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类型 | 年份 | 总分 | 英语 | 政治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
| 设计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1 | 40 | 40 | 60 | 60 |
| 人文地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3 | 39 | 39 | 59 | 59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1 | 46 | 46 | 69 | 69 |
| 会计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5 | 51 | 51 | 77 | 77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2 | 39 | 39 | 59 | 59 |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20 | 37 | 37 | 111 | 0 |
| 法学理论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1 | 46 | 46 | 69 | 69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1 | 39 | 39 | 59 | 59 |
| 生物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0 | 39 | 39 | 59 | 59 |
| 日语语言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7 | 56 | 56 | 84 | 84 |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9 | 46 | 46 | 69 | 69 |
| 中国古代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85 | 56 | 56 | 84 | 84 |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91 | 56 | 56 | 84 | 84 |
| 考古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7 | 46 | 46 | 138 | 0 |
| 计算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6 | 39 | 39 | 59 | 59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4 | 39 | 39 | 59 | 59 |
| 课程与教学论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1 | 51 | 51 | 153 | 0 |
| 原子与分子物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1 | 39 | 39 | 59 | 59 |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400 | 46 | 46 | 69 | 69 |
| 国际政治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8 | 46 | 46 | 69 | 69 |
| 产业经济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4 | 52 | 52 | 78 | 78 |
| 理论物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4 | 39 | 39 | 59 | 59 |
| 分析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2 | 39 | 39 | 59 | 59 |
| 特殊教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6 | 51 | 51 | 153 | 0 |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84 | 56 | 56 | 84 | 84 |
| 思想政治教育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8 | 46 | 46 | 69 | 69 |
| 政治学理论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7 | 46 | 46 | 69 | 69 |
| 教育史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86 | 51 | 51 | 153 | 0 |
| 无机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2 | 39 | 39 | 59 | 59 |
| 教育技术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7 | 51 | 51 | 153 | 0 |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81 | 46 | 46 | 69 | 69 |
| 音乐与舞蹈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1 | 40 | 40 | 60 | 60 |
| 俄语语言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413 | 56 | 56 | 84 | 84 |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2 | 37 | 37 | 111 | 0 |
| 高等教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5 | 51 | 51 | 153 | 0 |
| 诉讼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6 | 46 | 46 | 69 | 69 |
| 文艺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5 | 56 | 56 | 84 | 84 |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8 | 51 | 51 | 153 | 0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1 | 46 | 46 | 69 | 69 |
| 世界史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7 | 46 | 46 | 138 | 0 |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4 | 56 | 56 | 84 | 84 |
| 美术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3 | 40 | 40 | 60 | 60 |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4 | 51 | 51 | 77 | 77 |
| 生态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0 | 39 | 39 | 59 | 59 |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27 | 37 | 37 | 111 | 0 |
| 基础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3 | 39 | 39 | 59 | 59 |
| 光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3 | 39 | 39 | 59 | 59 |
| 自然地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8 | 39 | 39 | 59 | 59 |
| 有机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8 | 39 | 39 | 59 | 59 |
| 汉语言文字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6 | 56 | 56 | 84 | 84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8 | 38 | 38 | 57 | 57 |
| 中国史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6 | 46 | 46 | 138 | 0 |
| 教育学原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1 | 51 | 51 | 153 | 0 |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23 | 39 | 39 | 59 | 59 |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9 | 56 | 56 | 84 | 84 |
| 戏剧与影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1 | 40 | 40 | 60 | 60 |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2 | 56 | 56 | 84 | 84 |
| 学前教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1 | 51 | 51 | 153 | 0 |
| 比较教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3 | 51 | 51 | 153 | 0 |
| 应用心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8 | 51 | 51 | 153 | 0 |
| 应用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5 | 39 | 39 | 59 | 59 |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1 | 39 | 39 | 59 | 59 |
| 凝聚态物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81 | 39 | 39 | 59 | 59 |
| 民商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4 | 46 | 46 | 69 | 69 |
| 中外政治制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3 | 46 | 46 | 69 | 69 |
| 物理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2 | 39 | 39 | 59 | 59 |
| 英语语言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402 | 56 | 56 | 84 | 84 |
| 基础心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3 | 51 | 51 | 153 | 0 |
| 中共党史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7 | 46 | 46 | 69 | 69 |
| 运动人体科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6 | 37 | 37 | 111 | 0 |
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学校、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适应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现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
作为新中国诞生后首批建立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学校始建于1951年9月,初建时为旅大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4月,更名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7月,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和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大连师范学院。1960年7月,更名为辽宁师范学院。1983年12月,更名为辽宁师范大学。
70年来,学校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砥砺耕耘,自强不息,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5万余名合格人才。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秉承“厚德博学、为人师表”校训,秉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办学理念,在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同时,积极致力于现代教师教育,着眼于学校的综合性、国际化的长远发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不断凝聚发展力量,增强发展动力,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正向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目标迈进。
学校现有教职工1862人,专任教师1189人。普通本科在校生13000余人,硕士、博士在校生6200余人。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7人,辽宁特聘教授15人次,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70人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5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3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教学名师2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四个一批”人才5人;大连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大连市优秀专家21人次,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7人,大连市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6人,大连市领军后备人才6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项目支持计划16人。
学校校园现有两个校区(包括黄河路校区、西山湖校区),设有21个学院,设有研究生院和创新创业学院。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一级学科),其中有3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建设学科”;8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60个在招本科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示范性专业9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6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优势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建设专业17个;国家级各类精品课程3门、一流课程1门,省级各类精品课程34门、一流课程75门,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4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5个;省级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2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3部;省级精品教材7部、教材建设奖8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5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级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研究生联合培养)2项;获评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6项;省级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14项,基础教育成果奖2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奖2项,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奖5项。
学校现有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生物制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批准共建)、海洋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活性产物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现有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智库,1个市级智库,18个其他类型研究基地;1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另参与筹建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9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建设8个校级新型智库;设有高校社科联、科协;创建了牛河梁红山文化研究院和宗教问题研究院。“十三五”期间,学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项目1605项;出版专著371部;发表论文7749篇,其中被SCI收录923篇;获授权专利16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6项;签订“四技”合同130项;咨政建议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19项。
学校积极构建国际合作大平台,已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合作建设国际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是我校专门接收培养外国留学生和华侨学生的二级学院,是中共中央统战部侨务事务局华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指定的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院校之一,是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和来华留学工作示范建设高校,每年接收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次,并设有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学校与意大利米兰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多次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青少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高校物业管理先进单位、高校后勤信息与宣传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系统质量管理QC成果先进单位,教育部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普通话水平测试先进测试站。先后获评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辽宁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籍管理工作、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青团工作、依法治校工作、来华留学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党委、文明单位。
考生应当在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7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硕士研究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一)初试
1.初试科目:详见辽宁师范大学2022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教育学、历史学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公共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2.初试时间: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具体时间详见准考证。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
3.初试地点: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安排。
4.初试成绩公布办法:初试成绩预计于2022年2月中旬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不再单独发成绩通知单。
(二)复试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1.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名单、办法等及其它具体事宜预计于2022年3月份在我校研究生院或各学院网站公布。
2.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不加试;对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和考生不加试。
3.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4.我校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
5.如遇疫情等突发状况,学校可能调整复试的考核形式,具体见复试前学校公布的2022年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相关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需提供就读学校同意报考的同意书,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可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3.报名参加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四)考生除了符合上述报考条件之外,还应符合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报考要求(详见辽宁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五)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截止规定日期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大连工业大学学术型硕士复试分数线(2022):设计学(361)、纺织科学与工程(281)、食品科学与工程(274)、生物质能源与材料(328)、化学工程与技术(274)、轻工技术与工程(291)、环境科学与工程(297)、化学(310)、控

大连交通大学学术型硕士复试分数线(2022):机械工程(278)、控制科学与工程(273)、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296)、材料科学与工程(284)、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280)、环境科学与工程(318)、道路与铁道工程(336)、数学(31

大连外国语大学学术型硕士复试分数线(2022):思想政治教育(348)、俄语语言文学(367)、中华文化国际传播(367)、欧洲语言文学(367)、法语语言文学(367)、西班牙语语言文学(367)、中国古代文学(367)、语言学及应用语言

东北财经大学学术型硕士复试分数线(2022):管理科学与工程(353)、财务管理(353)、产业经济学(360)、行政管理(370)、企业管理(36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354)、民商法学(36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56)、社会保障

大连海洋大学学术型硕士复试分数线(2022):工商管理(383)、水利工程(272)、水产(254)、农业工程(299)、食品科学与工程(258)、生物学(294)、海洋科学(290)、法学(35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90)、马克思主义

大连海事大学学术型硕士复试分数线(2022):道路与铁道工程(278)、控制科学与工程(326)、马克思主义理论(36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80)、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336)、土木工程(279)、数学(308)、生物物理学(292)、

大连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复试分数线(2022):理学(310)、马克思主义理论(360)、艺术学(365)、文学(370)、法学(340)、管理学(355)、工学(310)、教育学(355)、体育学(300)。大连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复试分数线

辽宁师范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应用心理(359)、公共管理(178)、音乐(361)、日语口译(370)、学科教学(音乐)(414)、学前教育(357)、艺术设计(374)、现代教育技术(364)、法律(非法学)(34

辽宁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设计学、美术学、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态学、生物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光学、凝聚态物理、

辽宁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复试分数线(2022):有机化学(298)、特殊教育学(366)、体育人文社会学(302)、产业经济学(364)、会计学(355)、中国古代文学(385)、教育学原理(371)、基础心理学(353)、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