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经济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0 |
| 金融学 | 四年 | 51 | |||
| 法学 | 四年 | 10 | |||
| 纪检监察 | 四年 | 5 | |||
| 数学类(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 四年 | 77 | |||
| 数理基础科学(数理基地,数学) | 四年 | 18 | |||
| 物理学类(包含专业: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四年 | 53 | |||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 四年 | 68 | |||
| 英语(要求英语单科成绩(包括笔试、口试)及格) | 四年 | 10 | |||
| 物理学(数理基地) | 四年 | 16 | |||
| 化学(基地) | 四年 | 38 |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34 | |||
| 大气科学 | 四年 | 26 | |||
| 生物科学 | 四年 | 16 | |||
| 生物科学(基地) | 四年 | 22 | |||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 四年 | 9 | |||
| 生物技术 | 四年 | 12 | |||
| 生物技术(基地) | 四年 | 25 | |||
| 生态学 | 四年 | 39 | |||
| 机械工程 | 四年 | 40 | |||
| 车辆工程 | 四年 | 19 | |||
| 材料化学(稀土材料) | 四年 | 37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41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1 |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67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四年 | 13 | |||
| 土木工程(公路与桥梁) | 四年 | 36 | |||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四年 | 19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36 | |||
| 交通运输 | 四年 | 20 |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35 | |||
| 环境科学 | 四年 | 22 | |||
| 环境生态工程 | 四年 | 23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19 | |||
| 生物工程 | 四年 | 20 | |||
| 园艺 | 四年 | 12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网络) | 四年 | 15 | |||
| 工程管理 | 四年 | 20 |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53 | |||
| 会计学 | 四年 | 36 | |||
| 土地资源管理 | 四年 | 10 | |||
| 物流管理 | 四年 | 21 | |||
| 哲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1 |
| 哲学(文史哲基地) | 四年 | 10 | |||
| 法学 | 四年 | 42 | |||
| 纪检监察 | 四年 | 21 | |||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四年 | 27 | |||
|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 | 四年 | 18 | |||
| 社会学 | 四年 | 25 | |||
| 社会工作 | 四年 | 26 | |||
| 民族学 | 四年 | 15 | |||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54 | |||
| 汉语言文学(文史哲基地) | 四年 | 15 | |||
| 汉语国际教育 | 四年 | 13 | |||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只招有专业志愿考生) | 四年 | 30 | |||
| 英语(要求英语单科成绩(包括笔试、口试)及格) | 四年 | 39 | |||
| 俄语 | 四年 | 19 | |||
| 日语 | 四年 | 35 | |||
| 新闻学 | 四年 | 26 | |||
| 网络与新媒体 | 四年 | 18 | |||
| 历史学 | 四年 | 23 | |||
| 历史学(文史哲基地) | 四年 | 11 | |||
| 考古学 | 四年 | 23 | |||
| 行政管理 | 四年 | 28 |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四年 | 28 | |||
| 土地资源管理 | 四年 | 20 | |||
| 旅游管理 | 四年 | 13 |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训练基础为支撑,培养具有良好的政 治文化素质,具有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 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 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 门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 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食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力,能够参与食品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食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食品工程制图基础知识,食品机械工程基础知识,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基本 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食品原料与成品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生理功能、体内代谢机制;食 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微生物变化、物性变化;食品各种危害因素及其检测和 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各类食品加工基本技术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加工机械与 设备、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60学时)、食品微生物学(70学时)、食品 营养学(60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40学时)、食品工程原理(70学时)、食品化 学(60学时)、食品分析(60学时)、食品工艺学(70学时)、食品机械与设备(40学时)、食品工厂 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30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食品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化学 A)(72学时)、食品微生物学(56学时)、食品营养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 (56学时)、食品工程原理(56学时)、食品化学(56学时)、食品分析(24学时)、食品工艺学(80 学时)、食品机械与设备(56学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基础)(3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04学时)、食 品微生物学(96学时)、食品营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32学时)、食品 工程原理(食品技术原理)(32学时)、食品化学(32学时)、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64学时)、食 品机械与设备(48学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习、食品专业社会调查、食品工 艺实习、食品工艺设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食品安全学实验、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机械与设备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农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 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 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 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 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掌握一门外语;
2.了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 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 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 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 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8.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 仪器的运用能力;
9.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原理和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 施工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力学(1 19学时)、结构力学(102学时)、流体力学(34学时)、土力学(34学 时)、弹性力学(34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7学时)、工程地质(34学 时)、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68学时)、测量学(51学时)、土木工程法规(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 招投标(3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17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钢结构基本 原理(43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土木施工工程学(43学时)、结构全寿命维护(34 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力学(80学时)、流体力学(24学 时)、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2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 工程制图(40学时)、测量学(32学时)、土木工程试验(36学时)、工程经济与管理(24学时)、工 程监理概论(2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4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32学时)、基础工程 (32学时)、土木工程施工(32学时)、施工组织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力学(96学时)、水力学(32学时)、 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6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画法 几何及土建制图(80学时)、土木工程测量(48学时)、结构实验与检测(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 (24学时)、建设工程法规(24学时)、建设工程经济(2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24学时)、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72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48学时)、基础工程(40学时)、土木工程施工 技术(56学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2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 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 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实验(结合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 知识,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 和新产品开发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工程产品生 产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与实践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生物 工程产品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操作技术,具备生物产品制造和研发中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 能力,同时根据生物制药、环境生物工程、轻化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生物系统工程等专业方向,确 立人才培养特色。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数理化扎实基础以及计算机及 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生物工程产品的分析方法,生产设计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研究开发及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工程所涉及领域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前沿、应用前景、最新技术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 识的能力;
8.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发酵工程、生物分离 与反应工程、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生物化学(96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48学时)、化工原理(72学 时)、发酵工程(32学时)、基因工程(32学时)、分子生物学基础(32学时)、生物分离工程(32学 时)、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48学时)等。
示例二:化工原理(96学时)、生物化学(64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发酵工程(48学 时)、生物分离工程(48学时)、基因工程(32学时)、生物工程设备(48学时)等。
示例三:化工原理(80学时)、生物化学(80学时)、微生物学(64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 时)、生物反应工程(40学时)、生物分离工程(40学时)、生物工艺学(40学时)、发酵设备及工厂 设计(48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基本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发酵工程实验、生物分离工程实 验以及与专业方向相关的特色专业实验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信息科学等基础 知识,重点掌握地震法、电与电磁法、重力法、磁法、测井、化探、遥感地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 根据不同勘查目的的需要进行数据的野外采集、室内处理、地质解释及信息服务,培养能在工程 建设、资源和能源勘探、环境评价以及地质减灾防灾等领域从事相关勘查工程技术方法和设备的 研发、信息服务、管理以及教学等方面的高级勘查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要求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外语、计算机、地质学等基础知识的基 础上,系统学习勘查地球物理(简称物探)、勘查地球化学(简称化探)、遥感地质等方面的基本理 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备进行地 球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及地质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 和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勘查技术与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计算机 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3.系统掌握地震法、电与电磁法、重力法、磁法、测井、化探、遥感地质的原理、方法与技术;
4.接受到良好的勘查技术的工程训练,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各种地 质勘查的需要优选工作方法和设计工作方案,具有进行物探、化探及遥感数据的采集、处理及地 质解释的实际工作能力;
5.了解国内外资源勘查与工程勘察新技术及其发展动态,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 查询和文献检索的能力;
6.了解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在本专业及相关 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较强的交流、竞争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主干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地质学基础、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场论基础、地震勘探、电与电磁法勘探、重 力勘探、磁法勘探、放射性物探、地球化学勘探原理与方法、遥感原理与地质应用。前3个核心知 识领域构成本专业的专业基础,后7个核心知识领域构成专业理论知识,涵盖每种方法的原理、 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解释。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地质学基础(120学时)、地球物理场论(96学时)、数字信号处理基础(48学时)、放 射性与地热勘探(64学时)、重磁勘探原理与方法(48学时)、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48学时)、地 震勘探原理与方法(48学时)、钻井地球物理原理与方法(48学时)、近代物理实验(48学时)、电 子技术(80学时)、重磁勘探数据处理与解释(32学时)、钻井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解释(32学 时)、电法勘探数据处理与解释(32学时)、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与解释(32学时)、工程与环境地球 物理(48学时)。
示例二:地球物理学概论(40学时)、普通地质学(48学时)、测量学(40学时)、矿物岩石学 (48学时)、构造地质学(48学时)、数字信号处理(48学时)、弹性波理论基础(48学时)、电磁场 理论(32学时)、位场理论(32学时)、遥感导论(40学时)、重力勘探(32学时)、磁法勘探(32学 时)、电法勘探原理(40学时)、地震勘探原理(40学时)、地球物理勘探实验(24学时)、重磁资料 处理与解释(32学时)、电法资料处理与解释(40学时)、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56学时)、地震勘 探资料解释(32学时)、地球物理测井(56学时)、遥感导论(40学时)。
示例三: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72学时)、数字电子技术(56学时)、信号分析与处理(72学 时)、普通地质与构造地质(64学时)、沉积岩与沉积相(48学时)、弹性力学(40学时)、地震勘探 原理(60学时)、地球物理测井概论(64学时)、重力和磁法和电法物探(32学时)、地震波动力学 (56学时)、地震资料数字处理(64学时)、油藏地球物理(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室内教学实验、野外地质基础实习、野外专业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 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地球物理仪器认识与操作类实验、岩土物性测定类实验、岩石标本认识类实 验、典型地质体正演模拟类实验、物化探与遥感地质数据采集、处理方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代码:030205T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文科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体育系列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政治学原理、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学导论、比较政治学概论、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国经济专题、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宗教学导论、全球化问题研究。
选修课程:经济学方向:国际贸易、公共财政、计量经济学、博弈论。政治学方向:宪法与行政法学、公共管理学原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政策分析、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评介。哲学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科技哲学导论、现代西方哲学、伦理学导论、美学原理。
相近专业: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政治学与行政学 国际政治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要求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身心素质教育,掌握基本的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知识,打好认识和研究方法论基础,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提供支撑,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为政府机关、社会管理部门、财富创造部门和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输送优秀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相关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熟悉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2.了解经济学、政治学与哲学的基本法律法规;3.了解相应学科的发展动态;4.熟练地掌握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翻译能力和较好的听说能力。
(一)划定体育专项考试合格分数线
1.根据考生体育专项考试成绩,划定我校体育专项考试合格分数线,并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合格考生名单及考生所享受的文化课优惠政策。
2.按照不同的文化课优惠政策体育专项考试合格的考生分为3类:A类考生参加文化课单独考试;B类、C类考生须参加高考,B类考生高考成绩不得低于生源省份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省份的情况,按照教育部和生源省份的相关规定执行);C类考生高考成绩不得低于生源省份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仅保留一个普通本科批次的生源省份,按照该生源省份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A类考生录取规则
文化课单独考试成绩(折合百分制)*30%与体育专项考试成绩*70%相加后按考生所报位置由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此类考生公示的拟录取人数不超过我校今年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计划的20%。
(三)B类、C类考生录取规则
1.对于我校体育专项考试成绩特别突出,确有培养前途的 类考生,高考成绩不得低于生源省份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省份的情况,按照教育部和生源省份的相关规定执行)。此类考生的公示人数不超过我校今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计划的30%。
2.对于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确实需要的C类考生,高考成绩不得低于生源省份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仅保留一个普通本科批次的生源省份,按照该生源省份的相关规定执行)。
3.对于高考成绩达到相应要求的同一类考生,按我校体育专项考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四)专业志愿调配
录取时根据考生填写的“内蒙古大学2020年高水平运动队专业志愿申请表”中的专业志愿信息及考生综合素质、个人特长调配考生专业志愿。如果多人报考同一专业,将按照文化课成绩分数优先原则对考生进行专业志愿调配。

2022年内蒙古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哲学(文史哲基地)、日语(外语语种为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汉语言文学(文史哲基地)、纪检监察、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哲学、环境工程、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

2022年内蒙古大学安徽省招生专业:生物科学(基地)、软件工程、交通运输、土地资源管理、金融学、环境工程、社会工作、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机械工程、英语(英语单科成绩(包括笔试、口试)及格(笔试和口试均达到总分的60%)、环境科学、政治学与行

2022年内蒙古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北校区)、软件工程(北校区)、生物技术(南校区)、电子信息类(北校区。含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专业)、应用化学(南校区)、电子科学与技术(北校区)、物理学类(北校区。含

2022年内蒙古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大气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正在收集中)、应用化学、软件工程、生物科学(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正在收集中)、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车辆工程等9个专业。2022年内蒙古大学江

2022年内蒙古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应用化学、软件工程、社会工作(招加试蒙古语文考生)、工商管理、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学费待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程管理、日语(招英语考生)(招加试蒙

2022年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软件工程、应用化学、英语(要求英语单科成绩(包括笔试、口试)及格)、生物工程、工程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纪检监察、历史学(文史哲基地)、哲学、环境工程、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化学(基地)、大气科学、法学、

2022年内蒙古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生物工程、机械工程、生物科学、软件工程、物理学(数理基地)、网络与新媒体、日语、生物技术(基地)、电子科学与技术、英语(需口试)、生态学、生物科学(基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土地

2022年内蒙古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专业)、物理学(数理基地)、电子科学与技术、俄语(只招英语,俄语语种考生)、日语(只招英语语种考生;八协计划,招加试蒙古语文考生)、材料化学(稀土材料)、土

2022年内蒙古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南校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北校区)、行政管理(南校区)、纪检监察(南校区)、软件工程(北校区)、电子科学与技术(北校区)、法学(南校区)、交通运输(南校区)、物流管理(南校区)、英语(

2022年内蒙古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生物技术、纪检监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历史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法学、物流管理、旅游管理、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类、金融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等14个专业。2022年内蒙古大学北京市录