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南京工业大学 | 山西大学 |
|---|---|---|
| 软科(综合) | 84 | 111 |
| 校友会(综合) | 88 | 74 |
| 武书连 | 64 | 112 |
| US排名 | 624 | 1145 |
| 泰晤士 | 50-72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8 | 39585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3 | 43955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8 | 78264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7 | 79260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547 | 40477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534 | 52119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90 | 96728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7 | 16016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0 | 24093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552 | 14016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5 | 51182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4 | 52119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8 | 57906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4 | 61874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9 | 11285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9 | 15205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6 | 16436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0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B段 | 559 | 22377 | 537 | |
| 2020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B段 | 552 | 4380 | 542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A段 | 526 | 25129 | 50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94 | 40520 | 41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A段 | 554 | 4783 | 543 |
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于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坚持产学研互动发展。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十一五"以来,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课题近5000项,科技经费约25亿元,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相关行业、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将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以“强化设计与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着力推动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
学校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大力加强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养成教育、职业发展规划、素质拓展和就业创业指导,着力推进实习实践基地和就业市场建设,构建了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多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江苏高校前列,连续被评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也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及出国深造的人数稳步增加,被录用到国家机关、科研设计单位、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与合资企业的人数不断上升,他们以专业理论基础实、动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工作踏实肯干、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特点,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2011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其中就业参加工作的约占76.31%,升学及出国深造的近22%,自主创业成功典型不断涌现。
学校鼓励学生刻苦学习、追求卓越,激励学生奋发自强,坚持“爱与责任”的工作理念,建立了奖、贷、助、补等完善的资助体系,保证了每位勤奋学习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目前,学校有各类奖助学金70余项,其中最高个人奖励金额达10000元/年。为激励新生努力学习,学校还专门设立了新生创新基金,为高分新生进行学术和科技创新提供经费,同时强化班学生享受“强化班专项奖学金”。学校大力开展勤工助学工作,积极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助学岗位,全校勤工助学固定岗位数保持在1000余个,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每月能获得150-200元的资助。因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支付学业费用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国家及学校补助、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
山西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部省合建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其悠远的文脉可以上溯至明清时期的晋阳书院、三立书院和令德堂书院。学校创办的山西大学堂译书院,是中国近代大学创办的第二所译书院,有力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大学名宿云集,人才辈出。抗战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山西大学辗转多地,坚持办学,众多师生参加抗战,投身民主革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了鲜血和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