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聊城大学内蒙古理科分数线,聊城大学内蒙古理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7-29 08:08:11 解决时间:2022-07-28 22:21

满意答案

2021年聊城大学内蒙古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49理科最低位次为47211。2020年聊城大学内蒙古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69理科最低位次为48553。
一、2021年内蒙古理科录取分数线及内蒙古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
1.2021年理科内蒙古录取分数线
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9134947211
2.2021年理科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选科要求
理科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二批普通类39138737434
理科园林本科二批普通类39136941890
理科动物科学本科二批普通类36534946959
理科智慧农业本科二批普通类37334946959
二、2020年内蒙古理科录取分数线及内蒙古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
1.2020年理科内蒙古录取分数线
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1936948553
2.2020年理科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选科要求
理科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二批普通类41940738819
理科动物科学本科二批普通类41140639060
理科园林本科二批普通类41838743890
理科植物生产类本科二批普通类41136948553
三、2019年内蒙古理科录取分数线及内蒙古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
1.2019年理科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选科要求
理科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二批普通类-43635613
理科动物科学本科二批普通类-42837584
理科园林本科二批普通类-42039678
理科植物生产类本科二批普通类-40842743
四、2018年内蒙古理科录取分数线及内蒙古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
1.2018年理科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选科要求
理科地理科学类本科二批普通类-45130665
理科园林本科二批普通类-43833628
理科动物科学本科二批普通类-41638831
理科植物生产类本科二批普通类-38945209
五、2017年内蒙古理科录取分数线及内蒙古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
1.2017年理科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选科要求
理科地理科学类本科二批普通类-43129910
理科园林本科二批普通类-40935342
理科动物科学本科二批普通类-39040443
理科安全工程本科二批普通类-37943449
六、2022年理科内蒙古各专业招生计划
类型专业名称批次学费学制层次
理科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二批0四年本科
理科智慧农业本科二批0四年本科
理科动物科学本科二批0四年本科
理科园林本科二批0四年本科
地理科学类 地理信息科学
聊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能在科研、教学、以及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学概论、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计量地理学、遥感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测量学、Java语言程序设计、GPS原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分析、GIS二次开发

办学条件

1.教学经费投入 2017年用于设备购置、实验室建设、教学设备购置、多媒体更新、教学日常运行、教学改革与研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校内外实践实习、图书资料购置以及学生活动的办学总经费投入94万元。 2.教学设备 本专业现有8个多媒体教室和9个专业基础实验室,另配有多间专用教室。建有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地学分析、现代测绘技术、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生态、区域与城乡规划、科技活动室等实验室常年对本科生开放;拥有大型绘图仪和扫描仪,遥感影像处理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学院资料室和图书馆拥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类综合性图书、工具书30000余册,订阅相关学科中文杂志100余种,英文杂志14种。另有各类教学光盘、软件、声像资料300余件。 3.教师队伍建设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师19名(含外聘教师4名),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合理。师生比为1:22;在专任教师中,全部为硕士以上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9%;教师队伍的老、中、青年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其中30-50岁教师的占79%,成为专业建设的中坚力量;职称结构合理,其中高级职称比例37%,中级职称比例63%。建成了“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团队”和“遥感教学团队”两个院级教学团队,骨干力量服务于东平湖研究科研团队,凝练了专业特色,拓宽了应用方向;培养了肖燕、马雪梅2位聊城大学教学新星,成为参选校级和省级教学名师的后备力量. 4.实习基地 本专业非常注重培养为地方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构建了学校与企业联合的多机制培养体系。与多家GIS业界知名企业签订协议,截至2017年,本专业已建成11个实习实训基地(表8),其中校内实习基地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个。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毕业不需长时间培训即可上岗工作,缩短了上岗适应期,不断积累的良好口碑大大提高了聊城大学GIS专业的办学声誉,相当部分学生经过实习实训留在了实习单位工作。数年建设所构建起的较强的毕业生就业网络使得本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办学特色

多年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实行卓越人才培养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常规教学与以赛代练相结合;理论培养与技能训练相结合;校内教师教学与业界精英培训相结合;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12级自从入学以来,一直坚持以行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实习实训、培训、比赛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1.以行业需求为目标导向,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需求目标导向一直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的重要指针。从2006年开始,本专业加大开设技能操作和编程实践系列课程比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009年,明确要求GIS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中,必须选修GIS应用型课程或开发实践类课程,总学分应在10分左右,“课内课外相结合、必修选修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基本形成。2014级入学伊始,紧盯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在更新课程设置和改革教学方法方面紧跟时代步伐。典型的教改有:在实践基地用人需求调研中,应实习基地要求适时在专业核心课中加入了《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并更新了主要实践课程的软件版本(ArcGIS10、SuperMap7c、MapGISk9、ENVI5.0)。 2. 实习实训、培训、比赛一体化,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2006年本专业成立“环境与规划学院GIS协会”,以“GIS照亮人生”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讲座和实践创新竞赛活动,广泛吸引了院内外、专业内外的同学,积极推动GIS融入师生的学习生活。2010年该协会升级为“聊城大学GIS协会”,以此为桥梁和纽带,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为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学生从入学伊始即接受到GIS专业文化的熏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GISER。

办学成果

1.学生在校学习状况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每年都能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2项。学院采取各种策略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比赛、全国GIS开发大赛。2014级102名学生,有40%的同学参加各项比赛,加强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相互转化。四年来获国家级奖励8余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且连续三年获得最佳组织学院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并由专业教师指导获批1项国家级和4项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2.毕业生培养质量 1)毕业生就业率 对2018届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的就业率为100%。 2)就业专业对口率 对2018届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的就业专业对口率为90%。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GIS企事业单位,也有部分毕业生到中学就业。 3)毕业生发展情况 毕业学生经过四年的精心培育,因其在实习期间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多家企业如东方道迩、四维图新、中科宇图进入校园进行招聘。2018届毕业生有20%的同学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且90%的毕业生其就业岗位性质与本专业背景相符。通过访谈了解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工作角色,本科四年期间的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为他们在工作岗位顺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就业单位满意度 研究生导师:导师反映学生学习能力较强,能够担任一定的科研工作。很多学生到研修学校,在学校GIS实验室担任业务骨干,组织学生团队进行科研活动。 全国GIS大赛组委会评委:参加全国GIS大赛的学生,其作品创新性强,技术水平高。受到大会组委会人员的一致肯定。很多作品中体现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已经达到了受过专门培训的工作人员的水平。 工作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聊城大学的GIS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能力与水平上突出,专业外语水平高,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很强,对各种岗位的适应力强,具有创新思想与很强的动手能力,后劲足,发展潜力大。 5)社会对专业的评价 本专业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在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位列山东省第一位,培养出了素质过硬、社会反响强烈的当代GIS人才。 6)学生就读该专业的意愿 对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

就业前景

当前,人类面临着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系列问题,管理者和研究人员都在努力探索应对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地理信息科学为监测预报地球空间环境变化,预防自然灾害,统筹规划人类活动和合理开发资源提供了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支持。3S技术也从实验室走出,变得社会化、产业化,深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015年11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了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其中,“地理信息服务人员”是新版《大典》中为数不多的新增类别,首次在国家级权威标准中确立了地理信息职业的地位归属,地理信息从此成为国家新职业。新版《大典》新增6个地理信息职业,其中,新增“地理信息系统”“导航与位置服务”和“地理国情监测”等3个专业技术职业,归入“测绘和地理信息工程技术人员”类别;新增“地理信息采集”“地理信息处理”和“地理信息应用作业”等3个专业技能职业,归入“地理信息服务人员”类别,实现了地理信息新兴职业与传统测绘职业的融合协调发展。且被标示到“环保、低碳、循环”的绿色职业中,享有较高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经统计,近3年环境与规划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生实习或就业供不应求。可以预测,随着GIS产业化的进一步深化,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GIS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空间仍将持续扩大。

动物生产类 动物科学
聊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基础扎实,掌握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试验、设计和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在动物科学相关领域或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以及创新创业等工作,符合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目标1:具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 目标2:具备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目标3:能够跟踪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熟悉国内外动物科学(畜牧)发展现状、趋势,能够应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规范(规程)分析并解决畜禽养殖较复杂问题; 目标4:能在畜牧兽医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与管理、经营与推广、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主干课程

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猪、牛、禽、羊、特种经济动物等)生产学、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畜牧微生物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饲料安全与营养价值评定、动物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动物生产学、兽医学、畜牧企业经营管理。

办学条件

本专业现有教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占45.5%;其中教授1人,占9.09%,副教授7人,占63.6%。与本专业建设相关的研究机构有聊城毛驴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研究院、聊城市驴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聊城市驴疫病防控工程技术中心、德州驴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技术体系协同创新中心。围绕驴产业领军人才,组建了27人的“驴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提供1580 m2实验室、1315万元科研启动费;设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4处,就业实习基地6处和产学研基地5处。

办学特色

1.专业优势:本专业在毛驴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研究、鲁西地方黑猪的提纯、复壮和鲁西白山羊的选育及产业化推广等领域成果显著,今后将着重发展地方畜禽的品种资源保护和选育工作。 2.专业亮点:2014届~2017届连续三年毕业生正式就业率均为100%,2018届毕业生正式就业率为96%,本专业学生供不应求。近三年考研率分别为30.9%、23.33%和30%,为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高等科研院所输送了优秀人才。

办学成果

1.已培养毕业生331人,大多数开始成为畜牧兽医行业的骨干力量。其中,2014届~2017届连续三年毕业生正式就业率均为100%,供不应求。近三年考研率分别为30.9%、23.33%和30%,为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高等科研院所输送了优秀人才。 2.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共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SRT项目10项。 2015级学生赵聪慧、孙英霞、蔺娇、李挺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 2017年聊城大学开始获得推免硕士研究生资格,2018届毕业生中首届推荐学生中动科专业学生赵祖艳以第一名成绩获得推免资格并被南京农业大学录取。 2015级学生赵聪慧以全校第一名成绩获得推免资格并被陈化兰院士录取。 2016年:2015级学生赵聪慧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 2016年:2015级学生赵聪慧获得“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山东赛区)三等奖 2016年:2015级学生赵聪慧获得“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初赛二等奖 2017年:2015级学生赵聪慧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 3.动科专业在聊城毛驴、鲁西地方黑猪、鲁西白山羊、鲁西黑凤乌鸡的资源保护、提纯复壮和产业化推广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4.教学奖励 (1)2018年6月朱明霞老师的科研成果(规模化养殖肉鸡呼吸道综合征病前信号、致病因素及传染源研究)(No.J14LF03),该项目形成的肉鸡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前信号检测预警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2018年6月朱明霞老师的科研成果(提高鲁西地方黑猪繁殖效率的综合技术研究)(No.31805)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5.近几年来,动物科学专业教师获批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8项,省级教研项目1项,校级教研项目6项,发表教研论文5篇。

就业前景

1.就业方向: (1)考研深造后可到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2)能在动物科学相关行政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3)能在动物科学相关领域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及创新创业等工作。 2. 就业前景分析: (1)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动物科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农学类中的动物生产类,其中动物生产类共3个专业,动物科学专业在动物生产类专业中排名第1。 (2)动物科学旨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档肉类饮食需求,主要进行动物营养与饲养、饲料资源开发、饲料配方与饲料工艺设计,以及饲料与饲养企业管理的研究。 (3) 动物科学更偏重对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管理科学研究方面则需要注意统筹布局;同时热爱动物,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4) 动物科学专业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如各种动物的养殖包括养牛、养羊、养鹅、观赏动物饲养等,动物营养、遗传、繁殖、兽医学、牧草学、生态学、农业机械、农区规划、肉制品加工学等。 3. 毕业生就业率、就业专业对口率、毕业生发展情况 2018届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考研率30%,就业率96%。毕业生求职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升,在专业领域呈现较强的后续发展能力,学生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学生就业去向越来越多元化。积极鼓励学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和岗位工作。 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以每年召开的聊城大学农学专场招聘会为例,每年3次招聘会,对于动物科学专业的人才需求企业都超过150家,累计达到1000人以上。在近几年的校内招聘会上,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最大,部分毕业生被中粮集团、新希望集团和正大集团等央企或上市公司录用。 4. 就业单位满意率、社会对专业的评价 近年来,相关行业的用人单位对动物科学专业培养的学生比较认可,通过来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和其他奖励吸引学生到该单位就业。包括:山东农标普瑞纳奖学金助学金、青岛润达助学金奖学金、通威集团“订单式培养”、新中新奖学金、聊红槐奖励基金、三叶奖励基金和泉林奖学金等。组织多种形式的毕业生情况跟踪调查,包括同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座谈、邀请毕业生回校作报告等,及时反馈了我院毕业生的工作状况、能力状况和思想状况,为在校生的进一步培养提供了第一手材料。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都在95%以上。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毕业生在敬业精神、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团队精神、计算机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林学类 园林
聊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围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坚持“开放、合作和创新”的办学理念与模式,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具备植物学、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园林植物繁育栽培,风景区、公园、城镇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目标1:能够运用园林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发现、研究与解决园林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标2:具备园林专业的实践能力,运用现代工具从事园林植物生产管理、园林规划设计及园林工程质量控制等工作。 目标3:能够跟踪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熟悉专业标准及国际规范,通过实践锻炼,具备园林领域的项目设计、项目管理、组织实施等能力。 目标4: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在工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具备多学科团队合作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工作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 目标5:能够通过继续深造或其他学习渠道,与时俱进地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主干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林美术、画法几何、生态学、测量与遥感、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苗圃学、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绿地规划、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园林绿地建植与养护等。

办学条件

本专业现有教师1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占61.1%;其中教授2人,占10.5%,副教授7人,占36.8%。“双师型”教师8名,占校内专任教师总数的42.10%。外聘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为校外兼职教师3人。教师的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 拥有生态环境保育与生物资源创新利用”山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新建园林虚拟仿真实验室、园林模型实验室、园林工程实验室、园林生态实验室、园林植物实验室和植物标本室,扩建园林制图和规划设计、园林美术室等实验室,拥有实验室、准备室、科研室面积共1109.6平米,仪器设备265台(件),仪器设备价值420万元。 园林专业校内教学实习基地有3000平方米聊大花卉园、4000平方米的植物生态园,6万余平方米的校内植物生产园等实习基地,截止2017年已建设7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办学特色

1.专业优势: 种质资源选育与开发、园林规划设计优势突出。国槐新品种 ‘聊红’槐选育成果通过省级鉴定,与生命科学院共同选育的“黄金冠”桃新品种选育成果通过省级鉴定,两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聊红’槐获得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认证,成为聊城市市树,并在全国四省区推广应用;规划设计方面专业教师设计的名人岛已建成为聊城的标志性景点,第八届中国(常州)花博会展园“北京园”设计荣获设计金奖等。 2.专业亮点: 园林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总体考研率每年在30~40%,就业率达95%以上,毕业五年后成为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骨干。通过科技服务培训、科技特派员服务等方式,为鲁西北地区培养专业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技术骨干300人以上,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000余人次,服务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3.产学研结合特点: 园林专业应用性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在发展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新培养机制,产学研相互促进,推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全面发展。本专业教师积极服务社会工作,与企业合作攻关课题等,横向课题项目4项,课题经费达60余万元。老师们把自己科研工作的新进展、新内容及时补充到课堂上,使教学内容得到补充和更新;分解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提供给学生作为毕业论文,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改革“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和现场教学法的教学方法。《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压缩理论讲授的学时,更多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解析成功案例来融汇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教学法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理解设计方法。《园林工程》、《园林树木学》、《花卉学》等部分课程通过现场演示教学、到现场到基地和案例式教学等不同组织方式开展教学。 探索“三三一四”复合应用型园林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和“四年不间断”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行校内外“双师型”双导师制,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园林专业通过外聘教师,外聘教师把丰富的实践知识带到课堂上,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初步建立一批与行业紧密联系的高质量、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逐步探索形成高校与行业和地方合作办学途径,创新与行业优势企业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办学成果

1.培养毕业生 已培养毕业生约1000人。近三年考研率在30%~40%。近三年就业率,2016年95.45%;2017年95%;2018年91.38%。 2.学生获奖、社团活动 2005年“新农科技社”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 “绿苑创业小组”6名学生创作的《绿苑园林设计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获全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特等奖,代表山东省参加第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15年~2018年获得华东地区CAD竞赛、全国3D数字建筑设计竞赛、山东省风景园林专业优秀毕业设计等奖项共计20余项。 3.搜集的种质资源 国槐新品种‘聊红’槐选育成果通过省级鉴定,“黄金冠”桃新品种选育成果通过省级鉴定,两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红果’椿新品种正在选育中。 4.精品课程、教材等 出版专著1部,主编园林行业“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副主编园林行业“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现有在线课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花卉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昆虫学》、《生物化学》等。 5.专业荣誉称号 2012年园林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聊城大学优秀教学团队,4名专业教师被地方政府和企业聘为科技特派员,1人获评“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2人获评“聊城市优秀科技特派员”。 6.教学奖励 2018年园林专业教学团队“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3341’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数字科技背景下风景园林学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创新研究”荣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专业教师到园林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荣获中国花卉博览会展园设计金奖、特别金奖各1项。 近三年,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1项,省级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2项,校级多媒体课件大赛二、三等奖各1项,全省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校级精品课程3门。 7 教研项目 教研论文 园林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共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52项,总经费1723.5万元;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9篇,国家发明专利9项;主持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3项,厅级1项,校级2项。

就业前景

1. 就业方向: 1)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园林植物、园林规划设计与工程技术的相关部门从事生产技术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3)公务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 2. 就业前景分析: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园林正处于一个紧缺并蓬勃发展时代。据预测,今后的5年内将产生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园林工程等企业;届时将需要一大批出身于园林类专业的高层次的管理及技术人才。因此,对于无论是向往技术工作还是管理工作的同学来说,这都是一个极好的机遇。总的来说这个专业的就业是非常紧俏的,人才供小于求的幅度跨越70%以上。大学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上,园林专业人才成为亮点,逐渐成为职场新宠。 3. 毕业生就业率、就业专业对口率、毕业生发展情况 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上升,继续保持着以公司签约保障就业,以考研提升就业的传统优势,毕业生求职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升,在专业领域呈现较强的后续发展能力,学生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学生就业去向越来越多元化。2018届考研率47.46%,就业率达90.62%。 学院组织辅导员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家访等形式,开展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调查。通过调查,90%的学生对自己升入大学所取得的进步感到满意,认为自己在学习、人际交往、独立生活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10%

植物生产类 智慧农业
聊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是适应现代智慧农业发展而设立的新专业。

培养具有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农业智慧生产、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智慧农业与信息技术、农业模型学、智能农业装备、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农业气象与物候学等。

  中专 2022-07-28 22:21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江苏理科分数线,聊城大学江苏理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1楼

    2021年聊城大学江苏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97理科最低位次为89544。2020年聊城大学江苏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39理科最低位次为101280。2021年江苏理科录取分数线及江苏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理科江苏录取分数线类型批次招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黑龙江理科分数线,聊城大学黑龙江理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2楼

    2021年聊城大学黑龙江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18理科最低位次为37682。2020年聊城大学黑龙江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59理科最低位次为37938。2021年黑龙江理科录取分数线及黑龙江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理科黑龙江录取分数线类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吉林理科分数线,聊城大学吉林理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3楼

    2021年聊城大学吉林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85理科最低位次为41054。2020年聊城大学吉林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77理科最低位次为52903。2021年吉林理科录取分数线及吉林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理科吉林录取分数线类型批次招生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辽宁理科分数线,聊城大学辽宁理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4楼

    2021年聊城大学辽宁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84理科最低位次为50152。2020年聊城大学辽宁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99理科最低位次为42701。2021年辽宁理科录取分数线及辽宁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理科辽宁录取分数线类型批次招生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山西理科分数线,聊城大学山西理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5楼

    2021年聊城大学山西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75理科最低位次为51429。2020年聊城大学山西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04理科最低位次为52549。2021年山西理科录取分数线及山西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理科山西录取分数线类型批次招生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河北理科分数线,聊城大学河北理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6楼

    2021年聊城大学河北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10理科最低位次为77713。2020年聊城大学河北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40理科最低位次为79655。2021年河北理科录取分数线及河北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理科河北录取分数线类型批次招生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天津理科分数线,聊城大学天津理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7楼

    2019年天津理科录取分数线及天津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19年理科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选科要求理科生物科学(师范类)本科批A段普通类-理科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

  • 中专学校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理科分数线,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理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8楼

    2021年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理科最低分数线为228理科最低位次为68810。2019年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理科最低分数线为227理科最低位次为73908。2018年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理科最低分数线为285理科最低位次为67399。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内蒙古理科分数线,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内蒙古理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9楼

    2021年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内蒙古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08理科最低位次为56631。2020年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内蒙古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43理科最低位次为54891。2019年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内蒙古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50理科最低位次为56781。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内蒙古理科分数线,聊城大学内蒙古理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10楼

    2021年聊城大学内蒙古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49理科最低位次为47211。2020年聊城大学内蒙古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69理科最低位次为48553。2021年内蒙古理科录取分数线及内蒙古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理科内蒙古录取分数线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