综 合与设计实验(96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概论(90学时)、元素无机化学(36学时)、分析化学(108学时)、有机化学 (108学时)、物理化学(108学时)、化工基础(54学时)、化工制图(36学时)、应用高分子化学 (36学时)、精细化学品化学(36学时)、基础化学实验(98学时)、仪器分析实验(56学时)、有机 化学实验(98学时)、物理化学实验(8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28学时)、应用化学实验(112学 时)、应用化学综合与设计实验(56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化学(48学时)、有机化学(96学时)、物理化学(96 学时)、仪器分析(48学时)、化工原理(112学时)、化工设备机械基础(48学时)、精细化学品工 艺学(6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3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60学时)、化工原理实验(48 学时)、探究性化学实验(64学时)、应用化学专业实验(6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化工实验、物理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基础化工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0704 天文学类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机电行业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等数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传动控制、PLC控制技术等课程,接受机械电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办学条件
本专业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9人,占教师总数的50%,具备博士学历14人,占教师总数的78%。45岁以下教师占本专业教师总数近80%。教师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建有电工电子、单片机、CAD/CAM、机电创新等10个实验实训室,设备总值1600多万元。
办学特色
本专业适应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以农产品精选、机械电子为研究优势的专业特色。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构建了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行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校企合作,与省内外企业联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校校合作”模式,实现校校之间师资、设备、课程建设、人才需求信息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共享,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办学成果
本专业现有校级教学新星1人,校级优秀实验教师2人,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技基金1项,863计划子课题2项,省厅级项目10项,横向开发项目11项,教师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获山东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得山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竞赛(山东赛区)一等奖5项,山东省机器人大赛高校组比赛二等奖5项,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山东赛区二等奖11项。
就业前景
本专业学生考研率26%以上,就业率在85%以上。毕业生大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技术开发、维护及经营销售工作。
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重培养具备雄厚的日语专业知识储备、熟练的日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具有比较宽阔的中外文化视野,能熟练地运用日语胜任学术、教育、经贸、服务外包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重点培养能够胜任涉外经贸、服务外包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目标1 语言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应有扎实的日语听说读书写译基本功,能熟练使用日语,借助现代工具完成专业工作、开展基础研究,并能得出有效结论; 目标2 跨专业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应具有把己经学过的语言知识应用到新工作领域的能力,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应用所学专业知识; 目标3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应具有全球化国际视野,能够将专业相关社会文化知识运用到有关对象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分析研究,并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结合专业知识和社会文化背景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目标4 个人发展方面,学生应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精神、有效的沟通和表达能力,热爱祖国,拥有自主终生学习习惯和能力; 目标5 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学生能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运用所学转而知识进行开拓、创新工作,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
主干课程
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演讲与辩论、日语阅读、日语基础写作、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概况、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
办学条件
日语专业拥有外籍专任教师1名、专任教师9人,其中包括2名副教授、2名博士、1名在读博士,其他教师均具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形成了一支专业知识深厚、学历层次高、研究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办学特色
自2011年日语专业又开设了日语服务外包方向,借助青岛软件园产业发展的优势,突出对日软件人才的培养,有意愿的学生可以赴日就业,起薪13000元,也可留在国内考编、就业、考研。聊城大学与日本骏河台大学、国立广岛大学、城西国际大学、冈山商科大学等日本高校签订校际协议,近半数日语专业学生可赴日留学。日语专业还与聊城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签订了实习协议,有意愿的同学可以赴日实习,通过留学与实习项目的实施,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真正实现了国际化办学目标。
办学成果
日语专业成立于1998年,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先后招生1050人,其中本科977人,现有在校生285人。现有师资团队出版著作20余部;承担教育部项目1项、省社科项目3项、国际科研合作项目2项,近五年累计到位科研基金53万余元。
就业前景
。日语专业根据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学生毕业后多去政府外事部门、外资企业、教育部门工作,或到中日高校继续深造等。
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需求,满足国家金属材料产业发展,特别是满足山东省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较好的社会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艺术技术,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计算机基本知识以及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生产企业、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从事金属材料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成分-工艺及设备设计、组织和性能检验、生产制造、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一)培养目标 目标1:系统掌握金属材料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 目标2:信念执著、品德优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与环境意识,适应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发展需要,富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发展潜质; 目标3:立足山东尤其是鲁西、冀鲁豫交界区域,面向全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金属材料行业发展,能够在金属材料与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生产与管理、新材料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未来几年可成为就业领域内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金属学原理、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金属材料学、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加工原理、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物理化学、材料腐蚀与防护、热处理设备、固体物理、有色金属加工等。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拥有专业教师队伍10人,其中博士10人,博士后5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6人。外聘企业兼职教师5人,均具有高级职称。 教学条件 本科理论教学全部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本专业的实验教学较为完善。目前,本专业实验室占地总面积约为1000m2,建成包括“材料合成制备平台”、“材料加工平台”、“材料性能测试平台”、“材料结构表征平台”等科研与教学公用的实验平台 实践基地 拥有校内金工实习实训基地,基地设有完善的材料加工设备。与本地规模以上企业合作建立十余处实习基地,涵盖金属材料制备和加工的全部工序。
办学特色
创新实施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1.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安排实习环节;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吸收企业参与课程体系的制定和优化,改革和完善培养方案,培养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3.校企深度融合,建立集教学、科研、实习、培训功能为一体产学研基地,保证生产性实训占实训的80%以上,企业学习阶段完成专业核心课的教学、见习、实习等重要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
办学成果
自本专业设立以来,学院每年组织本专业同学参加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屡获佳绩,每年均获得二等及以上奖项若干人次;学院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本专业的考研率持续提高,2018级毕业生的考研录取率达到近40%。 毕业生凭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深受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用人单位的欢迎。社会上普遍反映,该专业的设立对提升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带动了学生学习该专业的积极性。
就业前景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国内对于一般的金属材料来说,加工技术基本还跟的上,而且对于工业来说主要的还是如何实现工控自动化以尽量节省能源.对特种金属材料研制,尤其在研究所所需的高级工程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仍是十分缺乏的。 对于材料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在逐步由专业型向素质型转化.综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以使材料专业适应社会的发展。 目前世界上在材料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提高现有材料的性能和开发新型材料正迫在眉睫,现在我国各行业对于金属材料领域的人才需求情况,仍处于供不应求,金属材料工程就业前景非常乐观。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通信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培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继续学习能力和一定国际视野的能够从事有线、无线和光通信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产品研发、运营维护、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毕业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1.能够运用通信工程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发现、研究与解决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或核心技术人员。 2.具有较强的通信工程实践能力,从事工程设计、产品研发、运营维护及经营管理等工作,并成为所在行业或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中高级管理人才。 3.能够跟踪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熟悉专业标准及国际规范,通过实践锻炼,可从事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项目设计、项目管理、组织实施或教学科研。 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在工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具备多学科团队合作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工作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 5.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学习渠道,与时俱进地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工程图学、电子信息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信息论、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数字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子线路、微处理器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atlab语言及应用、光纤通信、现代交换原理、移动通信、DSP原理与应用、EDA技术与应用。
办学条件
聊城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设立于1996年,隶属于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12年通信工程专业被列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6年被列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本专业所在学科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硕士点1个。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双聘院士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1人,具有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10人,占到教师总人数的25.6%。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趋于合理。此外,还聘请中国联通聊城分公司、山东太平洋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等多名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外聘教师,承担部分专业选修课程及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指导工作及行业发展专题讲座。近几年来,承担和完成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2项,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7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山东省“发明创业奖”和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各1项,在研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1项,多项优秀科研成果在社会中得到转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信工程专业依托的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山东省光通信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高速光信息传输与处理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聊城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工程实验教学工程训练中心、机器人研究所、通信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现有教学实验室面积4200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价值2400余万元,建有高频电路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程控交换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室、4G LTE移动通信实验室等25个专业实验室并拥有11个校外实习基地。
办学特色
(1) 专业建设的学科平台支撑强,科教融合好。本学院拥有的光通信科学与技术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山东省光通信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光信息传输与处理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使通信工程专业在光通信理论与技术培养方向上特色鲜明。本专业教师能够较好地将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包括学科前沿新进展、专业领域发展趋势、新技术创新与利用等融入课堂讲授,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同时,通信工程专业注重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与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太平洋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等多家行业内公司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出题及答辩,外聘企业兼职教师给本科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及工程管理课程,同时派出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管理和横向课题,较好地实现了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无缝连接。 (2) 突出实践和能力培养,强化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突出实践和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把单纯传授知识、传授技能的思想转为“育才”的观念。通过实施“三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分流培养,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并积极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增设课程设计、电子工程师认证考试、申报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加各级各类电子竞赛等多措并举提高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办学成果
本专业累计培养毕业生19届,总人数2400余人,目前该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760余人,研究生34人。本专业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近三年来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创青春等各项赛事一、二等奖50余项。毕业生考研上线率超过25%,其中很多毕业生考取了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 通信工程专业已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达86%以上,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从事通信和电子系统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建功立业。优秀校友成为国家特别是山东省教育、文化、科技、管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各条战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为祖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学院赢得了社会荣誉。2008届毕业生梁庆祥,毕业5年后成立山东奥网通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4届毕业生唐恒志毕业后到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柳园村大学生村官,一年以来,带领当地百姓修起了一条致富之路,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拥护和赞扬,事迹被中组部、团中央指定网站“大学生村官之家”及多家媒体的报道。2011届毕业生商宏亮毕业后到华为担任硬件工程师,凭借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精神,带领研发团队研制出了多款新产品,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受到公司领导的称赞。
就业前景
通信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光纤通信、多媒体通信、互联网、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仪表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应用和技术开发等工作。具体的就业岗位可涉及通信工程师、硬件工程师、项目经理、网络工程师、无线通信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射频工程师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立足鲁西、面向山东、辐射全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情怀,具有史学理论基本素养,掌握历史教学基本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能够胜任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优秀教师。为国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学术潜质和学术志向的优秀硕士生源。为政府机关、文化产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培养政治坚定、理论厚实、视野开阔、实践能力强突出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中国历史要籍导读、西方历史典籍导读、史学理论与方法、史学文献检索与利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历史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办学条件
本专业始建于1984年,2007年获批为山东省高校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列为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制的《中国大学评价》高校专业排名中,本专业列山东省高校同类专业第二位。本专业拥有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历史学)。 本专业拥有专业而现代化的教学场地,2017年度该专业教学经费投入230万元。配有图书资料室,硬件设施齐备,在全校最优。 本专业现有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8人,博士3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2人、齐鲁文化英才1人、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师资力量雄厚。
办学特色
中国近现代史是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运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是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 本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注重成人与成才教育。重视实践教学,贯彻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原则,建设“孟真学堂”,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与首都博物馆、聊城运河博物馆等文物基地建立稳定联系,构建切实有效的、富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山东省重点高中签订教育实习基地协议,通过专业实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办学成果
目前,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2项;近年来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16项。 本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四级过关率达99%、六级过关率为47%。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历史学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在35%以上,最高超过50%。 每年均有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英才奖学金等奖项。2017年4名学生荣获第五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二、三等奖,3名学生荣获第六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二、三等奖,2018年3名同学荣获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均为第1名),位列全省第一,4名学生荣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后,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2018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为85%以上。各届考研深造学生考入985、211、双一流等高校,在学术上崭露头角,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力。本专业培养的优秀毕业生,成长为省、市、县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教坛新秀等,成为山东省中学历史教育界的中坚力量。2018年,就业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满意率为100%,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素质较高,社会美誉度较好。
2021年聊城大学海南省招生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行政管理、应用心理学、生物科学(师范类)、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师范类)等6个专业。2021年聊城大学海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聊城大学海南省录取分数线
2021年聊城大学广西招生专业:应用心理学(文史类,4年,5000元/年)、交通运输(理工类,4年,5100元/年)、经济学(理工类,4年,5100元/年)、法学(文史类,4年,4400元/年)、生物科学(理工类,师范,4年,5000元/年
2021年聊城大学广东省招生专业:法学、生物制药等2个专业。2021年聊城大学广东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聊城大学广东省录取分数线(2021)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专业
2021年聊城大学湖南省招生专业:法学(办学地点:山东省聊城市,外语要求:不限。)、旅游管理(办学地点:山东省聊城市,外语要求:不限。)等2个专业。2021年聊城大学湖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聊城大学湖
2021年聊城大学湖北省招生专业:工程管理、应用心理学、会计学、法学、人力资源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师范类)等7个专业。2021年聊城大学湖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聊城大学湖北省录取分数线
2021年聊城大学河南省招生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5000元/年)、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5000元/年)、英语(师范)(4400元/年;只招英语语种考生)、土木工程(5200元/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5100元/年)、汉语言文学(师范
2021年聊城大学江西省招生专业:地理科学(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师范类)、生物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园林、质量管理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旅游管理等11个专业。2021年聊城
2021年聊城大学安徽省招生专业:土木工程(5200元/年)、电子信息工程(5000元/年)、汉语言文学(师范)(4400元/年)、材料科学与工程(5000元/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200元/年)、生物科学(师范)(5000元/年
2021年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招生专业: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校企合作,与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软件技术(校企合作,工业互联网方向,与青软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大数据与会计、物联网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高职技师合作培
2021年聊城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土木工程、生物科学(师范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旅游管理、标准化工程、工商管理、知识产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英语(师范类)(外语语种外英语)、药学、质量管理工程、日语(校企合作,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