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济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 聊城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日语 | 2019 | 文科 | -/561(本科批) | -/528(本科批) |
日语 | 2019 | 文科 | -/550(本科批) | -/528(本科批) |
日语 | 2018 | 文科 | -/571(本科批) | -/529(本科批) |
日语 | 2018 | 文科 | -/556(本科批) | -/529(本科批) |
日语 | 2017 | 文科 | -/540(本科批) | -/502(本科批) |
日语 | 2017 | 文科 | -/525(本科批) | -/502(本科批) |
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扎实的日语语言文学基本知识,熟练的日汉汉日互译、日语教学及管理等实践性操作技能,具备日语语言文学研究的基本素养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胜任日语翻译、外经贸业务、管理、日语教学等工作。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日语会话、日语听力、日本概况(文化)、高级日语、日语高级听说、日汉翻译、日语写作、日语词汇学、日本文学、日文报刊选读、英语(二外)等。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四川 | 外国语言文学类(包含专业: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7 |
广东 | 外国语言文学类(非定向)(050203.德语+050204.法语+050207.日语+050209.朝鲜语)(办学地点:主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1 |
历史类 | 551 | ||||
江西 | 外国语言文学类(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9 |
安徽 | 外国语言文学类(含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7 |
黑龙江 | 外国语言文学类(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84 |
吉林 | 外国语言文学类(德语、法语、日语、朝鲜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15 |
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重培养具备雄厚的日语专业知识储备、熟练的日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具有比较宽阔的中外文化视野,能熟练地运用日语胜任学术、教育、经贸、服务外包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重点培养能够胜任涉外经贸、服务外包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目标1 语言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应有扎实的日语听说读书写译基本功,能熟练使用日语,借助现代工具完成专业工作、开展基础研究,并能得出有效结论; 目标2 跨专业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应具有把己经学过的语言知识应用到新工作领域的能力,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应用所学专业知识; 目标3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应具有全球化国际视野,能够将专业相关社会文化知识运用到有关对象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分析研究,并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结合专业知识和社会文化背景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目标4 个人发展方面,学生应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精神、有效的沟通和表达能力,热爱祖国,拥有自主终生学习习惯和能力; 目标5 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学生能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运用所学转而知识进行开拓、创新工作,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
主干课程
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演讲与辩论、日语阅读、日语基础写作、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概况、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
办学条件
日语专业拥有外籍专任教师1名、专任教师9人,其中包括2名副教授、2名博士、1名在读博士,其他教师均具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形成了一支专业知识深厚、学历层次高、研究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办学特色
自2011年日语专业又开设了日语服务外包方向,借助青岛软件园产业发展的优势,突出对日软件人才的培养,有意愿的学生可以赴日就业,起薪13000元,也可留在国内考编、就业、考研。聊城大学与日本骏河台大学、国立广岛大学、城西国际大学、冈山商科大学等日本高校签订校际协议,近半数日语专业学生可赴日留学。日语专业还与聊城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签订了实习协议,有意愿的同学可以赴日实习,通过留学与实习项目的实施,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真正实现了国际化办学目标。
办学成果
日语专业成立于1998年,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先后招生1050人,其中本科977人,现有在校生285人。现有师资团队出版著作20余部;承担教育部项目1项、省社科项目3项、国际科研合作项目2项,近五年累计到位科研基金53万余元。
就业前景
。日语专业根据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学生毕业后多去政府外事部门、外资企业、教育部门工作,或到中日高校继续深造等。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70多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35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现设26个学院,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学校每年本科招生专业80个左右,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38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82人,其中教授357人,副教授79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31人。现有全职院士2人,双聘院士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6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海外特聘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1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7个。
学校建有山东省高峰学科1个、省优势特色学科3个、省一流建设学科5个、省重点学科14个、省文化艺术重点学科3个、省一流培育学科1个、省高水平培育学科1个,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9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研究平台58个。
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东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2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专业6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27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9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专业(群)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1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精品课程107门。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8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科创赛事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8511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51项、二等奖994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4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702项,省部级项目150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85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5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337项。学术论文被SCI、EI、SSCI、CSSCI收录11170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280余部。主办《中国粉体技术》、《济南大学学报》等2种学术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扩大与国(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新等国家的102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台港澳地区的18所高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在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建有孔子学院1所。
学校校园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纸质藏书及电子文献800余万种册,中外现刊及电子期刊3万余种。
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设创新性、国际化、有特色的世界高水平大学。
学校共有七个食堂(六、七食堂位于舜耕校区),建筑面积32700平方米,餐位近10000个,为全校近35000余名师生的饮食、学生洗浴、开水供应提供保障工作。学校在主校区第一食堂设有独立的民族餐厅,在舜耕校区第六食堂设有民族窗口,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就餐。
聊城大学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是山东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的师范馆。1970年山东师范学院迁至聊城办学,1974年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建立,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聊城大学。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学校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并与海内外诸多高校合作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传承百年办学传统,独立办学近半个世纪,学校秉承“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聊大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22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现设25个学院,9个研究院所,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22年本科招生专业79个。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等12大学科门类。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4万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8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970人,正高级岗位人员221人,副高级岗位人员740人。现有双聘院士、“973”首席科学家4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5人,海外高层次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青团干部、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智库高端专家、齐鲁文化英才、教学名师、高等学校首席专家等5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
学校拥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机构、共建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工程实验室8个,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山东省理论工程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9个,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山东省外事智库3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学科、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山东省重点学科12个,山东省高校优势科研创新团队、山东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2个。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6项,全国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省部级奖励169项;获批国家级课题317项,省部级课题799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255部。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30余次。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攀升,获得发明专利390余项,转移转化6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6亿余元。
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3个,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8个,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省级精品课程3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省级思政“金课”2门。省部级及以上教研教改课题65项,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全国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1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华龙舟大赛等各项竞赛活动中,在校生每年获得奖励5000余人次。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与俄美波意日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包括师生交流、联合科研、合作办学、博士联培、海外办学等在内的160多个项目,目前有30多个国家的外籍师生在校工作或学习。在约旦和萨摩亚共建有2所孔子学院,受教育部委托先后在萨摩亚、汤加两国开展教育援外项目。学校建有省部级以上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2个,“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和“北冰洋研究中心”逐渐发展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重点新型智库;与国外高校和单位共建了“中俄数学联合研究中心”“知识工程与术语学中法联合研究中心”等10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
学校占地面积近3000亩,校舍面积近82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03亿元。图书馆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现有纸质藏书258.82万册,中外文期刊1950种,电子图书310万种,电子期刊3.5万种,各类中外文数据库60个。校园环境优雅,湖光山色,四季常青,教学相长、学风浓郁,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享有“学在聊大”的美誉。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示范文学校园”“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最美校歌”“山东省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质量立校、学科强校、人才兴校、特色亮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力推动高质量内涵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一流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详见当年招生章程。
聊城大学地处具有中国著名“江北水城”之称的聊城市,聊城历史悠久,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市名由来聊城,春秋时期曾称聊邑故名,一说因古有聊河而得名。
* 聊城是全国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的故乡。
*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聊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著名的“江北水城”。
* 聊城是“全国双拥模范城”。
* 聊城是“山东省卫生城市”。
* 聊城是“省级园林城”。
* 聊城是2008年“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
* 聊城是2009年“全国十佳宜居城市”
* 聊城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馆高速公路在此交汇。
聊城大学秘书学和日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秘书学和日语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秘书学就业前景和日语就业前景,秘书学专业介绍和日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秘书学和日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秘书学和日语录取分数线(山东)综合年份秘书
聊城大学教育技术学和日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和日语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就业前景和日语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和日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技术学和日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教育技术学和日语录取分
聊城大学日语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这二个
6.在济聊高速“聊城”出口,向南到昌润路--至建设西路左转向东--建设东路--至花园北路左转往北即到。
聊城大学好的专业依次为化学、数学、中文、英语。尤其是化学。聊城大学是个老师范院校,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学生绝大部分来自省内。虽说现在是综合类学校,但绝大多数是师范专业。济南大学是后期合并的院校,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实力很一般,非师范类。我和我老公一个是聊大的,一个是济大的。因此我的意见并没有偏颇。个人认为,聊大的学风好,学习氛围浓厚,大部分学生都致力于考研,考公。济南大学学风很一般,但是由于在省
先告诉你千万记住无论在哪个学校千万别报计算机电子不信你以后会后悔的这些都是现在社会上的红色专业了就是危险专业社会上已经饱和了就业几乎……一楼的机械和材料化工不错事先在社会也是将来社会上的热门好就业但是待遇肯定不是白领要赚钱很难工资就那些好的企业这类的也不会很高但是真的好就业还有就是以你的分数报济南大学有点……建议报别的吧这个学校发展很不……
我感觉如果你看重哪个专业的话,比如财政金融类的,或者计算机的,山东财政学院比较好。其余的三所学校就是综合类大学。我知道的聊大的是政法学院比较厉害。但是以学校的物理生物系而出名,这两个系每年考上研的学生占80%-90%。而它的不好的地方就是地理位置不如鲁东大学和济南大学,毕竟聊城是个小城市,如果报大学建议你考虑的多一些。济南大学名气可能要大一些吧,硬件方面应该都差不多。
你又不是第一次参加考试了,这种问题很不好说的,根据报考的人数我感觉那个青岛农业大学会比较容易一点,专升本不比统招考试,竞争也相对没那么激烈,其实你列出来的这几个学校,只要你学习部错,都可以报!祝你好运!
山东交通学院的土木好,虽然山东交通学院的排名不怎么样,但是就业形势很好。如果你是山东的考生,你的分数至少在一本线下10分以上有把握。山东交通学院土木里好的是桥梁设计。山东济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就在山东交通学院内,把土木楼的一部分当成了它的办公楼。另外这个学校还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