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聊城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哪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山西农大和聊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0 23:27:54 解决时间:2022-12-16 15:30

满意答案

聊城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哪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聊城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各排行榜,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山西农业大学与聊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数对比(山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山西农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聊城大学
(最高/最低分)
食品科学与工程2021理科 -/457(本科二批A段)/()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020理科 502/480(本科二批A段)/()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019理科 -/454(本科二批A段)/()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018理科 -/456(本科二批A段)/()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7理科 -/423(本科二批A段)/()
山西农业大学与聊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数对比(山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山西农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聊城大学
(最高/最低分)
食品科学与工程2021综合 -/503(普通类一段)-/499(普通类一段)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2020综合 -/509(普通类一段)-/509(普通类一段)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019理科 -/488(本科批)-/493(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018理科 -/488(本科批)-/491(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7理科 -/481(本科批)-/485(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山西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科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食品加工、工厂设计、生产管理、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概论、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分析、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卫生与安全。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食品、轻工、商业、外贸、检验、检疫、设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西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499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二批A段457
四川食品科学与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1
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4
湖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94
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03
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498
安徽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71
浙江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61
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560
江苏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57
内蒙古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86
河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6
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502
天津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16
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512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
山西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科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食品加工、工厂设计、生产管理、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概论、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分析、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卫生与安全。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食品、轻工、商业、外贸、检验、检疫、设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方面的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西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499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二批A段457
四川食品科学与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1
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4
湖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94
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03
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498
安徽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71
浙江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61
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560
江苏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57
内蒙古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86
河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6
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502
天津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16
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512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聊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文化素质,具有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质量检测等方面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目标1:能够运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发现、研究与解决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目标2:具备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实践能力,运用现代工具从事生产管理、产品研发、品质控制、质量检测等工作。 目标3:能够跟踪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熟悉专业标准及国际规范,通过实践锻炼,具备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项目设计、项目管理、组织实施等能力。 目标4: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在工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具备多学科团队合作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工作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 目标5:能够通过继续深造或其他学习渠道,与时俱进地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主干课程

食品添加剂、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发酵工艺学、粮油产品加工工艺学(一)、肉品加工工艺学、果蔬加工工艺学、食品包装学、食品机械与设备、粮油产品加工工艺学(二)、乳品加工工艺学、果蔬贮运学等。

办学条件

本专业现有教师1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人,占52.9%;其中教授/研究员2人,占11.8%,副教授7人,占41.2%,拥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另有2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形成了职称比例合理、学位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人才培养队伍。通过进修培训、社会实践、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等措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了一支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专业教师队伍。2017-2018年承担学校和学院教学、实验研究项目共计,其中校级教改项目4项,院级教学改革项目6项。 本专业拥有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聊城大学实验室、果蔬加工科研团队,本科生实验拥有动物、植物性农产品加工实验室、食品分析实验室、食品安全与评价实验室、层析实验室和中试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配备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流式细胞仪、流变仪、质构仪、凯氏定氮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层析柜等在内的先进的食品检测、分析设备和包括超高压杀菌装置、超高温瞬时杀菌装置、真空浓缩装置、均质机等在内的食品加工设备,同时还建立了包括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旺利达食品有限公司、山东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集校外教学实习、科技开发、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实习基地。

办学特色

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成立于1999年,自2000年9月开始招生,2005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级本科生,目前已发展到在校生近350人。近几年,本专业结合我省、我国食品产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产品精深加工与贮藏、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课程考试平均分为82分以上,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通过率保持较高水平,毕业生就业形成了以考取研究生、考取公务员/选调生/事业编、入职食品生产加工检测企业多重出口的模式,每年考取国内知名大学研究生的考取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始终保持着以公司签约保障就业,以考研提升就业的传统优势,毕业生求职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升,在专业领域呈现较强的后续发展能力,学生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办学成果

1. 本专业已培养毕业生1200余人,不少毕业生通过考取研究生深造后,就职于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岛农业大学等在内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 2. 专业教师主持参与国家级课题项目7余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校级教改课题、校企合作等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经费总额200万元以上。 3. 专业教师指导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0余项,参加包括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山东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竞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在内的省级科技创新竞赛并获得二等奖、三等奖5项, 4. 专业教师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省部级)一等奖1项。

就业前景

“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关系关系国计民生的朝阳产业。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15万亿以上,位列全球第一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符合我国、我省的产业发展需要,并属于聊城大学热门专业,每年为我国各级食品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疾控中心等国有事业单位和食品加工、流通、销售等企业单位输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检验检疫等方面的合格人才,就业前景广阔、就业质量高、毕业生发展良好。

聊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499
海南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64
吉林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385
山西农业大学
229
软科(综合)
330
校友会(综合)
283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是我国著名高等农业学府,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山西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入选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廖允成、校长(院长)张强。

承续百年薪火,发展再创新篇。山西农业大学始建于1907年创办的私立铭贤学堂,后发展为私立铭贤农工专科学校、私立铭贤学院;1951年改私立为公办,成立山西农学院;1979年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成为改革开放初全国99所重点大学之一。在百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晋中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张维琛等革命英雄;有谭绍文、郑社奎等各级领导干部;有郑哲敏、庄文颖、高福等七位院士,王绶、张龙志、徐锦堂等著名教授专家;更有数以万计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是山西农业科研的主要力量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重要力量。建院以来,以牛天堂、陈瑛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业科学家,先后育成全国第一个高产矮秆高粱杂交种晋杂5号、全国第一个抗虫棉品种晋棉26号、世界第一个蓖麻三系杂交种晋蓖麻2号,以及优质高产品种晋谷21号、晋麦47号、早青一代西葫芦、玉露香梨等新品种,为山西乃至全国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19年10月,省委省政府着眼山西省高等教育和农业科研改革发展大局,决定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成立新的山西农业大学。合署改革以来,学校推行“大部制”等一揽子重大改革措施,整合资源、优化布局,迈开了改革发展的新步伐。

学科门类齐全,特色优势鲜明。学校(院)现有太谷校区和太原龙城校区两个校区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研究机构,其中,教学单位21个,直属科研院所(中心)19个。现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科专业涵盖了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8个门类,拥有本科专业69个。初步构建了以农科为核心,向上游生物学科和下游食品学科双向延伸,其他相关学科为支撑的学科体系。现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草学等9个省级重点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专家名师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学校(院)坚持实施“人才优先、人才强校”战略,为改革发展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现有教师、科研人员及职工4495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7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32人,博士生导师121人,硕士生导师869人。现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9人,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人,“青年三晋学者”7人,省青年拔尖人才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3人,省科技功臣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29人。

坚持立德树人,各类英才辈出。学校(院)现有在校生2.7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3928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3380人。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建校以来,先后培养了15万余名各类人才,遍布大江南北,各行各业,为山西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00余项,在“挑战杯”等竞赛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200余项,开设本硕统筹培养实验班、卓越人才实验班、创新创业先锋班,涌现出了以全省首个“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利斌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子。学校(院)积极推进对外合作交流,与美国欧柏林大学有长达百余年的合作历史;与美、英、澳、俄、泰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新西兰梅西大学和奥克兰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有尼泊尔、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学生来校攻读学位。

创新驱动发展,科研成果丰硕。学校牢固树立“创新为上”的发展理念,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目前,依托学校(院)建设国家高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山西晋中(太谷)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黄土高原东部旱作节水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退化土壤改良与新型肥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园艺植物脱毒与繁育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7个,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1331工程”创新平台等省部级平台(基地、资质)148个。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和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25个。“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6项、二等奖76项;取得国家审(鉴)定品种43个、省级审(认)定品种355个,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3个、地方标准358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58项。主办《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8个专业刊物。

科技示范引领,服务农谷建设。山西“农谷”战略实施以来,学校(院)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组建完成“三院五中心”等科研平台,汇聚一批功能农业(食品)领域的高端人才,聚焦有机旱作农业、功能农业(食品)等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形成了一批标志性、创新性科研成果。2019年晋中国家农高区获批建设,学校(院)进一步整合院所资源,创新融合机制,积极服务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科创中心)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和农村改革先行区。学校(院)秉承“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科技播撒三晋大地”的理念,面向11个市、90余个县区开展技术推广服务。近年来,有近200多支科技服务团队活跃在全省农业生产第一线,推广新品种500多个,集成配套600余项高产高效技术,累计建立核心示范田21万余亩,辐射推广560万余亩,培训涉农管理干部、技术人员、企业家等50万余人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18亿元。学校(院)积极开展校(院)地合作,与地方政府共建了大同黄花产业研究院、忻州杂粮产业研究院等一批特色产业研究院,与神农集团共建神农食用菌产业学院,积极开展国家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临猗、太谷)建设;依托县乡村三级托管组织体系,在山阴、平遥、翼城等地探索推广“H型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推广面积达到20多万亩;形成隰县玉露香梨、和顺太行云牛、阳曲艺机一体化有机旱作农业、静乐藜麦、万荣临猗苹果、广灵有机食用菌等地方特色主导产业。近年来,大力开展“6+30”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行动,探索不同区域、不同类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路径。学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入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等,现有马达加斯加棉花植棉技术服务与产业基地建设、巴基斯坦特色作物新种质创制与旱作农业技术示范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办学条件优良,读书修学圣地。学校校园面积3588亩,建筑面积134.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9.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1.55亿元,有纸质藏书208万余册,电子图书370万册。学校是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太谷校区校园内“山西铭贤学校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整保存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建筑群,是山西省近代教育史、农业发展史、中西文化教育交流史的鲜活史料。

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学校(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正在向着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聊城大学
244
软科(综合)
250
校友会(综合)
210
武书连
1565
US排名
学校简介

聊城大学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是山东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的师范馆。1970年山东师范学院迁至聊城办学,1974年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建立,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聊城大学。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学校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并与海内外诸多高校合作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传承百年办学传统,独立办学近半个世纪,学校秉承“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聊大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22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现设25个学院,9个研究院所,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22年本科招生专业79个。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等12大学科门类。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4万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8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970人,正高级岗位人员221人,副高级岗位人员740人。现有双聘院士、“973”首席科学家4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5人,海外高层次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青团干部、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智库高端专家、齐鲁文化英才、教学名师、高等学校首席专家等5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

学校拥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机构、共建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工程实验室8个,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山东省理论工程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9个,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山东省外事智库3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学科、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山东省重点学科12个,山东省高校优势科研创新团队、山东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2个。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6项,全国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省部级奖励169项;获批国家级课题317项,省部级课题799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255部。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30余次。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攀升,获得发明专利390余项,转移转化6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6亿余元。

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3个,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8个,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省级精品课程3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省级思政“金课”2门。省部级及以上教研教改课题65项,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全国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1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华龙舟大赛等各项竞赛活动中,在校生每年获得奖励5000余人次。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与俄美波意日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包括师生交流、联合科研、合作办学、博士联培、海外办学等在内的160多个项目,目前有30多个国家的外籍师生在校工作或学习。在约旦和萨摩亚共建有2所孔子学院,受教育部委托先后在萨摩亚、汤加两国开展教育援外项目。学校建有省部级以上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2个,“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和“北冰洋研究中心”逐渐发展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重点新型智库;与国外高校和单位共建了“中俄数学联合研究中心”“知识工程与术语学中法联合研究中心”等10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

学校占地面积近3000亩,校舍面积近82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03亿元。图书馆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现有纸质藏书258.82万册,中外文期刊1950种,电子图书310万种,电子期刊3.5万种,各类中外文数据库60个。校园环境优雅,湖光山色,四季常青,教学相长、学风浓郁,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享有“学在聊大”的美誉。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示范文学校园”“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最美校歌”“山东省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质量立校、学科强校、人才兴校、特色亮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力推动高质量内涵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一流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聊城大学承认各省(市)招办规定的少数民族照顾政策。不再另设其他照顾政策。


  中专 2022-12-16 15:30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通信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聊城大学通信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通信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聊城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新能源材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金属材料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聊城大学金属材料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属材料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属材料工程和食品科学与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科学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和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聊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高分子材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聊城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聊城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电子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电子工程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械电子工程和食品科学与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应用心理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聊城大学应用心理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心理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心理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生物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聊城大学生物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科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生物科学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聊城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