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武汉轻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兰州交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物流管理 | 2020 | 理科 | -/529(本科一批) | -/552(本科一批) |
物流管理 | 2019 | 理科 | -/513(本科一批) | -/526(本科一批) |
物流管理 | 2018 | 理科 | -/520(本科一批) | -/513(本科二批) |
物流管理 | 2017 | 理科 | -/491(本科一批) | -/486(本科二批) |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方法和现代物流技术,能在工商企业从事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在物流企业从事经营管理、物流系统策划以及在教育、科研单位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四川 | 物流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7 |
海南 | 物流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6 |
广西 | 物流管理(40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5 |
湖南 | 物流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6 |
江西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7 |
安徽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5 |
浙江 | 物流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73 |
江苏 | 物流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8 |
山西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0 |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物流技术和物流企业管理高级专门人才。2002年9月开始招生,十年内为我国物流、交通运输、工程施工企业等部门培养了一大批物流专业人才。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5人(博导3人)、副教授6人,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可在物流企业、铁路运输行业、大型生产企业的物资采购部门、工程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部门、社会第三方物流企业、政府工信、交通等部门参加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从事物流企业经营策略研究,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生产企业物流运营管理,电子商务运作管理,企业间协作供应链管理,是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学习型人才与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现代物流学、企业采购与供应管理、铁路运输组织、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铁路货物运输组织、多式集装联运、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工程、物流中心设计与运营、物流成本与绩效管理、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现代物流系统仿真。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四川 | 物流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8 |
重庆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0 |
河南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4 |
山东 | 物流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35 |
江西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4 |
福建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1 |
安徽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7 |
浙江 | 物流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4 |
江苏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4 |
辽宁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3 |
内蒙古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83 |
山西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3 |
河北 | 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9 |
天津 | 物流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38 |
武汉轻工大学创建于1951年,坐落于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的大汉口,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重点高校、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湖北省老牌一本招生高校。学校聚焦“新工科”,服务“新农科”,发力“新医科”,协同“新文科”,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特色发展,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农学和管理学为两翼,工、农、管、理、文、经、医、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现有常青和金银湖两个校区,设17个教学院(部),举办有国际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0000余人。拥有本科专业7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1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4个,优势特色学科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交叉学科硕士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点3个;被列为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55个;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建有全国唯一“中国油脂博物馆”。
详情见武汉轻工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s://zsb.whpu.edu.cn/VFUSRX
录取规则请点击链接,详情见武汉轻工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s://zsb.whpu.edu.cn/VFUSRX
录取规则请点击链接,详情见武汉轻工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s://zsb.whpu.edu.cn/VFUSRX
兰州交通大学坐落在甘肃省省会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授权建设单位,教育部对口支援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铁路科普基地、国家北斗科普基地、教育部文化传承基地、铁道部继续教育西部基地和西北地区小语种培训基地等一大批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896年成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和1909年成立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1958年,铁道部决定在兰州创办我国第三所铁路本科高校——兰州铁道学院。铁道运输、铁道电机、铁道建筑、铁道桥梁与隧道、铁道机械5个系7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由北京铁道学院(即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现北京交通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即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成建制迁入兰州,以林达美、沈智扬、胡春农、孙祺荫、张殿执为代表的京唐两院340余名专家学者来到兰州任教,当年顺利实现了446名新生的招生。60年代,又抽调了一批留苏科学技术副博士和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老一辈教育家们带领五湖四海的学子一起,在西北艰苦的环境下初心不改、孜孜以求,以他们建校、爱校、荣校的智慧和情感开启了兰州交大的第一个甲子岁月。2000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2003年,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经过64年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特色办学之路,发展成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享誉国内、在西北地区轨道交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高等院校。
学校现有2个校区,占地面积1564亩,校舍建筑面积70.9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31.18万册。有22个直属学院(部),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1198人,其中本科生22390人,研究生6793人(硕士研究生6442人,博士研究生351人),留学生231人,高职生1754人。
有教职工2346人,其中专任教师1780人,教授344人、副教授650人,有博士生导师94人、硕士生导师1195人。有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柔性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青2人。有“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宝钢教育奖获得者、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在内的各类高层次人才344人。
有本科招生专业及方向70个。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交通运输、物流管理、英语、地理信息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铁道工程、测绘工程、交通工程),5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动车组车辆构造与设计、工程制图、水质工程Ⅱ、大学计算机基础1、数据与场景驱动的高速列车运行控制虚拟仿真实验)。
现有6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和住建部专业评估,5个专业接受了2021年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9个省级教学团队和1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依托铁路行业,突出交通特色,交通运输、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省级一流学科在国内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现有8个学科门类,工程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工学、管理学2个学科门类)、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省级“双一流”特色建设工程项目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24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被评为B类学科,机械工程学科被评为B-类学科。
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毕业生中,签约国企比例保持在75%以上,45%左右的学生签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世界500强企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位居省内高校前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始终秉承交通大学“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优良办学传统,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在201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获得教育部专家好评。学校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一流本科专业提升工程,学校研究生培养规模稳中有升,形成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格局,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积极开展“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挑战杯”“数学建模”“结构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机器人”“外研社杯”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五年来,获得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56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共159项。2017年分别入选“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64年来,学校为国家交通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培养了以中科院院士赖远明、万科集团原董事会主席王石等为代表的20余万名优秀人才,我们的毕业生业务精、能力强,留得住、用得上,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学校始终坚持产学研合作,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在土木结构、环境保护、信息工程、自动控制、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装备制造、绿色能源、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形成了核心技术和优势产业,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水平。参与了青藏、兰新、兰渝等多个铁路重大项目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是全国承担青藏铁路科研项目最早的高校,解决了青藏铁路冻土世界性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现有“西北干寒地区材料与结构耐久性研究”等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铁路四电BIM与智能应用铁路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黄河水环境重点实验室”等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数达到69个。
近五年,学校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高铁建设等国家战略,成立了黄河水环境研究院、常州研究院。五年来,承担纵向科研项目1031项,承担横向科研项目4273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天津大学签署对口支援协议,在博士生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西班牙、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自2003年起,开展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2+2双学位合作联合办学项目。学校获得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授权与有500年办学历史的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生资格,通过首批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现有42个国家和地区的231名国际学生。学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战略,为“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单位,与俄罗斯、北马其顿、哈萨克斯坦、老挝等“一带一路”国家和高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与交流,为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1600多名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国际人才。
64年风雨兼程,64年春华秋实,从建校第一天起,学校就肩负起“为西北铁路建设和培养铁路高级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始终与祖国同呼吸,与交通共命运。一代代兰州交大人扎根西北,在变化中坚守,在传承中发展,创造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西部高等教育特色发展之路!面向未来,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承“奋发向上、艰苦朴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校风和“尚德、励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内涵发展道路,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优势和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和轨道交通行业创新发展能力更加突出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为祖国交通事业发展,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录取原则:在文化课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份省级招办划定的相应批次艺术类本科控制线的基础上,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以分数优先的原则择优录取(文理科一起排队),综合成绩=(文化课成绩×0.3﹢专业课成绩×0.7);英语成绩不低于40分;录取时根据高考所填报的专业为准,并填写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1、助学贷款:学校设有校内无息贷款、银行助学贷款和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助学贷款。
2、勤工助学:学校通过多渠道、多途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并通过特困补助等形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资助。
3、助学金:学校设有“香港海鸥”助学金、“中铁电气化局”助学金、“深圳-甘肃”助学金,“黄河风采”助学金、“新疆少数民族”助学金和“兰州交通大学爱心基金”助学金。
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管理和物流管理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工程管理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管理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工程管理
兰州交通大学工程造价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造价和物流管理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造价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工程造价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造价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工程造价
兰州交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
兰州交通大学生物制药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制药和物流管理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制药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生物制药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制药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制药
兰州交通大学生物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工程和物流管理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生物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工程
兰州交通大学城乡规划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城乡规划和物流管理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城乡规划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城乡规划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城乡规划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城乡规划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学和物流管理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建筑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建筑学和物流管理录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科学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环境科学和物流管理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环境科学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环境科学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环境科学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环境科学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工程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环境工程和物流管理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环境工程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环境工程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环境工程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运输就业前景和物流管理就业前景,交通运输专业介绍和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